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河北魏县“绿色经济”引领跨越发展

“吞”进去的是速成的杨木,“吐”出来的却是优化的集成材,其性能堪比红木、檀木等天然名贵木材。近日,笔者在位于河北省魏县境内的河北爱美森木材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亲眼目睹了这样神奇的科技。

2014年1月6日,该公司的母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挂牌交易,首笔融资2.5亿港币。

“一根杨木进园区,吃尽榨干皆成品。”爱美森变废为宝,是魏县林木产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缩影。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部平原的魏县,又称魏州,过去,在人们眼中,她的名片可不少:一大、二白、三穷。

所谓大,魏县总人口104万,是河北省人口大县;所谓白,地下无矿产,地上无资源,没山、没水、没能源;所谓穷,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底子薄,财政收入少,2005年的全部财政收入仅有4800万元。

如今,魏县的名片变了,而且变得面目全非,变得让人匪夷所思: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

带着疑问,行走魏县。绿意扑面,渐渐解开了心中的疑虑。

“林业是富美魏县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是魏县发展的‘绿色经济’。”县委书记卢健说,要科学把握、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

“关住窗关住门,一年吃沙一大盆。”这个民谣曾是卫河、漳河故道的真实写照,而今“出门见绿、出村见林”,形成了“十里长渠林成线、百里大路林成荫、千亩沙区林成片、万亩农田林成网”的林业新格局。

也许数字能够活化奇迹。全县林木覆盖率由过去的4.4%上升到现在的25.35%,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31%,现有农田林网控制面积60万亩,林地面积32万亩。

“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与保障民生紧紧结合起来,才能激发长久的活力,发展林木产业就是开通了‘绿色银行’。既要发展绿色的GDP,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樊中青言语间铿锵有力。

近年来,魏县把发展林木业作为推进产业聚集、富民强县的突破口,将丰富的林木资源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引进了林木优化深加工、木制品高端加工等特色产业。

2009年,总投资2.5亿元的爱美森落户该县,由中国优化材(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独资投建,目前,已累计投资4.14亿元,销售收入20.21亿元,纳税1.3亿元,成为河北省重点龙头企业。

为扶持壮大产业发展,魏县以“企业发力、科技给力、政府助力”为主导,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持续深化林权改革,全县96.5%的集体林地产权得到明晰,“地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激发了林农的积极性;创造性实行“两个零接触”制度,提供“保姆式”、“无缝隙”服务,“给政策、优环境、重服务”,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实行原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龙头+基地+农户”,实现了一体化发展。

“种杨树10年来,已收入近400万元。”车往镇前仓口村村民杨海峰指着承包地上的林场说:“剩下的速生杨树,少说也能卖100万元。”

其实,杨海峰只是受惠于林业众多农民中的一个,全县有六万多户农户受惠于林业。

林木及其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来自木材销售的收入,还在林木种植、木材加工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魏县各类木材加工企业达40家、摊点90多个,就业人员6000多人,林木加工年产值6.5亿元,利税8700万元。

作为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综合体,在魏县,林木及其深加工产业被当作生态资源来经营,使得财富在绿色扩张中增长。

放眼魏县,满眼是绿,满目皆树。当前,做大做强林木产业,实现绿色崛起,已成为魏县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绿色经济引领着魏县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崛起。

魏县开辟出的“绿色经济”,不仅让魏县实现了穷变富、荒变绿、乱变美的巨大变化,而且在于她让一个内陆平原资源匮乏县,实现了林木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少及多的迅猛发展。

魏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围绕实现木材优化加工产业转型发展,正在谋划农林业环保高新技术配套链产业园项目,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资源等生产出多种人造板、密度板、多层板、科技木、定向刨花板、普通刨花板等多种板材,并以此为龙头,吸引下游厂家聚集,生产智能家具、家具用五金件等下游产品,形成制胶、制板、家具、五金配件及产品批发销售、展示、配送等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实现林木产业发展的“高铁时代”。

魏县大地上那迅速生长着的一望无垠的杨木,以及即将进入丰收季节的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浑身是宝,是一把把“金钥匙”,开启了魏县绿色发展、快速崛起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