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河北衡水项目建设助推经济跨越赶超

1月16日,养元饮品三期、老白干扩建及搬迁、河北通瑞达电动车及充电桩等8个总投资75.14亿元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衡水工业新区项目建设攻坚战的大幕已经拉开,这也是工业新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掀起的又一轮项目建设新高潮。

与此同时,冀州区争取省市重点在建项目泰华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化项目、国昌公司新型建筑材料项目、亿鑫公司高强度铁路紧固件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与时间赛跑,是衡水市实现项目建设开门红的抓手和保障。

按惯例,全市的经济工作会议一般在年初召开,但在2016年12月底就召开了这次大会。会议还打破常规,与会人员全部走出会议室,利用两天半的时间,实地观摩了11个县市区和工业新区、滨湖新区的53个重点项目和部分市政重点工程,并利用半天时间集中开会,听取各县市区和工业新区、滨湖新区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2017年工作打算的汇报。观摩人员对各县市区和工业新区、滨湖新区产业项目、城建项目、美丽乡村(三区同建)项目、造林绿化项目进行了实名打分。大家都反映,这一次会议开得实打实,有成效。

动能支撑,经济实现再加速

衡水市既不靠山也不临海,既无资源,工业基础又相对薄弱。多年来,该市在国内叫得响的名牌产品数量很少,且缺少变化。如何打破这一固有的产业格局,在经济下行的压力面前,保持逆势上扬、跨越赶超?

在2016年12月26至28日召开的衡水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衡水市委书记李谦说:“综合分析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衡水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最为集中、各种优势最能有效释放、新旧动能转换最为紧要和跨越赶超最为有利的时期。”

事实也是如此。2016年衡水市项目建设“1123”推进工程(重点抓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21项,推进立市立县重大前期项目109项,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10项,推进市政重点工程30项)进展顺利,各项工作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呈现出“快、优、多、足”的特点。

进度快。121项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882.55亿元,完成投资404.2亿元,超计划33.7个百分点;海伟丙烷脱氢一期、荣赫激光装等29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2项,超任务目标34.3个百分点;109项省市重点前期项目,安平丝网电子交易中心、景县众星高性能碳纤维、故城奥冠甲醇燃料电池等36项实现提前开工建设。

结构优。省重点项目平均规模20.9亿元,比上年提高2.6亿元;121项省市重点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81项,占总数66.9%,其中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项目占比51%。

外引多。京津合作项目374项,总投资4138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50项,完成投资626亿元;唐山推介会和衡水湖商洽会签约项目51项,28项实现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8.8亿元。

储备足,全市项目谋划库入库项目520项,总投资8794.87亿元。其中今年新谋划180项,总投资2536.29亿元。

优化环境,好机制引来好项目

去年,衡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理念,努力拓展项目空间,积极谋划推进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立市主导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支撑带动强的项目。同时,对完善项目工作机制也制订了相应的规定和措施。首先是对项目“谋划入库—前期推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达效”各环节实行全程管理,全程跟踪。坚持“三个二”推进机制、分阶段调度机制、定期通报机制、动态调整机制、专家评审机制和竣工验收机制,完善项目协调推进制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其次是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积极谋划、筛选项目,加强国家和省重点项目、专项规划跑办、争列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源支持。落实项目投资工作领导责任,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强化工作督查,增强项目投资工作合力,努力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该市每年安排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00项以上,谋划推进项目100项以上,在项目质量和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为圆满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与之配套的《重点项目建设意见》《项目谋划意见》将干部考核和项目成效紧密挂钩:“项目往后退、干部要挪位,项目耍了滑、干部不提拔”。书记、市长亲自带队,对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拉练、现场考察、汇报较真、亮相打分,各县市区逐项排队媒体公布。年终考核前三名县市区和部门大张旗鼓表彰,后三名第一年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主要领导进行调整。三是坚持开展现场督导、集中调度、专题调研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加快推进项目进度。

衡水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契机,确定了“一枢纽、四基地”发展定位,打造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京津生态屏障保护基地、京津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京津教育医疗、休闲养生功能疏解基地。同时加快滨湖新区、衡水工业新区建设步伐,使之成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能招商更要能留商。全力打造投资最经济城市,以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综合配套改革市为契机,在全省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市牢固树立“舍得”理念,在全省、全国叫响“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服务态度最好、投资政策最优”的城市品牌。优化发展硬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筑巢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