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迈向制造业创新服务中心 信息行业突破

it企业云集,云计算、大数据企业超过30家,信息服务企业把工业云产品和佛山陶瓷机械结合; 引进国家航天航空技术,解决行业技术难题……当佛山吹响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号角,禅城生产性服务业渐成大势——迈向制造业创新服务中心,这是“强中心”必须肩负的期待与担当。

孕育生产性服务业生态

数据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普遍都在70%以上。相比雄厚的制造实力,佛山生产性服务业的形势不容乐观:2015年,佛山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约1060亿元,约占服务业比重的3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约15个百分点。

当佛山制造向产业链高端拓展、朝智能制造迈进,“谁为佛山制造服务”的命题亟待解答。面向佛山乃至珠三角庞大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禅城区也致力于培育生产性服务业。过去几年,中国航天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两个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以及智能、节能领域的尖兵已经在禅城落户。

一批产业发展载体相继涌现,佛山“互联网+”创意创新产业园南北两园,分别在石湾西片区、禅西新城奠基; 华南创谷则构建“创业+资本+科技”的生态圈。这些正是佛山产业转型升级中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的重大平台。

从人才到平台,再到资本,一个渐趋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态圈呼之欲出。当“创客之城”遭遇佛山制造巨大的转型服务诉求,生产性服务业已然成为禅城区创新、创业的支撑点之一。禅城区委全会也提出,要依托核心载体,打造大金融产业、科技产业、电商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或为突破口

打造大数据平台,是禅城转型升级的一个主线和重要支撑。由此衍生的信息服务,或可成为禅城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众多突破口中的一个。

“我们今年拿出价值千万元的云券免费提供给佛山企业试用。”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新勇说。这家创办于禅城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00多项,服务的客户很多都是全国知名运营商。今年慷慨地向佛山企业发出了“大礼包”。

睿江云的服务远不止如此,他们将工业云产品和佛山陶瓷机械结合,已经研发出完整的产品。陶瓷机械维护再也不用维修员到现场管理,远程端就可以解决。

陶瓷家居业是禅城的支柱产业,产品在拍摄图册上从样品制造、生产动辄就要上百万元。而位于禅城泛家居电商园内的帝尚视觉广告设计公司却轻易解决了该问题。他们利用3d建模技术搭建场景,只要几万元。

事实上,沿禅西大道和季华路一带,绵延近6公里,已形成了一条活跃的“华南信息产业带”,聚集了佛山新媒体产业园、华南创谷、广东化工电子交易中心等多个新业态主题园区。根据不完全统计,禅城区已集聚 it 企业超过2000家,物联网企业超过200家,云计算、大数据及相关企业超过30家。这些信息类服务企业正在为禅城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努力成为“最强大脑”

作为智慧密集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研发平台的支撑。

“我们带着全国最顶尖的航天航空技术来,希望帮助企业找到需求,一起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广东神州航天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焦峰说。

航天研究院是禅城区政府去年引进的重点项目。焦峰说,国家航天科技院本身有几万个专利。而研究院本身立足佛山,面向范珠三角,依托航天在装备制造和工业信息化等方面的优势,就是希望把航天高新技术融入到佛山现有的制造业产业链中,以提升制造业信息化。

“我们已经和陶瓷业、纺织业、食药业等方面找到了结合点。”焦峰介绍,他们在佛山纺织企业调研中发现,现在用的仍然是日本50年前的印染技术,企业急需改变工艺。双方一拍即合。在陶瓷装备方面,也已和一鼎科技联合成立了职能陶瓷装备中心,解决产品色差智能化检验等4个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传统产业发展的痛点。

焦峰说,接下来,研究院会根据佛山当地资源情况,开展技术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等,还会联合企业,利用航天优势,孵化一些项目和子公司。

类似的公共研发平台,如今在禅城遍地开花。仅华南创谷一地,各类研究机构已达18家。通过引智创新,禅城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努力成为制造业的“最强大脑”。

短评

服务制造,

禅城如何精准发力?

高端制造的“欧风美雨”一再证明,只有世界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才可以支撑世界级的制造业。

然而,佛山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却与制造的光辉相形见绌。数据的弱势,映照于现实,就是科技服务、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育滞后,成为佛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关键短板。

佛山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心城区,禅城最有基础,也最有动力:一方面禅城服务业比重在五区中最高,去年达到54.1%,比全市高出1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禅城城市化水平五区最好,对于吸引服务型人才,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先天优势。

优势不必然转化为胜势。相比广深,禅城在人才、资本等生产性服务业关键要素的竞争中,尚未彰显自身鲜明特色;比照市内,顺德产业底蕴深厚,广东工业设计城等平台渐成气候;南海金融服务一马当先,千灯湖金融高新区终成大材。相形之下,禅城的风该往哪里吹?

根植于佛山制造的深厚土壤,禅城发力生产性服务业,既应当与兄弟形成合力,更亟待找准属于自己的风口一跃而起。

禅城生产性服务业的江湖地位,在于如何打破地域之限、行政壁垒,以开放合作的大胸怀、大视野、大格局,推进关键要素跨区域流动;禅城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如何精准发力,于纷纷扰扰里,贯穿一条主线,提炼自身特色与“撒手锏”。

拥抱大数据,禅城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乃至支撑全区转型升级的主线渐明。但作为初生的产业,大数据的发掘、汇聚、应用仍待突破。贵州等地的经验和教训已然表明,一个大数据产业背后隐含多少生态构建之功、制度设计之智、监管拨正之责。禅城的求索,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