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京津冀发展新机遇保定旅游产业大有作为

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召开前,由市委办公厅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协同发展背景下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现予刊发。

今年8月13日,省委书记赵克志来保调研时明确提出了旅游产业化的概念。他指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协调推进。这既为我市旅游工作提出了要求,也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保定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优势属河北之最,历史文化底蕴居全国前列,红色文化闻名全国,特种旅游全国少有,发展旅游业具有先天优势。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启动实施环首都“一核三区一带”旅游规划,打造国际旅游城市、京津冀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建立京津冀“大旅游”格局。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保定如何按照全会部署,借势借力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加快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使旅游产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当前我市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期,市委办公厅与市旅游局组成联合调研组,集中一个多月的时间,实地调研我市8个县,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对保定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从中找到答案。

现状与趋势——看形势,机遇难得;看环境,政策利好;看市场,需求正旺;看自身,优势独特;看产业,带动力强,这就是当前保定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势

机遇难得。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保定作为“中部核心功能区”,将会有更多的京津战略投资者来保投资,为推动保定旅游业发展增强动力、注入活力;将会有更多的人流客流涌向保定,为保定旅游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京津保三地旅游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快,在信息服务、资源整合、联合执法等多方面将实现互联互通。同时,贯穿西部山区的太行山高速公路今年将开工建设,保津高铁将在年底通车,首都二机场正在建设,通往京津的断头路将被逐渐打通,更多的轨道交通也将进入我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网络,将使保定迎来最为便捷的通行时代,保定将真正融入京津旅游圈,成为京津、全国乃至世界游客的必选地。

政策利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相继出台,其政策措施针对性更强、更细、更实,进一步激发了旅游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省《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支持保定列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加快阜平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省政府鼓励我市和阜平县在旅游业发展上先行先试,是对保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最大支持,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些政策。

需求正旺。一方面,我国人均GDP已迈入5000美元大关,按照国际惯例,这意味着居民消费已从温饱型步入享受型,旅游支出将有大幅增加;

旅游消费市场也呈稳步扩大态势,旅游业正从“假日火爆”走向“全年恒热”。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显示,预计今年中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将突破41亿人次,同比增长9.7%;实现旅游总收入3.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另一方面,保定距离京津近,京津人口基数大,高端客源多,消费水平高,旅游意识强,来保旅游人数越来越多。2014年,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9%;京津来保游客将近2000万,约占保定国内游客总数的35%。随着协同发展各种政策的加快实施,京津游客来保人数必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所有这些,都为保定旅游大发展、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优势独特。从自然资源讲,保定是一个“大公园”。有风光秀美、品质优良的野三坡、白洋淀、白石山等,山青水秀,美不胜收,有一种自然之美。从文化角度讲,保定是一个“大观园”。有彰显历史文化底蕴的清西陵、古莲池、直隶总督署,有闻名全国的红色景点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狼牙山、地道战遗址,是燕赵文化、衙署文化、抗战文化的代表,有一种人文之美。从区位角度讲,保定是一个“后花园”。是京津的生态屏障、休闲胜地,既适宜于观光体验,也适宜于度假休闲,能够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个性化、差异性需求,有一种生态之美。所有这些都是保定得天独厚的优势。

带动力强。从产业角度看,旅游业是最能发挥比较优势、最能吸引人气财气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能带动住宿、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和统计,旅游业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客运交通、文化娱乐、餐饮和商品零售的贡献率分别超过90%、80%、50%和40%。从生态角度看,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等优势,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对于提升我市大气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协同发展看,旅游业在京津保区域合作中扮演着“排头兵”角色,对于拓展区域合作领域、打造协同发展新亮点、提升保定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从增收致富看,保定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发展旅游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野三坡因旅而兴、白石山因旅而旺、白洋淀因旅而活,都证明了旅游业“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综合效应。

问题与差距——由于发展时间短、市场发育晚、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原因,我市旅游产业无论是大的发展战略,还是具体工作推进,都还有诸多亟待完善、提高之处

旅游产业发展仍需重视。目前,我市有些县(市、区)对旅游产业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仍不到位,未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涞水、易县、涞源、安新等地旅游业起步早、基础实、发展好,整体上不错,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满城、阜平、唐县、白沟新城等重点县旅游资源丰富,但还没有将旅游资源优势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旅游开放程度仍需加强。保定作为京津冀区域旅游板块中的重要一员,与京津在旅游合作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保定与京津的旅游合作仍相对缓慢,尚没有实现突破性进展;各级干部开展旅游招商特别是旅游国际招商的干劲稍显不足,没有很好地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来发展我市旅游业;我市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还不够,旅游产品没能真正打入国际市场。

旅游产品结构仍需优化。我市旅游产品仍以传统的观光产品为主,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相对缺乏,且存在业态老化、文化内涵少等缺点,导致游客在保停留时间短、重游机率小,门票经济现象突出。建成产品精品较少、品质不高、特色不突出、规模体量小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开发模式仍多限于对资源本身的浅层次粗放式开发,缺乏深加工和精品化处理,造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旅游体制机制仍需完善。我市申报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还应加强,阜平县作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进度仍需加快。一些景区还没有实现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景区管理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旅游局名义上是行业管理部门,但实际上对涉及旅游的很多事情管起来难度很大,“大产业、小部门”格局尚未得到真正改变。

