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三周年,片区举行“前海改革开放再出发——新平台、新标杆、新作为”系列活动主活动。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说,三年来,片区以开放倒逼改革创新,经济总量迈上千亿能级并持续跃升。
数据显示,2017年,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2030亿元,同比增长43.4%,比2015年翻了一番;完成税收344.98亿元,同比增长28.2%;实际利用外资44.48亿美元,约占深圳全市61%。
“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片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2%,税收收入增长3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片区成为国内发展最快、效益最好、质量最高的代表性区域之一,‘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凸显。”田夫说。
当天,片区14家单位入选第二批制度创新基地、中心及实验室。由华为、腾讯等7家单位发起成立的“前海改革创新技术联盟”,以及前海国税、地税局打造的“前海蛇口自贸区税收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同时揭牌。前海管理局还与香港品质保证局签署了《深港绿色金融合作备忘录》。
改革:133项制度创新为全国首创或领先
三年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全面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显著优化,特别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逐步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深度融合、有效满足企业需求的规则和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片区累计推出358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9项、占全部52项的17.3%,在全省复制推广62项、占全部102项的60.8%,在全市复制推广79项。
其中,近六成金融开放创新改革,四成左右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法治创新改革,三成多投资便利化改革、事中事后监管改革,以及1/4贸易便利化改革、人才管理改革都是全国首创或领先,使得片区初步形成了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和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前海的天然基因,前海发挥自贸片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叠加优势,全面推动创新格局成型,特别是“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升级版等标志性、突破性改革成果为全国全省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产生重大影响,充分彰显了“制度创新策源地”和“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引领了新一轮产业变革。
数据显示,目前,前海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比已达到95%,特别是累计注册金融类企业6万家,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相关服务机构5万余家,成为全国最大的新金融、类金融机构集聚地。例如全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前海微众银行,累计发放“微粒贷”1.3亿笔1.1万亿元,笔均贷款仅8000多元,对全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开放:平均每天有约7家港企落户前海
三年来,片区还全面扩大开放步伐,战略能级显著跃升。特别是在对香港开放方面,以深化深港产业合作、通关合作、金融合作、法治合作、人才合作等为重点,双方合作更紧密和务实。
截至今年3月底,前海已累计注册港企8031家,注册资本8937.26亿元,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约7家港企落户,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等标志性港企均汇聚于此。仅今年一季度,注册港企就实现增加值占片区的20.8%,纳税占23.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30.17%,实际利用港资占86.63%,港企作为前海经济支柱的作用持续凸显。
对内地开放方面,片区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制定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在创新金融、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和新示范。目前,已与四川、重庆、陕西等9个自贸区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深入开展制度创新、“一带一路”等合作,前海对内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对世界开放方面,则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目前,片区已探索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推动“中国深圳”和“中国前海”船籍港获批设立;成功引入哈罗公学,与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片区支持招商局集团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布局51个港口,初步建成覆盖全球战略要冲的港口网络。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在片区投资设立281家企业,注册资本116.28亿元;前海企业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设立企业(机构)41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22亿美元。
123下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