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黔西南州“十二五”烤烟产业发 展 规 划

黔西南州“十二五”烤烟产业发 展 规 划

黔西南州烟草专卖局

前言

烤烟作为黔西南州农村经济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是稳定全州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州委州政府对此十分重视。黔西南州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造就了风格特色明显、质量稳定的优质烟叶,深受卷烟工业的喜爱,成为诸多品牌的主要原料。我州烤烟素以色黄(金黄、桔黄)、味醇、香气质好、香气量足、烟碱含量适中、烟叶外观油润较丰满、厚薄适中等特点,深受省内外卷烟厂家的青睐和好评。黔西南州土地资源丰富,烤烟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仅从2001至2010年,产量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国家局将黔西南州作为与四川凉山、云南文山、广西百色、安徽皖南等产区并列的全国五大潜力烟区之一,依托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试点研究黔西南州烟叶风格特征。省局(公司)对黔西南烤烟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将黔西南州作为全省烤烟区域发展战略中西区开发之首。同时,国家局已明确提出,今后各产区烟叶资源的分配,将取决于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提报量。在市场作用日益强化的形势下,国内烟叶市场和生产布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不少烤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将因为烟叶布局调整而改变。黔西南州烟叶市场需求量大,对烤烟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规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州烤烟产量、质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烤烟潜在的质量优势和市场优势显现,产量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市场逐年扩大,步入产量、质量稳定发展与提高时期,烟叶生产收购数量由2001年的25万担增加到2010年80万担,连续10年完成收购计划任务;烟叶产销平衡,连续9年实现零库存销售,烤烟生产快速发展。我州烟叶市场进入良好态势,目前,湖南中烟、湖北中烟、江苏中烟、安徽中烟、山东中烟、广西中烟、贵州中烟、贵州省进出口公司等多家卷烟骨干企业到黔西南办基地,厂商调供计划逐年增加,烟叶呈供不应求的态势。在国家局、省局(公司)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提出“科技兴烟,管理兴烟”的思路,通过大办基地、大抓示范和参加西南部分地区特色烟叶开发课题,黔西南烟叶特色凸现,清甜香型发展方向定位。烟叶外观特征明显改善,内在品质有较大的改善,化学成份更趋协调。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局、省局(公司)、州委州政府充分发挥黔西南州烤烟品牌优势、促进我州优质特色烟叶发展的工作思路,特制订2011至2015年全州烤烟生产发展规划。

一、烤烟发展的现状与评价

当前,黔西南烟草发展正面临重要机遇期,同时也遭遇更多压力。如何正确分析形势,把握发展方向,是黔西南烟草能否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

(一)历史与现状。

1.全州烤烟历史简述。黔西南州烤烟种植始于1946年(100亩),50年代至60年代初中期,烤烟种植得到较大发展,1958年种植面积达32204亩。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烤烟种植面积减至1万亩以下,70年代中期至末期,种植面有所发展,种植规模在2万亩左右;80年代初,种植面积一度委缩(1980年种植面积仅为5056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烟草公司的组建和烟草专卖条例的发布实施,尤其是财政体制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烟农发展烤烟生产的积极性,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1981年国家提高烤烟收购价格,刺激了农民种烟积极性,1982年,我州烟叶产量达38880担,80年代中后期,种植面积开始回升,至1990年,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44000亩,收购烟叶161689担。进入九十年代,烤烟产量逐年增加,1990年至2000年,烤烟收购产量从16.1万担上升到26.2万担。我州烤烟潜在的质量优势和市场优势显现,产量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市场逐年扩大,步入产量、质量稳定发展与提高时期,烟叶生产收购数量由2001年的25.49万担增加到2010年80万担,全州收购烟叶的担均价和上中等烟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从全州烤烟生产与销售方面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前,种植水平较低,均价和上中等烟率均较低,由于产量低、烟叶少,主要调供对象为南宁、柳州烟厂、钟山烟厂。进入90年代,由于烤烟规范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全州烤烟产量增加,均价、上中等烟率等烟叶质量显著提高,烟叶销售市场逐年拓宽,先后调供青岛、常德、长沙、南京、徐州、延安、成都、宝鸡、郑州、太原等30余家卷烟企业。

随着国家局组织结构调整,我州在开拓市场方面,按照国家局两个“十多个”发展思路,我州重点开拓骨干企业市场,到2010年,湖南中烟、湖北中烟、江苏中烟、安徽中烟、山东中烟、广西中烟、广东中烟、贵州中烟等多家卷烟骨干企业到黔西南办基地,厂商调供计划逐年增加,烟叶呈供不应求的态势。