“大旅游”格局仍需构建。没有真正树立“全市域范围所有资源都是旅游资源”的意识,没有将全市域资源作为旅游资源来进行全方位统筹、开发和利用;区域旅游合作不密切,在资源开发、产品创新、市场开拓、旅游组织、旅游管理等方面,未形成一体化格局、统一的大品牌和整体集团化优势;没有真正打破行业、部门和区域界限,使旅游与项目建设、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很好地结合,没有形成多业支撑、共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策与建议——针对保定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创新旅游发展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产业优先发展、开放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

围绕旅游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全力推动保定旅游产业优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务院和省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定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又恰逢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更应将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

一是必须特别重视旅游。要像抓工业一样抓旅游,像抓项目一样抓旅游,像抓园区一样抓景区,像关心工业企业一样关心旅游企业。湖北恩施、重庆武隆把旅游产业放在新兴支柱产业的位置优先发展,做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动,在体制、机制、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土地、规划、基础建设上予以支持,使得旅游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我市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树立“旅游立市”理念,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推动,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是必须优先抓好旅游。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旅游业作为对接京津的切入点和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来打造,认真谋划、推进旅游龙头项目和重点工作。要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规划指导、形象推介、市场监管、政策研究、督促协调等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大旅游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三是必须格外支持旅游。在政策上,研究制定一系列促进、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规范成熟的旅游政策法规体系;在土地上,科学统筹旅游用地政策,充分考虑旅游项目的空间布局和用地要求,特别要保障好影响大、带动强的重点旅游项目用地指标;在资金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旅游项目开发、兴办旅游企业。重庆武隆连续7年投入“3个3000万”(政府财政拨付3000万,旅游景区拿出3000万,其他渠道筹措3000万),同时加强与影视界跨界合作,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既提升了武隆文化旅游的内涵,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其做法值得借鉴。

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全力推动保定旅游产业开放发展。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产业。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只有扩大开放,才能引进资金、扩大市场、壮大旅游企业实力。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面实施,我市对外开放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旅游业作为扩大开放的“形象产业”,必将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一是协同京津共谋旅游。要牢牢把握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加快京津保三地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市场推广、旅游商品开发与营销、智慧旅游建设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三地资源共享、旅游同进。以北京房山区与保定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为突破口,共同打造京西南区域旅游品牌,加强资源统筹,推动拒马河生态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把拒马河沿线打造成京西南旅游休闲度假的明星带。联手房山,实现“房山地质公园一卡通”和“京保旅游一卡通”,为京津冀游客提供内涵丰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带动区域旅游客源对流。二是引进外商开发旅游。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拿到全国全球去招商,拿到民间资本雄厚的地区去招商。要加快与国内外旅游企业的合作,通过合资合作、持股经营、加盟联销等形式,引进技术、市场、人才、管理和服务,增强我市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要积极与欧美、日韩等世界知名旅行社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加快设立中外合资、外商独资旅行社,加快我市旅游与国际市场接轨。三是走向国际做强旅游。要走出国门向世界广泛推介保定旅游资源,不断提高保定旅游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湖南崀山在意大利举办“奇美邵阳、浪漫崀山”旅游推介会,与来自意大利、德国、韩国的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在泰国曼谷举行“潘多拉太远·张家界很近”旅游产品推介会,向泰国国民全面展示了张家界的神奇风光;郑州市领导率团参加首届世界旅游和宗教朝圣国际会议,在会上大力宣传和推介郑州旅游资源。这些城市主动走向国际,宣传本地旅游资源,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市要学习这些城市,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对港澳台市场主推“军校文化”和“古北岳文化”之旅;对日、韩、东南亚市场主推“佛教文化”、“三国文化”之旅;对东欧市场主推“中医药养生保健”之旅;对俄罗斯等轻工制造业欠发达的欧洲国家主推“购物天堂”之旅,通过点对点营销战略大力拓展国际中远距离客源市场。

围绕建设京津冀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全力推动保定旅游产业高端发展。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保定毗邻京津,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拥有庞大的高端休闲旅游消费市场,发展休闲旅游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必须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发展,由粗放景区向精品景区发展,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发展,由低层次、单一化服务向标准化、个性化优质服务发展,由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体系向综合产品体系发展,全力打造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升级版。

