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让黔东南1446个产业扶贫项目花开遍地,田野里新立起了955个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又绵延了10.7万亩,坡上、圈里猪、牛、鸡、鸭可劲儿撒欢。
画卷里有美景、有激情,更蕴含着覆盖的65168户贫困农户们的憧憬与希望。
“有大公司靠着,我们放心种。”雷山县极贫乡镇大塘镇乔兑村村党支部书记杨毅信心十足地说。乔兑村的脱贫信心源自年初贵州合力集团与大塘镇签订的帮扶战略协议,根据协议,第一期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大塘镇实现订单种植马铃薯、南瓜等果蔬共1100亩,惠及贫困户300余户。
一个个产业就犹如一粒粒希望种子,在这个春天破土发芽,生机盎然。
立足资源禀赋,“十二五”以来,黔东南州大力实施“6个10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商品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木本科油料产业、稻鱼生态养鱼、香猪、三穗鸭、香鸡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和林业产业像山花一样弥漫在乡间田野。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基本形成环雷公山旅游示范带、黎锦天油茶产业示范带、黎锦天三山核桃产业示范带、黎从榕旅游产业示范带、麻凯黄蓝莓产业示范带、施黄太子参产业示范带、岑巩文旦柚产业示范带、镇远乡村旅游产业示范带、丹寨扶贫产业综合示范园等产业基地。通过产业扶贫的实施,实现对全州152.42万贫困人口的产业覆盖,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163元增长到2016年的7584元,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67.29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66.61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00.6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2.11%降低到17.13%,降低24.98个百分点,有力地推进了该州脱贫攻坚进程。
记者从黔东南州扶贫开发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州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十户一体”等模式,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地上地下结合原则,以“一种两养”为产业扶贫重点,以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目标,依托全州现有的39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5家扶贫龙头企业和2407家扶贫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