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火炬区“六大保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今年初,火炬区人才总量突破10万人,其中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超过70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人,“万人计划”人才4人,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3个,引进留学归国人员累计近500人。建立起满足火炬区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火炬区已经成为中山市人才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地区。

人才专项资金6年投入超亿元

6年前,火炬区就在全市镇区中率先发布《火炬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和培养紧缺适用人才的实施方案》,持续加大人才投入,累计投入人才专项资金已超过1亿元。

要在新一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抢抓机遇,作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员之一的火炬区,其破解瓶颈、补齐短板的任务尤为迫切。《火炬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和培养紧缺适用人才的实施方案》政策执行5年有余,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较快,一些目标业已完成,有些内容也已经跟不上时代需求。

今年3月28日,《关于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意见》发布,简称“人才18条”,将人才工作支持力度推向高度。对标“人才18条”内容,火炬开发区对原有的人才政策进行了调整,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计划实施“中山火炬人才计划”,通过6大保障、26条具体措施,从与人才创新创业息息相关方面入手,全面支持人才来火炬区创新创业。

在人才创业保障方面,根据《意见》,该区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可享受市区最高4000万元支持;新认定的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可获得500万元、100万元支持;火炬区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可享受市区合计100万元、40万元支持。

在创业启动支持方面,留学人才创业最高可享受市、区合计2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国内人才创业可享受区最高50万元孵化资金扶持。此外,该区还设立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孵化平台建设。

高层次人才补贴按国家标准1:1配套

近年来,火炬区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在补贴政策上以“大手笔”进行配套。其中,符合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条件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等领军人才,最高可按国家、省经费给予1:1、1:0.8配套。

在站博士后人员,2年可获得6万元的生活补贴,对出站留在火炬区或来火炬区创新创业的博士后,给予总额不少于20万元市政府特殊津贴及购房补助。对企业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其中本科生12000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市区合计最高40800元生活补贴。在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划分A、B、C三个类别,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补贴。

此外,技能人才激励计划也同步推进。对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区内企业或自主培养引进的企业,每培养或引进一名技能人才可享受最高市、区合计3000元补贴,职业技能晋升者可享受最高市区合计5500元补贴,新设的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可享受市、区合计50万元、15万元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人才经费安排总原则“不设上限”,并设立“慧眼识才奖”,鼓励人才中介组织、猎头机构等举荐人才,给予举荐者最高20万元补贴。其中,成功引进1个由第一、二层次人才领衔团队或A类机构的,给予举荐者最高30万元补贴。

通过上述举措,火炬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省市创新科研团队达到40家,国家“千人计划”20人,“万人计划”“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20人,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总数量超过200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达到200名,国家、省、市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达到200家以上,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达30家以上,科技服务业机构总量达到30家以上,为建设全国领先高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