从全州烤烟生产技术发展方面来看,80年代初,我州参加全国烤烟优质适产课题,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至2000年,我州承担国家科委、中央各民主党派联合推动的《星火计划》科技扶贫优质烟技术开发示范项目及省州课题多项,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两项,州科技进步奖五项;2001至2006年,我州参与承担了由国家局下达的《贵州烟草平衡施肥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及省州课题多项,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三项,州科技进步奖六项;2007年, 我州参与承担了由国家局下达的《西南部分地区烤烟生产综合技术开发研究》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参与州科技局立项的《烤烟施用优质有机肥(油菜籽粉)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和《烤烟种植简易起垄器的开发与应用》分别获得黔西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进步三等奖,其中《烤烟种植简易起垄器的开发与应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09年, 我州参与省局立项的《黔西南烟草种植区划研究》获得贵州省烟草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另外,申请的《烤烟用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专利技术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中。组织编撰的《黔西南烟草科技论文集》在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组织协调发表论文27篇。“十一五”期间,组织申报立项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局立项的《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贵州黔西南植烟区》、《高效优质烤烟新品系“兴烟1号”选育与应用研究》、《黔西南州烟叶生产标准化建设》;省局立项的《植物秸秆还田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烤烟品种系统选育》、《太阳能晒制烤烟技术研究》、《黔西南州优质烤烟农业气象实用技术研究机推广应用》等;州科技局立项的《黔西南植烟区测土施肥试验》、《兴烟2号系统选育.》等;参与国家局科研项目主要有《全国烤烟品种品种试验》、《贵州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等;与省烟科所、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基地单元品牌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开发研究等科研项目。通过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结合我州实际调整生产技术措施,强化技术管理,加强对基层干部和烟农的培训,推动了我州烤烟生产的发展。

2.全州烤烟发展现状。

(1)全州烟草职工队伍构成。黔西南州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成立于1983年,下辖兴义、兴仁、普安、晴隆、贞丰、安龙、册亨、望谟8个县(市)局(公司)。全州烟草系统现有在岗职工1412人,中高级管理人员67人,高级职称人员2人,中级职称人员18人,初级职称人员57人;职工学历结构中,博士1人,研究生6人,大学本科生270人,大专生339人(含大专证书人员),中专265人。其中:专职从事烤烟生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共有178人,其中生产一线辅导员350人。

(2)生产发展与布局。黔西南州烤烟生产发展曾经历了单产低,总量不大,潜在质量优势由于市场份额占有率低而不能体现,1997年~1998年全国烟叶出现严重供过于求时,黔西南州烟叶才得以质量优势迅速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全国烤烟生产“双控”调整期间,黔西南州收购计划得到逐年增加,烤烟生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国各相关厂家争相兴办烟叶基地,烟叶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烟叶收购计划由2001年的25.49万担增加到2010年80万担(见图1),烤烟种植面积由2001年11.5万亩,发展到2010年29.1万亩。

表1:

2006—2010年黔西南州烤烟发展情况表 (单位:个、万亩、万担)

年度

县(市)

种烟乡镇数

种烟农户数

种植面积

收购量

2006年

兴义

15

14453

7.0

19.0

兴仁

15

7272

4.3

11.0

普安

11

8326

4.1

10.7

贞丰

5

1104

0.8

2.2

晴隆

7

2036

1.7

4.5

安龙

10

2896

1.4

3.6

小计

63

36087

19.3

51.0

2007年

兴义

15

11392

7.5

19.0

兴仁

15

5631

4.4

11.0

普安

11

6469

4.2

10.7

晴隆

7

942

0.8

2.2

贞丰

5

1624

1.7

4.5

安龙

10

2367

1.4

3.6

小计

63

28425

20.0

51.0

2008年

兴义

15

10755

10.1

26.2

兴仁

15

6644

6.1

15.3

普安

12

7323

7.0

19.1

晴隆

11

2046

1.5

3.1

贞丰

8

2114

2.1

6.3

安龙

12

3474

2.5

6.5

小计

69

32356

29.2

76.5

2009年

兴义

15

8355

8.9

27.4

兴仁

15

4110

5.2

16.2

普安

13

4561

5.7

19.8

晴隆

13

1031

1.1

3.2

贞丰

8

2007

2.2

6.2

安龙

11

2517

2.6

8.2

小计

75

22581

25.7

80.9

2010年

兴义

15

6076

9.4

26.8

兴仁

15

2780

5.8

15.7

普安

13

4659

6.7

19.1

晴隆

14

944

1.1

2.7

贞丰

8

1750

2.3

5.4

安龙

12

2615

3.6

10.3

小计

77

18824

29.1

80.0

表2:

