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助产业和城市升级融入滨海湾新区建设

作为传统的东莞产业重镇,虎门镇过去几年在面对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特殊历史阶段,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指引,致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融入滨海湾新区建设,部署打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统筹等“三大会战”,做强服装服饰、电子信息、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四大产业”,推动产业振兴,推动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

东莞虎门镇提出坚持产业立镇,强化创新驱动,实施产业、科技、金融、城市融合发展战略,部署实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金融培育、品质城市、善治虎门、基层党建六大工程,致力抓产业、强创新、优治理、复文脉、惠民生、提效能,探索以新路径替代旧路径、以新动力替代旧动力、以新结构新空间替代旧结构旧空间,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子。

抓产业

四大产业发展强经济动能

近年来,虎门镇一直在苦练内功,加快产业振兴,在推动“四大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虎门镇实现新旧动力转换。当前,虎门“四大产业”发展呈现喜人的态势。

服装服饰产业是虎门镇特色产业之一,经过数年转型提升,呈现出磅礴的发展态势。虎门镇现有服装服饰生产加工企业2200多家,配套企业1000多家,40多个专业市场,年产值超400亿元、年销售额超800亿元,在全国服装产业集群中具备相当的规模优势。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虎门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评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尤其是随着投资约70亿的中国电子东莞产业园5个子项目的陆续建设投产,虎门的电子信息业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撑。

其中,虎门线缆已经成为虎门镇比肩服装产业的另一个具有全国行业标杆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虎门镇委书记叶孔新介绍,截至2016年,该镇信息传输线缆产业及其上下游企业312家,工业总产值169亿元,涌现出万泰、联升、长联、杰思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约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3;约占东莞市信息传输线缆产业总产值的25%。

位于虎门的东莞市冠标电工机械有限公司,其生产的拉丝机,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高端汽车品牌等领域。据行业内不完全统计,全球三分之一的苹果、三星手机,90%的华为、OPPO手机的电子线生产设备都来源于冠标生产的拉丝机。广泛的应用,也为冠标的市场开拓取得先机,目前该公司每年超过30%的优质产品均出口海外。

商贸流通业发达,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虎门镇每年商贸流通总额超过700亿元。2016年,虎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13亿元,增长8.4%。2017年前三季度,虎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7亿元,增长9.5%,保持了良好态势。

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虎门风景名胜、人文史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虎门正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三融合,推进“近代史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

虎门镇依托以鸦片战争遗址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以服装产业所带动的商贸旅游资源,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当前,虎门镇正在对镇内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争取把数以万计的游客从“过境游”变为“过夜游”,将人流转化为推动商贸业发展的客流。

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方面,虎门也独具特色。虎门镇共有6个市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20亿元,目前,中国电子东莞产业园、农副产品仓储物流项目、康源电子增资扩产、名店国际综合物流项目(一期)等4个项目已投产运营。另外,虎门镇还有以纯集团总部、宏业货柜码头迁建等2个项目。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投产,将为虎门的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动能。

虎门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镇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发展指引,确定“产业立镇、创新驱动”战略方向,着力构建以机器人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服装服饰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商贸流通业、文化旅游业为主体,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提升城市品质。

强创新

刷新“颜值”提升城市品质

虎门镇产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品质也得到不少的提升,尤其是以万科、万达等开发商的进驻,城市综合体不断涌现,城市面貌更新速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虎门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13个片区控规和“三旧”改造专项规划颁布实施。

在《规划》中,虎门镇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聚焦绿色低碳、智慧创新、幸福宜居等关键词。作为东莞市副中心,虎门将打造成东莞市西南片城镇集合体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一定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服装业商贸中心,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规划》中的虎门镇将形成“依山傍水、七片区;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虎门将着力完善城市格局,以滨海湾新区建设为契机提升城市品质。”虎门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镇依托虎门高铁站、穗莞深城轨站场、万科云广场、富民服装商务中心等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

