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先行者正和恒基

近日,“第五届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在贵州六盘水召开,来自行业先行者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和恒基”)的规划设计专家接受媒体专访。

特色小城镇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在贵州打造更好的特色小城镇?如何将小城镇要素“特色”“产业”“绿色”“生态”“运营”付诸于行动实施?正和恒基将用经验带给你最好的诠释。在此深度剖析特色小城镇特点、行业的发展,探寻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的内涵,也是正和恒基在践行的路。

在规划设计及建设“特色小城镇”中的理念要素是什么?

黄君(正和恒基规划设计院常务副院长):特色小城镇是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特色产业鲜明,可以是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也可以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根据国家三部委最新发布的政策,特色小城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而且,特色小城镇的ip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是必须符合产业发展,市场需求,能够形成自身存在的意义,能够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请问正和恒基对特色小城镇的培育有什么新的理念和优势?

黄君:正和恒基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实践,公司提出一体化的开发模式,涵盖政策解读,产业导入,空间规划,品牌营销,投资开发,实施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控八个层面一体化开发。我们对特色小城镇培育这个产品的开发理念总结为:多维共生。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元素共生,最后形成可持续的,健康的,舒适的,安全的,高品质的城镇生活空间。

主要体现为生态循环和物质空间环境协同整合两大理念。我们对特色小城镇的开发愿景归纳为,产业定位“特而强”,城镇功能“聚而合”,空间布局“精而美”,文化特色“深而专”,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多维共生的特色小镇。

正和恒基成立近二十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业务涵盖特色小城镇开发与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智慧型功能湿地,海绵城市,大型展览展会规划建设以及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六个产品。正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政策利用,资源整合,公司有着坚实的技术保障,目前公司构建了: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实验室三个国家级的实验室,以及规划设计院、水生态研究院、旅游规划所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团队,以强大的综合技术能力确保我们在特色小城镇项目规划建设中的深度和广度。

正和恒基之作-贵州省六枝特区城市形象整体提升

当前,国家和地方对特色小城镇的培育正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请谈一谈培育特色小城镇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黄君:城镇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小城镇带动农村,连接城市,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特色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发展城市群主要以县域为主,这个政策导向非常清晰,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一定不会是单一的发展。正和团队前期规划设计时关键研究产业支撑,小城镇形成产业分工和功能配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位非常重要,不能同质化,应该是差异化发展。

拿贵州来说,扶贫战略也对贵州城镇产生直接影响,国家要投入很大资金,而小城市和小城镇是扶贫最重要的一个平台。贵州地区面临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从现在开始,就需要调整现有的城市内部结构,增加产业功能,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规划要顺势而为,顺市场之势而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加快“十三五”期间发展特色镇要求的重要举措,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动经济社会转型,提高小城镇的经济活力的重要内容;三是推动全国城镇化进程,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小城镇人口吸纳能力的重要内容;四是深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支撑能力的重要抓手。

正和恒基之作-六枝特区岩脚镇高桥村区域总体景观风貌改造

正和恒基率先参与了各地的“特色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请重点介绍下在贵司在贵州六枝特色城镇的建设中做的贡献及项目经验?

李杰(正和恒基生态环境治理规划设计院设计总监):正和作为中国特色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先行者,凭借开阔的国际视野、高水平的技术能力以及成熟的操作经验以及上市资本优势为行业所熟知。对于此次召开的“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的建设我们参与了城市形象规划及众多精品项目的设计、建设与运营,并且参与了郎岱镇作为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的立项、申报。

正和恒基在六枝累计投资完成的5亿左右的项目建设,对六枝主城区和落别,郎岱,岩脚等乡镇的产业建设,基础设施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与运营,推动了整个六枝城区的城市建设。

首先,我们对郎岱镇乃至六枝特区的产业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六枝特区以传统生产性农业为主要产业,产业升级后以升级双产业为核心,即“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的双核产业。

在产业导入方面,正和恒基深挖六枝文化特色,规划和建设了一系列的文旅产品,如浪哨缘婚纱摄影基地,夜郎百草园等大型文旅产品,以六枝文化为特色,突出产业导入,有力的带动了六枝特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正和恒基之作-六枝特区落别乡浪哨缘婚纱摄影基地

我们大力推动六枝特区美丽乡村建设,抓住六枝特区山地特色和民俗风情,正和恒基参与了山泉湿地等项目,有力的带动了民宿,创客产业园,特色商品转型等商业产品,形成了旅游+农业,旅游+产业园的商业模式;

本次小城镇大会重点考察观摩的几个精品项目中,正和参与建设了包括:浪哨缘婚纱摄影基地、郎岱镇文峰广场、夜郎百草园在内的众多项目。

正和恒基之作-六枝特区落别乡湿地公园

本次全国特色小城镇第一次评选,正和助力六枝特区郎岱镇顺利入选,那么郎岱这个特色小城镇的“特色”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

李杰:郎岱镇的特色小镇发展架构是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集聚结构,形成了“产业自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产业集群。具体来说,郎岱镇的“特”就是山地特色、创新机制、创新产业、文化旅游和智慧化引擎的五大ip导入。

山地特色方面,一心、一带、三区。“一心”指郎岱镇区,是带动郎岱镇镇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一带”指依托水黄公路,贯通镇域、带动镇域内大多数村整体发展的经济发展带;“三区”是指在一心、一带的带动下,结合镇域各区资源条件,在镇域内形成“西部生态农业种植和煤炭开采经济区”、“东部生态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经济区”、“中部生态农业种、养殖、观光旅游和煤炭开采经济区”三大特色经济区。

创新机制方面,郎岱镇按照建设“小城镇群”的理念发展,以郎岱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村庄,以市场为主导,在产业上形成优势互补,在业态上以郎岱镇为核心不断完善城镇功能,集聚人流、物流、财流,形成小城镇群组团式发展,最后形成整区推进的目的。此外,通过全面实施“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等模式,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和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激发农村资源活力,引导农民通过技术、资源、资金等方式入股,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资源。创新产业方面,郎岱镇以“休闲农业+文化旅游”双产业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特色。依托良好的地理条件,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以全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同时,深挖当地特色文化,以中草药文化为核心,建成了10公顷的夜郎百草园,融文化旅游、农业观光、特色民宿和特色农产品商卖等产业于一体,真正做到了从“生产性农业—经济农产品发展”、“制造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升级。

正和恒基之作-贵州省郎岱镇东山百草园

文化旅游方面,郎岱镇做到了从单一的景点式旅游到体验式旅游再到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三步跨越,发展以双核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即山地特色加夜郎文化的模式。集中打造了郎岱古镇、牂牁江风景名胜区、夜郎百草园等文化旅游产品,开创了郎岱镇文化体验式旅游的新模式。

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正和恒基是行业领先的水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成立近二十年,上市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并成功申报多个国家级科研实验室。下设北京正和恒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范围涵盖水环境综合治理、智慧型功能湿地、海绵城市、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大型展览展会开发建设、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客户提供“技术+工程+产品+运营”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壹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环境工程专项资质、河湖整治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城乡规划编制等资质,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积累,公司规划设计建设了大批精品项目包括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江苏丹阳练湖湿地、贵州小城镇建设、山西孝义胜溪湖城市湿地、迁西滦水湾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