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贵州富硒产业谋求协同创新科技突破

全国24个省份发现有天然富硒土壤,开发硒资源、利用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正在国内兴起。贵州分布有大量富硒的二叠系煤层和磷块岩矿地质资源,拥有面积不小的可用于种植开发富硒农作物的高硒地区。贵州地区土壤全硒含量均值为0.369mg/kg,高于全国土壤0.29mg/kg的平均值,局部达到了富硒水平,其中黔西北、黔中南及黔东北为中等硒区,黔东南及黔中为高硒区。如开阳县硒平均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值2.1倍,还有如遵义凤冈县、以及最新在贵州省打帮河流域发现的富硒地带等。贵州省富硒资源丰富,发展富硒产业拥有良好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所属国家市场调研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2010-2015年中国富硒农产品行业深度研究与预测分析报告》统计,2006年我国富硒农产品行业工业总产值为82.1亿元,到2011年达到138.5亿元,每年以9.3%-13.1%的速度递增,2015年达到200亿元。目前,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国内富硒产业的前面,贵州也在积极利用富硒农业地质环境,开展富硒农副产品研发,发展天然富硒产业。贵州富硒产业已具一定产业规模,拥有“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的美誉,已经开发的富硒产品种类繁多,已经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富硒农业发展体系,富硒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市场化和品牌化,涉及多个产业,包括富硒特色农业、富硒茶产业、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富硒畜牧产业、富硒蔬菜产业、富硒饲料产业、富硒矿泉水产业及富硒生态旅游业等。

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贵州富硒农业虽初具规模,但富硒产业化创新升级发展却较为缓慢。主要以中低端农产品为主,富硒这一品牌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市场效应,宝贵的天然富硒资源还未呈现出相应的价值,亟待政府的推动和相关农业与科技企业的科技突破和不断创新。为此,2018年1月10日,贵州富硒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富硒农投)与深圳福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山生物)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就硒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开展深度技术合作,以技术协同创新推动贵州富硒产业升级。1月18日,两企业共同投资在贵安新区成立了贵州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双方以技术支持为依托,加快建立了企业产品研发和检测中心,完成包括口感、营养成分、硒含量、卫生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标准优化;重点围绕本地富硒大米、茶叶、花生、油菜等富硒产品,加大富硒农产品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和产品附加值,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逐步开展富硒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富硒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的科研攻关;同时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提升企业富硒系列产品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

至此,贵州富硒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借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硒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拥有的技术积累和国内领先的研发水平,整合力量,重视富硒产业开发的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完善富硒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富硒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开展各种富硒产品研发,积极申报国家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硒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与富硒产品开发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