黔西南州烤烟种植布局现状(单位:个、万亩、万担、%)

县(市)

合计耕地面积

共有旱地面积

宜烟旱地面积

乡镇数

2006~2010年种烟平均值

产量占全州比例

乡镇

面积

产量

合计

671.03

509.03

280.4

130

71

24.65

67.89

100

兴义

123.81

93.96

54.5

26

15

8.57

23.67

34.9

兴仁

78.25

60.04

39.7

16

15

5.16

13.84

20.4

普安

83.84

69.89

35.6

14

12

5.55

15.88

23.4

晴隆

76.47

64.48

36.6

14

11

1.24

3.13

4.6

贞丰

89.34

66.79

29.5

13

7

1.82

4.93

7.3

安龙

61.67

39.05

24.8

16

11

2.31

6.44

9.5

册亨

62.21

41.5

20.5

14

0

0

0

0

望谟

95.43

73.31

39.2

17

0

0

0

0

从各县(市)2006~2010年烤烟种植布局情况统计可以看出(表1、表2),全州烤烟种植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以兴义种植面积较大,年种植面积8.57万亩左右,产量23.67万担,占全州34.9%。其次是兴仁、普安两县面积产量相当,年种烟均在5.0~6.0万亩之间,兴仁年产量13.84万担、普安年产量15.88万担,两县产量分别各占全州20.4%和23.4%。晴隆、贞丰、安龙三县烤烟种植面积均未超过3.0万亩,产量分别占全州产量的4.6%、7.3%和9.5%,东部望谟、册亨两县则没有种植烤烟。

(3)全州烟叶产质量及市场需求情况。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州烤烟产量、质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州建成较为成熟的烤烟生产技术规范管理体系,质量意识深入到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科学种烟,种好烟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我州烤烟潜在的质量优势和市场优势显现,产量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市场逐年扩大,步入产量、质量稳定发展与提高时期,烟叶生产数量由2001年的25万担增加到2010年的80万担。目前,我州烟叶市场进入良好态势,湖南中烟、湖北中烟、江苏中烟、安徽中烟、山东中烟、广西中烟、广东中烟、贵州中烟、浙江中烟等多家卷烟骨干企业到黔西南办基地,从2008年至2010年各厂家对黔西南烟叶的需求计划来看(见表3),已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表3:

基地厂家2008~2010年对黔西南州烟叶的需求计划 (单位:万担)

单位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贵州中烟

21.5

25

25

省进出口公司

7.5

8

10

湖北中烟

6.5

8

10

湖南中烟

9

11

13

江苏中烟

5

9

10

安徽中烟

4.3

6

8

广西中烟

4.2

6

7

山东中烟

4

8

12

合 计

62

81

95

(4)黔西南烟叶品质特色。2001年以来,黔西南烟区六个种烟县(市)均参加了《西南部分地区烤烟综合技术开发研究》和《贵州省烤烟种植区划研究》,同时参与承担了由国家局下达的《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贵州黔西南植烟区》、《黔西南州烟叶生产标准化建设》课题,通过在全州境内各县(市)烟区布点试验,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取样化验评吸为我州烟叶品质特色定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取样分析鉴定,并得到厂家的支持,将烟叶原料进入品牌产品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资料。省烟科所组织专家进行评吸,对全州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综合评价,将黔西南烟叶特色界定为:颜色正黄、桔黄,中部叶正黄至桔黄,上部叶以正黄至深黄为主。成熟度好,油份较多,光泽较强,叶片长度中等,宽度较大,组织疏松,单叶重适宜,含梗率偏低。糖含量高,烟碱中等偏低,总氮和蛋白质中等偏高,氯化物偏低,钾含量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香气类型清偏中。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足至充足。香气在燃吸过程中均匀,平稳。吃味口感舒适,微甜。余味干净。杂气类型生青气,杂气量微有,在燃吸过程中逐渐减少。对鼻腔微有刺激,口腔无,中部叶对喉部无刺激,上部叶微有刺激。劲头适中,上部叶较大。烟气浓度适中,细腻柔和。黄果树集团、常德、上海等厂家评吸鉴定与我省特色烟叶开发课题组鉴定意见基本一致。同时,通过技术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烟叶清甜香型品质呈逐年稳定状态。典型山地清甜香型烟叶品质得到了湖南中烟、广西中烟、江苏中烟、安徽中烟、湖北中烟、贵州中烟、山东中烟、浙江中烟、广东中烟等厂家的认同,烟叶进入“芙蓉王”、“ 真龙”、“ 南京”、“ 黄山”、“黄鹤楼”、“贵烟”、“泰山”、“ 利群”、“ 双喜”等骨干品牌配方。