推动虎门CBD(中央商务区)建设,打造集创新孵化、商业金融、企业总部、会展贸易、创意展示、行政办公、酒店公寓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做强以虎门CBD和虎门服装城为核心、约10平方公里的中心商贸区。

虎门镇正在谋划推动高铁虎门站TOD综合开发,并成立高铁虎门站TOD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主动配合东实集团实施TOD开发建设,前瞻谋划产城融合发展举措,将高铁虎门站TOD项目打造成为虎门乃至东莞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枢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根据规划,依托高铁站,虎门城市面貌较为薄弱的白沙区域将建起一个高效集聚的TOD新城。虎门镇已经出台了《虎门高铁站一级开发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草案》,并经虎门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虎门高铁站TOD新城建设即将启动。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这种开发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交通对城市资源的引流作用。

观察人士指出,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高铁TOD新城的开发建设将会重塑虎门城市格局。五条轨道交通“汇”一镇的庞大动能,将带动虎门城市升级步入快车道。

虎门高铁站是广深港客运专线在东莞设置的唯一高铁站,也是广深港客运专线、地铁2号线、穗莞深城际线的交通换乘站点,是东莞市域综合交通网络中的三个综合枢纽站之一,已成东莞重要的对外客运枢纽,其作为东莞深度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同时,虎门着力打造两个魅力小城。根据东莞市准备出台的魅力小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将万科云广场、万达广场区域,行政小区区域纳入魅力小城创建试点。计划将万科云广场这一科创综合体和万达广场这一商业综合体,配合研发、金融业态和周边环境提升,打造“产城人”融合示范区。计划将行政小区区域及虎门公园,打造为集行政服务、会展、教育文化、公园休闲等融为一体的公共服务示范区。

此外,虎门镇建设滨海大道、长堤路、外环岛路,配合建设环莞快速虎门段,完善框架道路。推动虎门大道东、连升北路等道路建设,以及太新路、建设路等道路改造升级,促进各个区域之间互联互通、无缝连接,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

优治理

环境整治攻坚护“生态”

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快马加鞭。近年来,虎门镇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致力于城市和产业升级,发展文化生态旅游,通过打好水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让水更清、城更美。

地处珠江口东岸的虎门,主要内河涌有24条,分布在不同社区,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点源大量增加,水质问题也受到了考验。当前,虎门镇内部分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黑臭现象,市民对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诉求和愿望非常强烈。

为此,虎门镇启动水环境治理行动,根据计划,虎门将对污染特别严重、社会关注度高、环境危害风险特别大的污染源和内河涌,对截污基础差、管网不完善、布设不合理的居民聚居点和社区,结合河涌治理和水质考核目标,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规划管网路由,争取在2018年前实现主要区域管网基本建成、基本解决污水直排河涌问题等。

同时,虎门还将通过内河涌整治和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截污次支管网及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下大力气治理水污染问题,力争经过几年时间全面消除内河涌黑臭现象。

具体实施路径来看,在内河涌整治方面,虎门将按照“先截污,后清淤,再修复”的工作思路,落实“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今年完成白坑排洪渠、官涌、龙眼新涌的内河涌整治,2018-2020年完成江门涌、怀大河、大沙河、广济河的内河涌污染整治,近期基本消除黑臭现象,2020年达到V类水质目标要求。

官涌河位于虎门博涌社区,是东引运河城区段上游的一条主要内河涌,目前水质类别为劣五类。根据东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官涌河水消除黑臭,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020年底,官涌河水体生态系统基本恢复,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

目前,虎门镇请中国环境科学院完成了官涌河的“一河一策”的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接下来,将通过引进杨志峰院士团队,充分利用新生物技术治理黑臭水体和重建河涌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河涌的自净能力。

大沙河下游整治工程是虎门镇治理水环境阶段性成果之一。大沙河是虎门镇拥有怀大河等多条小型水系和支流的主要排洪河道,从北往南贯穿怀德、龙眼、北栅、大宁、小捷滘等多个社区,水质不佳,居民对此意见较大。

