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贵州省2017年前三季度主要统计数据新闻发布稿

>贵州省2017年前三季度主要统计数据新闻发布稿贵州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2017年10月20日)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在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转型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核算,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499.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7.7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759.19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4282.60亿元,增长11.6%。图1贵州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长速度与全国比较一、农业生产持续向好,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26.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全省坚持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深入实施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向好。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产量增势较好。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520.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4%;园林水果产量165.1万吨,增长15.6%。在经济作物较快增长带动下,全省种植业实现增加值978.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二是畜牧业发展由提量向提质转变。前三季度,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134.1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0%;禽蛋产量13.61万吨,增长2.3%;奶类产量4.49万吨,增长2.7%。全省畜牧业增加值342.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三是林业、渔业较快增长。全省林业增加值105.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渔业增加值31.67亿元,增长6.0%。表1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名称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26.196.4100.0种植业978.407.164.1林业105.628.66.9畜牧业342.044.022.4渔业31.676.02.1农林牧渔服务业68.454.44.5二、工业经济增长平稳,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3244.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8%,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5.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2.1%。分行业看,19个重点监测的工业行业中,16个行业保持增长,其中10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图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是支柱行业增势稳定。全省大力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通过抓增量、盘存量,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酒、电、烟等支柱行业增长稳定。前三季度,全省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674.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32.06亿元,增长13.1%;烟草制品业增加值217.92亿元,增长4.4%。二是新兴产业引领工业转型升级。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80.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1.9个百分点,增速在19个重点监测的工业行业中继续领跑。三是非公有经济比重继续提升。通过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和“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非公有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实力不断壮大。前三季度,全省非公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1856.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非公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7.2%,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四是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随着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和工业产品价格的回升,工业企业总体效益明显改善。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35.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9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来同期最高增长水平。三、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拉动能力明显增强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28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表2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指标名称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4282.6011.610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11.519.918.9批发和零售业577.3710.113.5住宿和餐饮业309.909.87.2金融业596.8712.713.9房地产业198.965.84.6其他服务业1718.2313.940.1营利性服务业794.6820.318.6非营利性服务业923.559.221.6一是旅游业延续“井喷式”增长。以“六全理念”发展全域旅游,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效应不断显现。前三季度,全省旅游总人数5.9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0.0%;旅游总收入5621.97亿元,增长41.6%。二是金融业运行稳定。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243.68亿元,同比增长10.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32.95亿元,同比增长17.2%。金融业增加值596.8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3%。三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前三季度,全省公路货物周转量739.31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4.7%;铁路货物周转量361.00亿吨公里,增长9.0%;民航货邮吞吐量7.78万吨,增长10.1%。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9541.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图3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全省加快高速公路和“组组通”公路大决战的深入推进,前三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4190.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增速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9%,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全省继续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培育新动能,前三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投资323.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9%,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4个百分点。三是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全省教育投资250.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1%,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6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93.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3%,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8.8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移民搬迁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42.5%,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2.0个百分点。四是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产业投资187.9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0%,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681.87亿元,比重为17.6%,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7671.81亿元,比重为80.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五、消费市场保持活跃,网络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3.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图4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是城镇市场消费增长明显快于乡村。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88.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4.44亿元,增长5.7%。二是网络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48.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三是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汽车类商品零售额524.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482.92亿元,增长14.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9.98亿元,增长22.1%。六、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全省着力推进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平台作用,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一是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30.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二是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378.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由上年同期的负增长转为快速增长。其中,加工贸易119.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0%。表3全省进出口总额指标名称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进出口总额378.6537.1进口总额111.65143.5#一般贸易43.7367.4加工贸易55.60298.0出口总额267.0015.9#一般贸易198.780.5加工贸易63.53130.7七、财政收入增长加快,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2031.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9.70亿元,增长11.3%,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图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是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税收收入87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增速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二是民生支出比重继续提升。前三季度,全省教育支出714.6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8.53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82.70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37.11亿元,四大民生类支出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5.7%,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八、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改善民生福祉。一是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1.4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3%,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二是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0.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9.8%。三是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延续温和上涨态势。图6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半年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效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影响全省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部分指标增速有所回落,经济提速增长的压力增大。下阶段,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抓好第四季度各项经济工作,促进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附注:(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2)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3)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5)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低于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因为城镇化率提高,一部分人口从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向收入较高的城镇地区流动,对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均有拉低作用。(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8)旅游有关数据来源于省旅游发展委;公路数据来源于省交通运输厅,铁路有关数据来源于成都铁路局,民航有关数据来源于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金融有关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财政有关数据来源于省财政厅;就业有关数据来源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