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贵州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保护传承侗族大歌

由中央民族乐团,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共同推出的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将于1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点开售票的“大麦网”,500元、160元两个价位的演出票,2014年12月25日就已显示售罄。

据悉,《行歌坐月》是中国首个登上国家大剧院的侗族大歌题材剧目,随后该剧将在全球巡演,配套以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并作为一个全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在贵广高铁进入贵州的第一站——黔东南州从江县洛贯新区长期驻场演出。《行歌坐月》由中央民族乐团与贵州省黔东南州歌舞团、从江县联袂制作演出,演员中还有60名来自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队的“非遗”传人。该剧用国乐与侗族大歌创新融合这一立体形象来解读、诠释、记忆、宣传保护侗族音乐文化,是全面展现、记载侗族音乐的宏大工程。

我省把传承发展侗族大歌与国家山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结合起来,开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骨干人才培训班”,举行侗族大歌“百村大赛”。

在侗族大歌成功“申遗”5年之后,一项旨在推动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行动计划”于今春出炉。根据这项计划,今后5年,省财政每年将投入约1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侗族大歌保护传承工作,通过校园传承、社会传承等方式,让更多人传唱侗族大歌。

根据这个计划,未来5年,贵州将开展侗族大歌传承系列活动,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源库和“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实施“侗族大歌生态保护工程”,同时还将实施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与文化精品工程,拓展表现空间,发掘市场价值,借助高端平台开展重大赛事活动,扩大侗族大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