为此,虎门镇积极协调行动,出台治理措施。大沙河下游排涝整治工程早前已基本完工,经过治理后,大沙河金宁桥至东引运河口段虎门单侧和长德路桥至金宁桥河段进行了河道清淤扩宽,并进行U型预应力板桩护脚、岸坡植草、砼栏杆等方面的整治,大沙河完成整治工作将进一步改善大沙河下游河道状况,提高河涌的防洪排洪能力,以改善水质。

水环境提升是虎门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缩影。近年来,围绕建设生态虎门,营造和美宜居环境,让市民有了更强的获得感。

威远岛是当地得天独厚的一个生态资源,为利用好这一优质资源,虎门政府拟打造一个新的具有海岛特色的休闲旅游景点,不仅修建了便民通行的环岛路,还通过大力建设岛上各类生态项目与周边的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黄唇鱼保护基地和虎门大桥等形成了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

虎门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城市发展将保护“依山傍水”的总体山水格局,重点保护北部、东北部大岭山森林公园、铜鼓岭和坳垅山作天然生态屏障;西部、南部有珠江与对岸相隔,构成城市的“依山、抱水”整体山水格局。

复文脉

修缮遗迹延续城市记忆

处于珠江口东岸的虎门,因人文荟萃和风雨际会的近代史而闻名于世。深厚的人文底蕴,赋予了虎门人众多文艺创作的题材和空间。

近年来,虎门不管在文艺精品打造与群众文化创作方面,均能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然后创作出立足虎门本土,贴近时代发展的好作品,政府则在致力于文脉的修护。

虎门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民族复兴之路的起点,有林则徐销烟旧址、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鸦片战争遗址以及海战博物馆。虎门也是东莞市文化高地,名人众多,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进一步提升了虎门的城市底蕴。

除了上述历史遗迹外,虎门还有很多极富历史文化气息的标志性建筑,以逆水流龟村堡为例,就是虎门军事文化历史最为悠久的明证。

逆水流龟村堡位于虎门白沙社区,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为虎门白沙人郑瑜所建的一个具有军事作用的堡垒。郑瑜是明末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古为四品官)。村堡呈正方形、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889平方米,边长为83米。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护寨墙。村堡布局取形于龟,因北面有溪水迎面而来,故称逆水流龟。村堡四周是18米宽的护村人工河,因四周环水,故人们又称该村堡为白沙水围村。

2016年,虎门镇政府就投入了700多万元,首次对逆水流龟村堡进行大规模的修缮。“虎门镇委、镇政府致力于复兴历史文脉,延续虎门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的决策与举措。现在我们启动逆水流龟村堡的修缮和蒋光鼐博物馆的建设,目的就是让虎门的重要文物和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虎门镇宣传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将加大历史文物保护力度,保护好贝丘遗址、逆水流龟村堡、宗祠、名人故居、历史街区等。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游、古迹游、工业游。

2017年9月15日,蒋光鼐博物馆正式奠基,蒋光鼐故居保护力度再度提升。该博物馆占地面积12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52平方米,设计上采用近代岭南建筑风格,延续蒋光鼐故居的建筑风貌,正门设于建筑北面,直通蒋光鼐故居原有的绿化庭院,与故居无缝衔接,融古祠、故居、博物馆为一体。

建成后的博物馆将由两层半地面建筑和半层地下建筑构成,包括陈列厅、多功能展厅、库房、办公室等。蒋光鼐博物馆的主体工程预计明年竣工。届时,蒋光鼐故居、博物馆及光鲁亭、三台山将形成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停车场、游玩路线、周边景点也在加快建设中。

依海为邻的虎门,渔民文化是一个鲜明的地域特色,从2011年休渔期开始,虎门镇启动“新湾疍家文化保育与传承”项目,并每年举办“渔民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该项目以活动为载体,从最初挖掘、传承和发展疍家文化,到如今的古物搜集、建疍家文化展示馆、录制渔歌等,项目形式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得到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