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盐田区港口物流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为加快推进盐田区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打造盐田港物流产业核心增值模式,提升港口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物流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意见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盐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按以港强区、区港联动的原则,结合盐田区港口物流业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一五”港口物流业发展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港口物流业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港口竞争力持续增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仓储业快速发展,较好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发展系列目标,港口物流业对辖区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

1.港口竞争力进一步强化。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泊位建设任务,集装箱专用泊位达到16个。国际航线网络进一步完善,2010年底,集装箱班轮航线数达到104条,超过“十一五”规划预期的100条。其中欧美航线达到60-70条,新兴的东南亚航线达到14条,覆盖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的目标地区。港区岸吊操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平均岸吊操作效率稳定保持在35吊次/小时以上,达到业界领先水平。2010年,盐田港区连续第6年荣获“中国港口前十强集装箱码头”称号。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调整运营策略、广开货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2005年的766万标箱增长到2010年的1013.4万标箱,达到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8.1%,涨幅明显高于邻近地区港口(香港12%、广州港11.9%),成功经受了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严峻考验。

2.港口疏港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作为深圳市“七横”、“十三纵”干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盐田段工程”建设完成,与惠盐高速、梧桐山隧道、盐坝高速、盐排高速等共同构成便捷快速的疏港路网体系。海铁联运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平盐铁路已经开通了昆明、重庆、武汉、长沙、株洲、韶关、南昌等11条重点线路的班列,班列可保证中途不停站。其中醴陵、昆明、韶关、常平等4条线主要班列,年吞吐量在2007-2009年间增加了十余倍。

3.重点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完成盐田港三期扩建工程、盐田港普洛斯国际物流园(一期)、瑞源冷库仓储项目和保惠物流出口监管仓(一期)等项目。盐田西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盐田现代产业服务中心和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投入运营,区港联动运行顺畅,已有5个项目共28.6万平方米仓库建成投产,实现进出口总额 28.35亿美元,税收总额37.53亿元,物流增加值16356.9万元。

4.交通运输仓储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72.1亿元,对辖区GDP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建成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储配送基地,仓储面积达到98.3万平方米,其中保税仓库仓储面积26.5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面积39.7万平方米。2010年,盐田临港仓储物流企业出口总额由“十五”期末的28.64亿美元增至4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9.1%。陆路运输业进一步发展,2010年底,在盐田区注册的拖车企业达789家,车辆约12000台,承担了盐田港86%以上的集装箱陆路接驳运输任务,为盐田港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十一五”期间,盐田区港口物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强两弱”(港区强,产业配套弱、基础设施弱)的格局仍没得到根本改变。主要体现在:一是港口物流业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仓储运输业层面,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等产业高端价值链缺失。二是港区及后方陆域空间狭小,土地资源匮乏,配套设施薄弱,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制约。三是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拥有各自的政策、监管制度和上层管理机构,缺乏整体协调运作,政策优势和产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拖车行业主体多、规模小,处于港口集装箱运输物流链条末端,行业恶性竞争,存在不稳定因素。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未来集装箱出口标箱量难以持续大幅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整体趋于波动中逐步复苏、调整回升,国内出口贸易难以像过去几十年那样高速增长。珠三角产业转型转移带来的腹地“窄化”,周边过于密集的港口同质化竞争,以及长三角等港口群的区域化竞争,对盐田港区的发展形成挑战。未来几年内,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将处于平稳增长期或徘徊期,做强港口物流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