(二)发展的条件。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之间,东西相距210 km,南北相距177km,面积16804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9.7%,海拔大多在1000~2000m之间,土壤多系微酸性,温度适宜,日照较长,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煤矿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境内交通方便,公路贯穿各乡镇村组,为烤烟生产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生态条件。

(1)气候。黔西南州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光照、积温、雨量、土壤等自然资源组合良好,黔西南州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无霜期281—348天,对照全国烟草种植区划无霜期大于120天的要求,是全国烟草区划确定的优质烟叶最佳种植生态区之一。

(2)温度。全州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各县(市)年平均温度在13.6~19.1℃之间(见表4)。黔西南州>10℃的日数为225~294天,烤烟生长期>10℃的积温多年平均在4007.6℃~6303.5℃之间(表5)。从热量方面来看,境内各县(市)均适宜种植烟草,对照全国烟草种植区划划分标准,我州属于生产优质烟叶的最佳气候类型区域。

表4: 黔西南州各县(市)月平均气温表 (单位:℃)

县(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兴 义

6.9

9.4

14.0

18.0

20.4

21.5

22.4

22.0

20.0

17.0

17.0

12.2

16.0

安 龙

5.9

7.8

12.7

16.7

19.4

20.7

21.9

21.3

19.2

15.8

15.8

11.5

15.4

兴 仁

5.9

7.8

12.8

16.9

19.5

20.8

22.1

21.3

19.3

15.7

15.7

11.5

15.0

贞 丰

5.9

9.0

13.7

18.0

21.2

22.5

23.6

23.1

20.9

17.4

12.9

8.8

16.5

晴 隆

4.5

6.3

11.3

15.5

18.3

19.6

21.1

20.7

18.3

14.8

14.8

10.3

13.9

普 安

4.3

6.1

11.1

15.3

18.2

19.3

20.8

20.7

17.9

14.4

14.4

9.9

13.6

册 亨

9.7

12.2

16.7

20.8

23.5

25.0

26.1

25.3

23.2

19.7

19.7

15.1

19.1

望 谟

9.6

11.7

16.4

20.6

23.6

24.9

26.1

25.3

23.2

19.7

19.7

15.2

19.0

表5:黔西南州各县(市)>10℃积温表 (单位:℃、天)

县份

兴义

安龙

兴仁

贞丰

晴隆

普安

册亨

望谟

≥10℃

积温

4796.0

4476.3

4531.2

5075.7

4083.3

4007.6

6303.5

6200.5

≥10℃

初日

3月17日

3月24日

3月23日

3月14日

3月30日

3月30日

3月21日

3月25日

≥10℃

终日

11月20日

11月16日

11月17日

11月23日

11月15日

11月10日

11月12日

11月9日

≥10℃

终间日数

247

238

239

254

225

225

294

291

(3)降水。黔西南州雨量充沛,各县(市)多年平均在1253.1mm~1577.2mm之间(见表6),能够保证烟叶生长对雨量的需求。

表6: 黔西南州各县(市)月降水量 (单位:mm)