一是丰富旅游产品,适应不同需求。在巩固发展传统旅游产品的同时,重点开拓休闲度假、体育健身、商务会展、生态旅游等产品;积极开发温泉、漂流、探险、科考等体验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野外拓展、户外露营、山地运动等健身产品,不断创造出能够满足游客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旅游产品,形成多元化、系列化、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如涞源可以挖掘气候优势,打造京南保西避暑胜地;雄县、白沟等可依托温泉资源,唱响冬季温泉休闲游;西部山区县可发挥冬季雪地资源优势,谋划开发冬季滑雪项目。同时,保定也是冠军城、健身城,发展体育健身旅游,具有强大的资源和人文基础。二是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旅游精品。没有特色,旅游就没有生命力。要将特色意识贯穿于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大”处着眼、“小”处点睛、“细”处传神,“不做第一、就做唯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清西陵、白石山等创5A景区,和道国际箱包城、奥润顺达国际门窗城、易水湖等创4A景区为抓手,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精品。三是深挖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旅游景区要有文化内涵,才能经得起看、经得起问、经得起品。以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集团、首旅集团、浙江横店影视基地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旅游企业,在景区建设中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以演出、展示为主要表现形式,使其旅游品质得到极大提升,这就是其旅游产品独具市场影响力和游客吸引力的关键。保定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景区建设中更应借鉴这些经验,通过挖掘、包装、演绎等多种手段,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让每一个景点都有故事、都有品位、都有魅力,使山水名起来,城镇靓起来,乡村雅起来,真正为游客提供“有文化的休闲”和“有休闲的文化”。

围绕争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力推动保定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城市拥有先改、先试、先行之权,可率先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率先推行新制度新政策,抢占旅游改革发展的先机。我市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基础好,具备改革试验的硬件条件,应积极争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深入开展旅游综合改革,不断创新旅游体制机制,力争走在全国旅游业改革创新前列。

一是做实旅游改革试点。围绕争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着力创新土地、财税、资源、人力等政策支撑措施,着力创新引导产业发展和优化行业管理的方式,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全市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阜平作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要珍惜机会,抢抓机遇,加快探索利用扶贫资金、集体土地发展乡村旅游和进行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旅游扶贫开发新模式。二是完善景区管理制度。要强化现代经营理念,以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为突破口,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要推广野三坡、白石山的成功经验,加快促进旅游企业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旅游运行机制,形成一种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配合的“管委会+公司”的景区管理模式,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旅游产业集团和旅游产业联盟,逐步实现资源一体化管理,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三是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打破现有体制机制束缚,创新旅游管理制度,改变“大产业、小部门”的旅游管理格局。在创新旅游管理上,洛阳市成立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不再保留市旅游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实行兼职委员制度,市发改、交通、商务、农业、林业、园林、文物、宗教等部门分别明确一名副职领导作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兼职委员,参与全市旅游综合协调工作,研究制定旅游发展重要决策。年终,由市委对其担负的双重工作进行考核。旅游局和旅游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权力、职责截然不同,旅游委将原来单一部门行业管理转变为多部门的综合协调管理,强化了对旅游工作的统筹协调,使旅游工作更顺畅,使旅游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我市在这方面应大胆探索、积极创新。

围绕构建京津冀“大旅游”格局,全力推动保定旅游产业统筹发展。“大旅游”是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不断延伸和扩展旅游产业链,使其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发展模式。从区域合作看,大旅游注重的是大区域旅游业的整合;从产业链看,大旅游强调的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互动合作;从综合效益看,大旅游谋求的是整个旅游产业系统的整体效益。构建京津冀“大旅游”格局,就要树立“全市域范围所有资源都是旅游资源”的意识,在整合旅游资源、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大产业链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动保定旅游产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统筹发展。一是树立全域理念。全域化旅游要求我们不仅仅围绕单个旅游景区做文章,而且要放眼更广阔的板块,挖掘资源、整合要素、培育产业,形成“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受众全民化”的发展格局。“域”可大可小,如海南“国际旅游岛”、湖南张家界、浙江乌镇等,就是将一省、一市、一县、一镇作为一个大旅游区域来规划和打造,将所有资源都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我们要学习借鉴海南、张家界、乌镇做法,坚持全域发展旅游、全年发展旅游、全业发展旅游,建设“全产业链”的现代旅游业,统筹旅游资源要素联动发展。二是坚持集群发展。要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整合、区域组合、板块链接,建设“一核三区一带”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以“一城三星”为核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率先实现“涞易涞”山地休闲避暑聚集区、“白洋淀白沟”湿地温泉购物聚集区的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培育打造古北岳恒山文化生态旅游聚集区,拓展京石交通沿线高碑店、定兴、安国、博野等地的观光游憩带。通过“一核三区一带”组团发展,构建“中心引领、多极带动,众星拱月、月照群星”的大旅游格局。三是实行多产兼融。重庆武隆通过把旅游与遗产、文化、体育相融合,创立了旅游、体育、文化、旅游地产“四位一体”的关联产业互动、品牌组合营销的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武隆的知名度,还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广西大新把乡村旅游与休闲养生相融合,开发了乡村绿色健康养生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益。我们要充分学习借鉴,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要推动旅游业与一产融合发展,积极开发以保定农业生态园、定兴昌利农业园等创建4A级农业景区的农业观光采摘体验游,研发生产以农副土特产品为原材料的特色旅游商品。要推动旅游业与二产融合发展,重点开发高碑店奥润顺达国际门窗城、徐水巨力集团刘伶醉景区等创建4A级工业景区的工业观光体验游,提高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要推动旅游业与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开发以《野三坡印象》、直隶大剧院精品剧目表演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