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剩下的只有一件事:干”

2017年上半年,贵州GDP增长10.4%,居全国第三位。这是贵州经济增速连续26个季度保持全国前三的位次。“大数据”“高铁枢纽”“中国天眼”……外界对多彩贵州的认知,开始有了越来越新的“标签”。

近年来,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确立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三大目标,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扎实推进“三大战略行动”

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

贵州,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到2016年底,全省尚有农村贫困人口372.2万人。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贵州就必须打赢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突出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76.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10.6%。这是贵州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20余万名驻村干部,奔赴全省贫困村寨促发展、拔穷根,精准定点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医疗扶贫、生态扶贫……多项举措齐头并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立足于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能源,贵州抢抓机遇,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如今引进大数据企业已包括高通、苹果、微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领军企业,产业也实现核心、关联和衍生业态齐头推进。

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是贵州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贵州坚定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着力从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个方面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做好“水文章”,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全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环境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截至去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2%,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贵州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保护。

以“大扶贫”补短板,以“大数据”抢先机,以“大生态”迎未来,贵州的“三大战略行动”目标一致、指向明晰、有机融合,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勾勒出清晰的路径:不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走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而应走上一条“既要生存又要生态,既要温饱又要环保,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的新路。

2017年上半年,贵州的农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一、第二和第三。在一些领域,贵州逐渐成为“领跑者”。

“三区联动”筑起跨越平台

2016年对于贵州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月25日,贵州获批建设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8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8月22日,贵州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同一年内,贵州设立了三大国家级试验区。

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到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政策要素不断聚集;交通基础设施的巨变,让贵州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西南通道枢纽,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国家级贵安新区、贵阳综保区、双龙临空经济区……外向型经济载体不断增多。

作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三不沿”的内陆省份,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站在了新的起点。“2016中国·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跨境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期间,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海内外千余家企业、海外贵州商会、侨商协会、境外大型金融机构纷纷来黔“淘金”。洽谈会期间,贵州省内600余家企业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43家企业进行现场洽谈,最终达成合作并签约项目193个,签约总金额1449.68亿元。

2014年“贵州大数据”元年以来,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了先行优势。

试验区平台既是“试验田”,也是“登云梯”。依托于此,贵州大胆先行先试,从省级到地方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并招商引智,引进大批项目和人才,补齐产业链条。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视之为荣誉,更深知其责任与使命,努力为建设数据强国积累经验。

始终如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让贵州在“十二五”期间交上了一份亮丽的生态答卷:森林覆盖率每年以1个以上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90%;赤水河、乌江、清水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贵州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志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筑牢绿色屏障,贵州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污染治理“突围战”、环境监管“持久战”。近年来,贵州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12项改革试点。在赤水河、乌江流域,满山绿树和清亮河水交相辉映,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贵州正牢牢把握设立试验区的机遇和挑战,三区联动,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努力构筑起跨越发展的大平台。

“落实、务实、抓实”绘蓝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贵州对此体会深切,更加自觉地坚持实干苦干加油干,力图久久为功。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省几大班子的领导不仅要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战斗员。为了完成脱贫攻坚这项“必须完成的任务”,省领导定点帮扶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带头啃最难啃的“硬骨头”。省里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层层签订“军令状”,配强一线“突击队”,全省选派4.3万名驻村干部和7368名村“第一书记”,组建8519个驻村工作组到脱贫最前线,进村入户搞蹲点脱贫。

今年以来,全省接连展开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三大战役”,一场战役接着一场战役打,一个骨头接着一个骨头啃。黔中大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为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贵州省建立了推进政府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和利用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并明确省职能部门和市州主要负责同志为“云长”,对该系统、单位、领域数据的“聚通用”担责;为推进生态文明国家试验区建设,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上山植树已坚持三年,在今年6月18日“贵州生态日”期间,由省委书记、省长为总河长,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共同巡河……

“村魂”文朝荣,在吃不饱饭的艰难岁月里,扛着锄头在赫章县海雀村的荒山坡上种下了一棵棵幼小的树苗;晴隆县“羊书记”姜仕坤,一脚跨进贫困户家里的羊圈,挽起袖子摸摸羊肚,关切询问羊是否做了驱虫保健;“当代愚公”黄大发,一辈子在播州区草王坝的悬崖绝壁一锤一钎地凿出致富之渠。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百姓的幸福指数。

“如今,贵州的工作目标非常明确,任务非常具体,路径非常清晰,举措非常精准。剩下的只有一件事:干。”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贵州将科学调配力量,集中优势兵力,集中最强火力,齐心协力,精准发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接着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取得实效,奋力开创生态美百姓富的多彩贵州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