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安顺市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促农增收

黔中腹地安顺,因山而特,因山而美!因此,自“十二五”以来,安顺市委、市政府找准了安顺市资源在山、优势在山的着力点,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如今的黔中大地,呈现出“农业园区化、产业链条化、产品商品化、农旅融合化、农村小康化”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繁荣进步。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春耕时分,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胡家湾组的村民张艳飞一家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去打田撒秧,也没有往自家地里种上一粒包谷,而是在普定化新村省级农业示范园区里给务工村民们分配“活儿”,问及今年是否种庄稼,她笑着回答道:“田土早就入了股,交给农业园区经营,我现在在农业园区里做工人,按月领取2000多元的工资,我家男的是村里基建队的成员,在外面搞建筑。”

张艳飞一家的现状已经成为当下安顺市大部分农民生活的新常态。“十二五”以来,安顺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目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烤烟、优质粮油产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实施“关岭牛振兴、蛋禽倍增、生猪提升”三大计划,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6.9%,位居全省第一。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94家、家庭农场9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1家。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4.07亿元,增长6.3%。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157元,同比增长10.2%。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安顺市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不断加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确权(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农村各类产权);赋权(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利,同时对确权后的各类产权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赋予权利证书持有人在产权期限内按照规定用途依法使用、经营、流转、作价入股或抵押担保权能);易权(针对已确权和赋权的各类产权,除法律规定不能改变的权属外,都可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使其在流动中增值,从而激活农村沉睡资源)。使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股民。

“三权”促“三变”打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财产权等资源资产参与经营发展的政策壁垒,有效带动了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先进要素参与农村改革发展。

一时之间,农村的人气、财气、商气加速集聚,全市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美丽乡村成为安顺一张靓丽的名片,助推了脱贫攻坚,西秀区按国定标准退出,镇宁自治县按省定标准摘帽,全市3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减贫摘帽”、162个贫困村按国定标准退出。

省级园区示范引领

年已六旬的谢淑珍是镇宁自治县良田镇乐丰村村民,她没有待在家里带孙子等儿女养老,去年通过在镇里的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区务工,收入近3万元。为家里增加了不菲的收入,老人心里说不出来的自豪:“没想到我们这样的年龄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收入不比年轻人低多少哦。”

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在安顺市已不是新事物,目前已经成为全市特色农业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

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自2013年开始创建以来,安顺市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资金共同推动园区发展,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坚持科技引领,因地制宜、因业制宜,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多种组织形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科技+农户”、“基地+农户”等形式,鼓励农户进行生产种植,由企业指导农户,采取订单方式收购农民种植的产品。组织土地流转农户进入基地务工,逐渐将农户转化为园区产业工人。在产品销售上,积极发展电商农业,通过网络宣传、展示、销售等渠道,有效打开了农产品销售市场。

2016年,全市28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牢牢把握深化农村改革的契机,立足于山地资源特色,找准安顺“山地农业”的特点,坚持“创新驱动”,紧抓精准扶贫的主旋律,不断提高农业园区的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园区建设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有效探索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使农业园区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截止到2016年12月底,全市28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4个,签约资金134.39亿元。入园企业3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67个,带动农民27.83万人就业。园区实现总产值211.16亿元,销售收入157.07亿元,园区完成投资123.5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0%。全市86个乡级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园区示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辐射范围逐步增大。

乡级园区遍地开花

2015年,普定县化处镇、西秀区杨武乡等地的5个乡级园区再成功申报为新增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2016年,西秀区黄腊乡、关岭自治县断桥镇等地的10个乡级园区再成功申报为新增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今年,关岭自治县生态畜牧养殖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开发区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等6个乡级园区成功申报为新增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乡级园区已成为全市建设省级农业园区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2014年,按照建设“大”农业园区的理念,大园区套小园区的建设模式,市委、市政府把乡级园区作为省级园区的主要构成单元,提出了“乡乡镇镇建园区”的要求。各县区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掀起了全市“乡乡镇镇建园区”热潮。通过2年多的努力,目前全市已建成86个农业示范园区(基地),顺利实现了乡(镇)级园区全覆盖。

随着安顺市农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产业效益逐年显现。各种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园区产业发展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全市的农业产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园区“接二连三”的功能不断发挥效用,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产业条件。

目前,安顺市农业产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农业+加工销售。如平坝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不断完善园区三个万亩优质稻基地的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继续扩大优质大米种植规模的同时,扶持园区内的顺龙米业、昊禹实业、黔和米业、黔昌米油等粮油加工企业,引入先进设备,提高企业的加工能力。二是农业+休闲观光。如普定县循环(扶贫)农业示范园区,于2014年引入“百花欢乐大世界”集科普教育、农业体验、休闲度假、旅游养身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休闲旅游项目,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生态农业旅游六要素进行建设,项目建成后日接待游客可达1万人次以上。三是农业+“大健康”。典型代表为安顺市现代高效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该园区引入的兴东民族大健康养生产业园建设项目,主要依托安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和中草药资源,以食品、药品、日化品生产为主导产业,配套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该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劳动就业人员3000人以上,年缴纳税费3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