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贵州省水城县南部园区“四强化”助力脱贫攻坚

2017年以来,贵州省水城县南部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立足园区实际,积极动员、狠抓落实,以“四强化”为抓手,强力推进南部园区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工作职责,创新扶贫新方式。园区管委会牢牢把握自身中间桥梁作用,结合“放管服”改革,转变工作方式、明确职责定位,强化宏观管理和具体实施,重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方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益,结合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茶叶基地建设,引进省内外管理过硬、专业过强的社会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具体指导、协调旅游设施的建设。结合“三变”改革,采取“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根据产业发展主体自身优势,合理分配产业发展职能,形成国有公司负责地域品牌打造、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销售;私营企业负责统筹产业种植和具体实施;农户负责土地入股、种植管理、产业自种;上级部门负责产业分配、政策制定;园区管委会负责协调沟通、产业指导等有效模式,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强化政策牵引,助推产业大扶贫。以政策吸引聚合园区发展,结合农业“3155”政策、茶青收购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茶青收购价格,其中独芽茶青从2016年100/斤价格提高至150元/斤,茶青收购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茶农种植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茶农收入水平。结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预计整改吸纳龙场、顺场两个乡镇共507户,约2000贫困人口入驻茶文化产业园(白族风情园)小镇,为贫困农户提供稳定的住房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园区管委会将为农户提供就业、医疗、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整合周边农户近5000人参与园区改造,既带动小镇经济、文化建设,又为贫困农户实现脱贫致富。

强化品牌引领,打造脱贫新动能。坚持品牌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全力开发“水城春”品牌系列产品,规范产品开发流程,统一打造品牌。带动涉茶企业22家,培育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18家。全县茶叶产业发展带动越来越多农户参与种植,全产业涉及农民及从业人员人数不断增加,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强化结对帮扶,形成联动新合力。南部园区与所属乡镇党委、政府联手做好政策保障工作,针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创新方式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针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不断完善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的大病统筹制度,不断探索园区支持贫困户治病脱贫的兜底政策,资助无劳动力、因病致贫的特困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扩大社会救助覆盖范围,确保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