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金城江有色金属产业驶入“绿”轨

图为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内青山环抱、绿树萦绕的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锑厂。

每天上午7点,家住河池城区城西路的覃春准时来到西环路三巷路口,等候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五吉公司)的进厂大巴赴工厂上班。大巴经过40多分钟的行驶,覃春和同事们到达了位于金城江区五圩镇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内的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锑厂,工人们一天的工作由此开始。

作为五吉公司一名“元老级”工人,覃春和家住河池城区的同事们从2010年就开始了这样的“出城”工作模式。

这还得从2009年底五吉公司的一个举措说起。

身为金城江区有色金属行业老大哥,早在2009年底,五吉公司率先响应河池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关闭了开办17年的五吉公司吉腰冶炼厂。同年,公司投资8485万元在金城江工业集中区进行年产15kt锑生产线及其配套系统技改项目,将公司熔炼工序搬迁到工业集中区内;同时,投资800余万元对吉腰冶炼厂原址进行环境治理,恢复当地生态。

“冶炼厂片区山头寸草不生,农民种植的庄稼和蔬菜都死掉。工厂生产的时候,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开窗,粉尘和废气污染几乎令人窒息。”回忆起10多年前老街社区吉腰村一带冶炼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陈大伯至今记忆深刻。如今,陈大伯指着远处的一个山头,欣慰地对记者说,山上那些绿油油的小树,都是关闭冶炼厂后长起来的。

从2010年五吉公司吉腰冶炼系统关闭“出城”,到“扎根”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已有6年时间。五吉公司技术发展部韩经理介绍说,公司“出城入园”既是响应各级政府的号召,也是公司发展绿色工业的需要。近5年来,为推进绿色工业发展,公司累计投资1.15亿元,分别进行了渣场改造、清污分离、污水处理、烟气治理、尾矿干堆等项目技改,现在的厂区作业环境得到改善,废水尾气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五吉公司向绿色发展转型,成为金城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2012年初,受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影响,金城江区工业经济持续下行,发展形势异常严峻,特别是占工业主导地位的有色金属行业更是遭遇了毁灭式的打击。

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成为金城江区面临的棘手难题。

秉承“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科学发展,后发展不能后科学发展,欠发达不能欠科学发展;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要重生态、重长远、重民生”的理念,金城江区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时排查各企业存在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关闭了18家规模、工艺和环境等不达标冶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行业兼并重组。

同时,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府关于《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的战略发展规划,先后制定了《广西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规划》《河池市金城江区实施自治区工业跨越发展“1131工程”行动计划》,明确工业发展重点方向和重点培育企业,积极推进河池中心城区及周边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建材等企业搬迁入园整合重组及技术改造升级,促进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已有河池市生富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鑫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分别入驻河池市大任产业园和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建设。据统计,2010年至2015年,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7.68亿元,实现税收2.47亿元。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深入实施,金城江有色金属产业逐步驶入“绿”轨。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精深加工,发展高新产业,延长产业链,以河池市大任产业园和金城江工业集中区为依托,打造以铅锑“采-选-冶-深加工”为基础框架的产业链。提升现有铅锑冶炼技术,引进锑深加工工艺、铅酸蓄电池制造和回收工艺;铅加工重点发展铅酸蓄电池及配套隔板和槽盖,构建“铅锑-铅酸蓄电池-回收、拆解-再生铅”的闭路循环等。

“十三五”时期,金城江区将推动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做大做强,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将通过整合扩大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规模,动静产业的“补链企业”导入,重点打造三大企业集团:以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整合广西华锡集团驻河池企业形成的采选冶加一体化的国有企业集团;以河池市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为主体,整合其他民营企业组成的采选冶加一体化的民营企业集团;以河池市富源废渣再生利用金属有限公司为主体,引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组成的静脉产业集团,形成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良性互动、整体同生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