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连镇诀:全面谋求后千亿三水的新阵势

从优势互补招商协同起步,向聚集要素做强竞争力进发——

连镇诀:后千亿三水的新阵势

开年以来,跨镇合作成为三水的热词。

在开放引领的时代大潮中,镇街如何跳出一域,谋求更大发展?

佛山已有探索,改革创新先锋南海、顺德以片区思维将镇街资源“握指成拳”,形成区级发展平台;而被赋予佛山经济新增长极重任的三水区,跳出一域谋发展的“春芽”也已破土而生。

3月28日,广东柏华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易开盖项目签约落户白坭镇水都对接区。两周前,白坭镇与西南街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全区首个跨镇开发园区,柏华为双方合作扩容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的首个进驻项目。

如此积极主动的探索,源于三水对自身清醒的认知。地处珠三角湾区腹地的三水,东接南海、广州、深圳,可承接创新资源梯度转移;南携高明,可打造西江经济走廊;西连肇庆,可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新一轮区域竞争里,三水优势不小,不足也明显。工业园区分散、镇街空间发展冒出了紧凑苗头,如果不“跨”不“合”,如何在风起云涌的粤港澳大湾区舞台上谋得一席之地?

在2月召开的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黄福洪要求三水“打出一个拳头”。此次由镇街单打独斗变成抱团作战的探索,突破了以往以镇街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发展格局,以集中资源优势为导向,是三水区镇发展思维和路径的一次重要转型。

园区平台的连镇探索

3月13日,西南街道办主任黎达贤和白坭镇镇长何海虹共同签订《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对接协作开发框架协议》(下称“协议”),白坭镇将划出3000亩用地,打造水都基地对接区,双方将牵手打造三水首个跨镇开发园区。

“对接区”这一概念是双方合作的基础。除了发展同一主题产业,双方将在对接区进行合作,实现连片、连体的发展。对接区内,双方首先实现控规(包括道路、市政设施等)的无缝对接。对接区运作最关键的是,双方建立部分土地调整制度,对权属双方相邻交错、不利于规模化建设的土地,按规划地块“以小让大”或有利于整体开发的原则进行等面积调整,调整给对方的土地由对方支配使用。进而,按照调整后权属界线各自建设、管理。在招商上,统一宣传招商,项目用地报批、出让、规划建设和企业服务(如安监、劳动、环保等社会事务管理)按属地各自负责。在合作层面上,两个镇街将成立由规划、国土、经科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设立定期沟通联络机制,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地。

“对接区处于双方交界地带,土地交错。按以往以行政疆域划分权责的思路,难以实现连片开发利用。这次合作制定了合理调整土地机制,使土地成为可以连片利用区域,支撑水都基地扩容。”水都基地一位负责人说。

纵观以往跨越行政区域的合作,谁拥有(土地)、谁建设、谁收益(税收)往往是合作的“痛点”,账不明晰,“亲兄弟”合作也难有实质性进展。

此次西南、白坭合作,最大的支撑在于互相补偿机制。“通过土地调整,行政界限有变化,但国土面积不变。”三水区经科局局长叶信标说。例如,一个占地100亩的项目,双方各需供地70亩和30亩,按照合理调地的原则,供地量大的一方在对接区内补偿另一方30亩地,并约定建设、税收分成等。这样一来,高效利用了边界土地,也不会因为一方没有100亩连片土地而丢掉这一项目。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服务和管理仍是归属地,但在资源共享上则实现了“一门式”,如集中供热供气、员工享受公租房和生活娱乐配套设施等。

就在西南与白坭签订合作协议之时,三水另一个产业重镇乐平镇的党政领导也来到南海狮山,倡议双方进行产业合作、融合发展的对接研究。双方的对接由“一把手”带队,就佛山高新区北园(三水)与南园(南海)全产业链整体规划和产业资源、科技创新平台、资本平台和人才团队资源四个共享平台等进行了磋商。

与此同时,乐平镇、云东海街道、芦苞镇也在谋划三镇街合作,三个镇街是全区先进产业、创新人才、文化旅游的聚集地,各自优势资源突出,互补性强,在加快“城产人文”融合发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做强实体经济、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等方面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纵观三个合作,无不是以产业合作与协同为目标。其中西南与白坭的合作着眼于园区共同开发,另两个合作着眼于资源共享和招商协作。

强链补链的森林效应

西南、白坭刚刚签订合作协议,就迎来了第一个项目。广东柏华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易开盖项目于3月28日签约。柏华包装主营铝质易开盖制造,是加多宝、王老吉、椰树、雀巢、红牛等多个知名饮料品牌的供应商。柏华的进驻,将丰富水都饮料基地食品饮料行业的产业链。

