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秦皇岛招商引资显成效 吹响“双创”集结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已不是孤注一掷的无奈之举,而是抢抓机遇的明智选择,更是实现梦想的追梦之旅。

  吹响大众创业“集结号”

  据了解,仅2015年上半年,全市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5笔2683万元,带动就业1414人。

  推进创业工作开展,政策引领是关键。

  近年来,秦皇岛市在扶持创业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秦皇岛市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减免税费、小额贷款、房租物业补贴、创业培训等方面为各类创业者量体裁衣。

  自2014年起,市本级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创业扶持资金,专门用于创业园区一次性建设和维护补助、就业创业工作实绩突出县(社区)奖补、创业大赛、项目展示、创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等支出。

  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和因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涉及的企业失业人员初次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小微型企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创办3年内可向创业所在地人社部门申请创业者本人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是:按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给予全额补贴。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初次创办小微型企业(领取营业执照3年内,不包括入驻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的)给予租金补贴,其中租用场地在100平方米以下的每年不超过3000元、100平方米以上的每年不超过5000元。

  高校毕业生进行网络创业,在当地工商、税务等部门注册登记、正常营业的,在开办2年内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可向创业所在地人社部门申请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打造创业工作“新引擎”

  为创业团队和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物理空间和专业化服务,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前提。

  秦皇岛市积极推进创业园区向不同领域延伸,仅以人社部门为主导,就建设提升了“四大园区”:针对高层次人才,谋划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依托秦皇岛留学人员创业园,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政策,扩大吸纳功能。针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建设完成了“秦皇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电子商务)”,2014年底前一期工程顺利完工,37家电商企业正式入驻,年交易额近2亿元。针对中小微企业,充分借助“秦皇岛再就业孵业基地”进行孵化培育,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劳动者,发挥好“秦皇岛就业再就业创业基地”作用,搭建商贸创业服务平台。

  坚持“多条腿”走路原则,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运作,多种投资方式并存,促进创业园区建设遍地开花结果。2014年,全市首批认定的11家创业园区中,民营企业投资4家,占总数的36%;2015年,全市将重点推进7家创业园区建设,将全市园区范围覆盖到工业、农业、商贸、电子、物流、高新技术等所有产业。

  提升创业工作“软实力”

  在抓好创业政策、平台建设的同时,秦皇岛市坚持把服务牢牢抓在手上,不断优化创业环境。

  健全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在市、县两级建立了创业服务中心,在人力资源市场、基层服务平台开设了创业服务窗口,实现了创业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推介、跟踪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对创业项目实行了动态跟踪服务。对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的经营情况实行了“月回访制度”,切实帮助解决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邀请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高管、创业明星组成创业专家咨询团,建立了创业服务专家信息库,定期为各类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创业项目资源库,开发并征集一大批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适合创业人员经营的项目。

  不断优化创业培训机制。精心组织开展“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主动走进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等驻秦高校,围绕大学生的创业需求,通过“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实战、创业金融”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创业培训,努力解除他们的创业忧愁。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有10440人接受创业培训。

  着力解决各级定点培训机构跨地区开展培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定海港区金管家高级家政职业培训学校、秦皇岛市杰出职业培训学校等7家培训机构为2015年市级就业创业培训实训输出基地,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与其培训资质相应的就业创业培训、实训,并可向市人社、财政部门直接申请就业创业培训补贴。

  全力营造创业工作舆论氛围。认证并开通“秦皇岛人才”微信公众号,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及时便捷的人才政策、素质测评、创新创业服务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