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广州各区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正式出炉

天河、越秀、黄埔三区始终处于第一梯队,下半年各区竞争将趋激烈

近日,广州市各区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各区经济情况有什么新变化?新快报梳理数据后发现,总体变化还真不小。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以及上半年GDP排名前三仍是天河区、越秀区和黄埔区,三区的生产总值占全市的51.11%。而今年第二季度GDP排名与第一季度GDP排名相比,只有天河区、南沙区和从化区三个城区位置没有变动,其余城区排名均发生变化。

第一梯队中越秀区黄埔区差距缩小

此前,天河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上半年该区GDP达1930.76亿元,增长9.6%,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而且保持高速增长。

天河区商务金融局介绍,该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产业高端化格局已经成型——今年上半年,天河区新增企业2.7万家,其中新增科技类企业7759家,相当于三家企业就有一家是高科技企业。

越秀区以1567.78亿元的成绩排名第二,黄埔区紧随其后,以1557.29亿元排名第三。

越秀区副区长陈伶俐在一次金融专题交流会上致辞时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区金融业主引擎作用凸显,占全市近1/2。新引进金融及类金融机构83家,同比增长130.56%,总数达到389家,较上年末增长27.12%。

越秀区以金融业“力保”排名第二位不失,黄埔区则主攻大项目落地,今年黄埔区新项目已入统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今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陆续推出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4个“黄金10条”,针对高端人才、知识产权的两个“美玉10条”以及风投10条,面向全球高端发展要素发出“集结令”,大力引进高端产业项目,这些政策正逐步发挥“虹吸效应”。

海珠番禺发力 单季度GDP反超白云

在今年一季度的排名中,白云区“异军突起”,超越番禺区和海珠区上升至第四位,而且与海珠区拉开近百亿元的差距。第二季度,海珠区和番禺区发力追赶,番禺区GDP达489.32亿元,排名第四;海珠区也有431.38亿元,排名第五;白云区则略有放缓,单季度GDP372亿元,低于第一季度的水平,排名第六。

根据番禺区官网信息,该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工业、服务业、财税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商业较快增长,消费增长基本平稳,投资增速回升至两位数。

白云区则在全面推动重点项目攻城拔寨大作战助力下,基础设施投资达57.23亿元,增长了71.8%。分产业看,白云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高达631.57亿元,增长8.2%,仍是白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区增长的贡献率达87.3%,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

绝大多数区上半年GDP排名没改变

而上半年GDP排名与第一季度排名相比,只有排名第四、第五位的白云区和番禺区位置互换,其余均没有变化。但各区差距已经缩小,可以看出下半年竞争更加激烈。

其中,越秀区与黄埔区经济总量从第一季度相差过百亿元缩减至10.49亿元,表明在GDP亚军争夺中,这两个区互为强劲对手。

在第一季度排名中第四、第五位的白云区和番禺区,GDP总量只相差18.63亿元。而在上半年总量中,番禺区迎头赶上,以98.69亿元的差距力压白云区,升至第四位。

增速方面,相比第一季度,南沙区和增城区上半年的增速都有所下降。南沙区下降1.1个百分点,为11.5%,增城区下降1.3个百分点,为8.2%。其他各区增速变化不大。其中,天河、越秀、花都、从化四区今年上半年增速与第一季度持平,黄埔、番禺、海珠三区略有下降,白云、荔湾两区略有上升。

点评

大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链经济效应值得期待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广州引进富士康、思科智慧城、GE生物、百济神州等项目,一方面可以帮助整个城市引进先进的知识产权、专利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广州未来战略价值发展。当然前提是这些先进企业尽快形成生产力、在广州投产,这样就会具有标杆作用,吸引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这是值得期待的。这也考验各区的政策助推力度,如果助推得当,该区的经济将会获得长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