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珠海打破制约 大手笔引进高层次人才

如今,全国各个城市都在“争夺”人才。珠海除了城市环境、产业平台优势,还出台系列人才政策,实现人才的“孔雀珠海飞”。据介绍,从2014年至今,珠海全市人才工作预算累计投入15.5亿元,较前四年增长近15倍。这些高层次人才,又促进了与产业良性互动。

“时差还没有倒好,已经成为珠海人”

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珠海市人才引进核准办法》,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人才流动的障碍,将原有的干部、工人引进等政策和渠道进行整合并拓宽,对划定的“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高水平”等10类人才,采取“直接核准”方式办理引进手续。即使不符合直接核准条件,但确属企业急需业务骨干的,也可以通过“联席会议审定”方式给予引进。

羊城晚报了解到,在该办法出台之前,在珠海市层面,人才引进政策有6项,包括毕业生接收报到、市外干部调动、技术工人招调、积分入户、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留学回国人员。但这些政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很多企业和个人反映引进、入户难。

新办法实施后最大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引进程序。过去通过技术工人招调、积分入户渠道的时间长达2-6个月。新办法减少了办理引进手续的前置条件。在引进时间上,一般不超过1周。有的引进人才最快三天便办理好相关手续,他打趣说:“时差还没有倒好,已经成为珠海人了。”

羊城晚报昨日从珠海人社局获得最新数据。目前,已有29690余人提出网上申请,截至9月30日,已14607名各类人才通过审核成功落户珠海,引进人数同比增长超过50%。

“人才工作预算四年增长15倍”

早在2013年10月,珠海市颁布实施《珠海经济特区人才开发促进条例》,这成为了全国首部人才地方立法。随后,珠海引进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系列政策多达20多项。

珠海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至2017年,珠海全市人才工作预算累计投入15.5亿元,较前四年增长近15倍,兑现各项人才待遇超过13亿元。

截至2017年8月,珠海引进诺贝尔奖得主2名、发达国家院士5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人,入选珠江人才计划、省特支计划5人;累计引进或推荐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5名;接收留学回国人员累计近7000人;选拔珠海市高层次人才416名、珠海市青年优秀人才1044名;累计引进博士1300名、硕士14600余名;入选省创新创业团队5个、省领军人才存量达到12名;建设博士后工作站52家、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78名;新增院士培养对象2名,在珠海工作的院士、院士培养对象累计达20名。上述的数据,在省内均排在前列。

“人才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珠海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也促进了珠海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珠海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3D打印技术等重点发展行业领域,“组团式”引进海内外发展高端人才项目,推动重点产业创新突破、优化升级、聚集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如在人工智能领域,珠海引进的崔岩博士创立了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推高至国家战略层面。今年6月1日,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合作项目签约,合作设立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亚洲第一家分支机构——珠海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研究院。

羊城晚报了解到,珠海接下来还将加快推进出台系列人才新政。《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正在起草制定中,有望实现珠海人才政策6年3次“升级换代”。

据介绍,珠海还将深入开发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至2021年,拟引进150名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来珠海创新创业,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达1200名,在珠海留学归国人数达到10000人。同时争取5年内,择优支持1000名产业青年优秀人才,新增博士后100名,博士500名、硕士10000名、本科毕业生40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