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的水都基地。

项目快速落地的背后是三水等不起、慢不得的产业发展需要。

佛山镇街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新世纪以来,三水以镇街为主导,依托广阔发展空间,承接市内和国内产业转移大潮,建立起以乐平工业园区、水都基地和大塘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园区体系。镇街主导的优势在于行政疆域独立,自主发展意识强、执行力强,因此,乐平、水都基地在十年内高速崛起。

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如今园区面临的招商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区间,产业项目的资本、技术、人才“密度”更高,对承载载体的要求已从相对单一的土地、厂房向城市综合配套、产业链条协同转变,产业、城市、人三类要素的综合要求更高,而这往往是镇街这一行政层级难以满足的。

显而易见,白坭“对接区”之于西南水都基地的意义,不仅仅是园区承载力扩容,更是强链补链的产业升级之路。

作为三水优势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水都基地亩产创税达120万元。但去年以来,受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消费者习惯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水都基地工业总产值虽然增长8.2%,企业创税却同比下降了15.5%。随着落户企业增多,增加园区储备用地,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成为当务之急。

“水都基地到了强链补链、扩容提质的关键节点。”叶信标认为,水都往南向白坭拓展,同时也让水都基地的园区服务辐射到白坭镇,最大限度发挥园区功能。

这并非水都基地第一次扩容。2014年,三水区就将最北侧的南山镇工业园区定位为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北园,两年多来,一批项目已在北园落户。

如果把西南与白坭的产业合作视为大树衍生为森林的话,那么乐平镇与云东海街道的合作,则是合力“种大树”。经过五年建设,三水新城已具雏形,其城市中心宜居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和轨道交通枢纽效应,将为三水尤其是乐平镇补上城市的短板。云东海发力建设科创小镇,努力引入高端科技平台、建设区级人才公寓等配套和服务,正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冲刺工业千亿大镇的乐平所急需的。

“在迈向集约型发展的当前,跨镇产业协作,是重新构造产业链形成价值链的过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这样评价。

要素集聚的片区格局

三水跨镇合作发轫于产业合作与协同,但显然不能止步于产业谋发展。

“特色小镇将成为水都基地跨镇开发的催化剂。”区委常委、西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廖流波表示,在水都基地,西南街道将规划建设“水韵小镇”,以水都基地水产业为核心,规划8.6平方公里,打造融健康智造、工业旅游、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小镇。水韵小镇将进一步完善园区所需的生活商业配套、人才公寓等。

白坭镇委书记林建新则透露,白坭今年推动西江古镇建设,以白坭旧城区为“一心”,向水都基地延伸新城市文化轴,布局展示、科研、销售等载体,作为城产人融合的核心节点。

而乐平镇与狮山相邻的区域,则规划建设面积约6.6平方公里的创智小镇,小镇将以汽车产业园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源动力,依托美丽乡村打造优美环境,着力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成为珠西岸智造示范园区、创新创业人才聚集高地、法治和谐绿色生态小镇。

谋划与乐平合作的云东海街道,则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科创小镇。小镇以高校科研平台、高端人才集聚、产业创新基地为特色形态,着力打造集高技术企业孵化、产业科技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集聚、高技术产业发展辐射于一体的小镇。

再向北,即便地理位置与中心城区相对较远的大塘工业园区,也在探索城产融合与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大塘的新镇区和美妆小镇的建设已经起步,三水区更是以大塘镇为北部中心镇,加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大塘倾斜。

三水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规划)南部规划直属局局长高康认为,跨镇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功能,从工业园区进阶为工业片区,从而有效提升该产业载体的竞争力。同时,从城产人融合发展的角度看,也将有力加速三水的城市化进程,为全区集聚人气、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增添源头活水。

放眼市内,这种集合镇街资源建设更高产业平台的思路在南海、顺德已有实践。如顺德深化三大片区发展机制,在顺德高新区所在的西南片区成立发展建设管委会,首次设立区级工作组振兴西南片区龙头容桂街道的产业发展。

一位熟悉园区运作的政情观察人士表示,三水水都基地的合作从土地这一根本问题入手,理顺了界线、投入、收益的问题,跨镇形成整体园区。就园区运作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统一管理和服务等层面,三水都还有较大的扩展和提升空间,进一步打破镇街的管理藩篱,让企业认准园区一个管家。

林江表示,如今已不可能仅就产业载体谈产业发展,否则只会继续面临只见工厂不见城市的尴尬局面。他提醒说,无论是跨镇合作还是融合发展,必须有城市、公共服务等要素的支撑,否则合作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三水的跨镇合作、融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先,城市公共服务延伸为后继,只有继续推动这一过程,让要素之间充分互动起来,才能达到城产人1+1+1>3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