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抱团兴产业 共拓脱贫路

7月20日上午,在兴业县山心镇良星村村外的荒山之中,记者看到一个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大型养猪场的建设正接近尾声。这个占地面积80亩、投资1300多万元的养猪场,承载着山心镇8个贫困村共4806名贫困户的脱贫希望。

项目资金由这些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发展资金以参股方式“聚合”而成。养猪场项目依托当地大型养殖企业温氏集团,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由公司担保,入股贫困户因此实现稳定收益。

据山心镇镇长周杰介绍,养猪场将于近日投入使用,预计年出栏生猪约3万头,每个贫困村集体每年可获分红3-5万元,每个贫困群众每年可获分红约480元。

当前,在地方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下,兴业县越来越多的贫困村、贫困户将扶贫资金、土地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村民合作社平台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发展扶贫产业,抱团脱贫。

兴业县共有92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5万多人。据悉,该县今年计划整合资金1亿元用于扶贫产业发展,具体分配到每个贫困村约20-30万元,每个贫困人口1000-2300元。

“这笔钱零散分配到村和个人,数额单薄,很难成事,但全村甚至全镇合在一起,就是一笔能做产业项目的大钱。”兴业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宫经理说。

这种抱团式脱贫有一举两得之效:一方面通过“合资”破解了扶贫项目发展的资金难题,另一方面跟企业、基地合作化解了扶贫项目的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正如山心镇良星村委会主任徐永元所说:“有大企业做担保,入股养猪场项目‘旱涝保收’,所有村民都很放心。”

兴业发达的现代农业为这种抱团脱贫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身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该县培育发展了1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如今,抱团式扶贫产业发展在兴业各地“风起云涌”。到今年4月,全县92个贫困村已全部成立了村民合作社,用于开展对外产业合作。第一批集体种养产业项目已经有23个正在实施,第二批14个生猪养殖产业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

在“米粉之乡”蒲塘镇,10个贫困村汇集扶贫产业资金1025万元,租下了镇里一个废弃学校,正在打造一个大型米粉加工厂,预计年产米粉超5万吨,利润超过千万元。

在城隍镇,马庄村、龙潭村、莫村3个贫困村合资244万余元,联合打造一个大型低架网床集中养殖小区。预计项目建成后各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20万元,每个贫困群众年增收近500元。

“这轮扶贫产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在全县打造100个扶贫产业示范点,推动每个贫困群众增收千元,实现万户贫困户脱贫。”兴业县委书记陆金学说。

与此同时,上亿元扶贫资金的有效整合和投入,对全县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力,产业结构有望借此重新布局调整。因此,在扶贫产业规划上,该县围绕优质富硒水稻、养猪、养鸡、马铃薯、食用菌、大米(米粉)加工等主导产业,引导各镇村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构建“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