县(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兴 义

30.7

30.6

30.8

66.2

159.2

299.1

300.2

244.4

174.8

90.4

60.3

25.3

1545.2

安 龙

18.0

23.3

31.4

85.7

180.3

242.4

213.1

203.7

118.9

78.2

48.4

20.3

1263.5

兴 仁

22.3

26.9

26.4

71.9

187.1

256.4

211.0

204.2

136.6

104.7

51.5

22.9

1383.9

贞 丰

22.4

28.6

32.0

88.9

186.1

251.1

234.0

220.9

139.6

98.7

56.9

26.2

1386.0

晴 隆

31.5

36.7

35.4

86.3

295.3

297.5

269.5

232.2

174.3

136.2

52.2

31.5

1578.9

普 安

24.9

29.2

31.1

70.9

167.0

252.4

244.9

255.6

185.0

121.6

45.5

23.9

1452.7

册 亨

22.8

24.3

28.7

92.3

224.2

259.5

189.1

170.1

135.4

86.5

52.6

19.5

1306.7

望 谟

18.2

21.5

33.2

91.7

200.8

238.0

215.1

182.0

88.7

82.2

45.6

19.6

1236.6

(4)日照。烤烟是喜光作物,要求充足而不强烈的光照。全州常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36~1648h。5~8月烤烟大田生长期,全州各县(市)日照时数为607.3~669.4h,最低的望谟县为607.3h,最高的兴义市为669.4h,安龙、贞丰分别为661.5h和663.1h,普安、册亨、兴仁分别为644.8h 、634.6h和630.8h,晴隆为619.1h。8~9月烤烟成熟采烤期,全州各县(市)日照时数均达到300h以上,其中,晴隆、安龙、望谟分别为302.7h、304.1h和307.1h,普安、兴仁、兴义、册亨分别为312.3h、311.0h、318.3h和314.0h,贞丰为308.7h。成熟采烤期全州日照时数平均为5h /日以上,符合生产优质烟采烤期日均光照5h的指标。本州日照短波线较强,能使烟株正常生长,特别是在旺长期,常是晴间多云天气,光照和煦,加上海拔较高,空气透明度好,有利于烟叶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烟碱、芳香物质含量的增加,是优质烤烟生长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

(5)土壤。黔西南州植烟土壤pH以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为主,占80%以上,酸性和微碱性土壤不到20%。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丰富水平,平均为3.14%。土壤中全氮含量达丰富水平,平均为0.201%;而有效氮含量低,平均为23.1ppm。土壤中全磷含量丰富,平均为0.197%;而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9.5ppm。土壤全钾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均较为丰富,全钾含量为2.035%;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74.4ppm。

2.土地条件。

(1)土地资源。黔西南州与全省各地一样,耕地面积的多少,因调查统计的方法与时间不一,数据来源不同,面积的多少有各种数据。但归纳起来,大体有国土部门的土地资源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土壤普查的数据和统计部门的年报数据三类(表7)。

表7:黔西南州不同数据来源耕地面积统计(单位:万亩)

国土厅2004年

土地利用分类面积

土壤普查数据

统计部门年报数

毛面积

净面积

1985年

2005年

耕地合计

680.16

671.03

470.40

239.55

242.28

其中:旱地

514.75

509.03

342.43

160.16

162.05

水田

165.41

162.00

127.97

79.39

80.23

全州土地总面积16804k㎡,折合2520.6万亩,耕地面积671.0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62.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23%。旱地面积509.0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77%(表8)。

表8:黔西南州各县(市)耕地土壤类型及面积 (单位:万亩)

土类

亚类

土属

兴义

安龙

兴仁

贞丰

晴隆

普安

册亨

望谟

合计

占耕地%

红壤

红壤

红砂泥土

2.28

4.83

0.19

6.39

13.33

27.02

红泥土

0.18

1.58

4.92

0.18

0.58

1.65

9.09

黄红壤

黄红砂泥土

3.03

5.49

0.76

0.11

13.97

10.07

33.43

黄红泥土

2.73

0.28

3.91

0.84

0.26

0.85

0.68

9.55

红壤性土

幼红砂土

0.38

5.64

0.05

1.29

7.36

幼红砂泥土

0.12

2.81

9.41

12.34

小计

8.72

1.86

27.60

2.02

0.37

21.79

36.43

98.79

14.72

黄壤

黄壤

黄砂泥土

2.79

2.28

4.40

5.22

15.82

15.96

1.75

12.42

60.64

黄泥土

20.84

4.47

43.46

11.78

2.39

18.45

3.94

105.33

桔黄泥土

3.54

1.82

5.36

黄粘泥土

8.99

7.01

0.09

5.01

21.10

漂洗黄壤

白膳泥土

5.77

1.10

0.12

0.35

1.44

1.22

0.68

10.68

黄壤性土

幼黄砂土

0.31

0.13

0.75

0.90

1.31

2.95

6.35

小计

29.71

16.97

48.61

25.03

23.50

42.68

2.97

19.99

209.46

31.22

黄棕壤

暗黄棕壤

灰泡土

4.66

0.14

0.03

1.01

2.63

8.47

大灰泡土

12.05

0.05

3.83

15.93

桔灰泡泥土

0.15

0.35

0.50

小计

16.71

0.14

0.03

1.21

6.81

24.90

3.71

石灰土

黄色石灰土

大黄泥土

23.32

18.05

6.96

7.30

13.43

6.37

0.73

4.22

80.38

大泥土

12.18

1.70

0.68

3.46

9.26

7.16

6.57

4.23

45.24

红色石灰土

红大泥土

0.21

2.61

1.13

0.05

8.81

7.63

20.44

小计

35.71

19.75

7.64

13.37

23.82

13.58

16.11

16.08

146.06

21.77

紫色土

酸性紫色土

血泥土

1.10

0.26

2.10

0.23

0.25

0.95

0.04

4.93

血砂泥土

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