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宝安四大方向拓展智能制造产业

>

宝安从事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企业约有60家。图为展会中的一家宝安企业展示孩童陪伴机器人。南方日报记者何俊摄

■延伸阅读

9月21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印发了《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行动》指出,到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海外专利占比超过10%。

与国家战略同步,宝安也紧锣密鼓地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近日,宝安区公开征求《宝安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骨干(培育)企业认定办法》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培育和认定一批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骨干(培育)企业,以更好地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和典型示范作用。

宝安的智能制造产业占据深圳“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目前有近700家智能穿戴企业,其中有300多家在宝安,占全市的47%;有从事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企业约60家,其中年产值过亿的超过7家。随着大族激光智能产业制造基地等项目的落户及广东智能制造示范区的不断完善,宝安还将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力。

南方日报记者崔洁

现状

老牌企业不断升级新兴力量持续进入

目前宝安区参与到智能硬件产业链的企业有超过300家,每周仍有2家至3家转型或新成立企业投身到智能硬件产品的开发应用与产品生产。

从智能腕带到智能脚环,从智能手表到智能眼镜,从智能跑鞋到智能外套……近两年来,智能穿戴设备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国内外科技龙头企业已全面聚焦智能硬件设备行业发展。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智能硬件的销量较2014年实现了成倍增长,未来行业市场将迎来爆炸性的发展。

与此同时,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行业也迅猛发展。从2013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规模每年成倍增长。

宝安敏锐地抓住这个产业机遇。宝安区科技创新局数据显示,目前宝安区参与到智能硬件产业链的企业有超过300家,直接从事智能硬件设备生产的企业约有100家,每周仍有2家至3家转型或新成立企业投身到智能硬件产品的开发应用与产品生产,生产的终端设备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手镯、智能眼镜、智能电子血压计等,产值占到深圳该行业40%以上。代表性的企业有位于石岩街道的奋达科技。奋达可以提供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软件到云服务等一体化的服务,其生产的智能手环有监测睡眠等9个功能,已经开始量产,并收购欧朋达布局移动智能终端金属外观件产业。三诺电子、哈波智能、扬瑞科技等企业也是行内优秀企业。

宝安从事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企业约有60家,企业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工业机械手臂、自动化生产成套设备、自动搬运设备以及相关功能部件等,其中机器人(含自动化设备)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有20家,中源科技、劲拓、创世纪、吉阳自动化、鼎泰数控、深科达、日东电子7家企业年产值超过亿元。

除了这些老牌的企业外,新的产业力量也正在逐步形成。

首当要就是位于福永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基地由福园二路、福洲大道、宝安大道、凤塘大道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878.52公顷,汇集了艾默生网络能源、大族激光、伟创力、理光高科技、日立金融设备系统等一批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有年产值过亿企业90家,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是宝安乃至深圳智能制造产业最集中的区域。2015年10月,该区域获评“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预计2017年产值将超过千亿元。

另一重大项目就是宝安与大族激光携手共建百亿级激光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今年6月30日,宝安区与大族激光签订协议,双方将联手培育和发展以机器人、智能装备、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重点优势产业,共建百亿级激光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打造全球激光产业高地。

问题

企业规模较小核心技术缺失

智能穿戴行业,宝安在基础软硬件产品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传感器操作系统、语音交互技术、体感交互技术等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较大差距。

虽然企业数量多,产值也已具备一定规模,但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宝安现有的智能制造行业却大多规模较小,行业聚集度不高,核心技术也较为缺失。

“从全区情况来看,智能穿戴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且大部分以为产品方案贴牌代工为主。”宝安区科创局负责人表示。哈波智能科技公司负责人也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刚刚起步,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开发,产品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希望宝安进一步鼓励此类产品的技术开发,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引导企业对品牌的培育。”

记者了解到,宝安智能穿戴行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智能穿戴行业涉及面广,大到主芯片和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小到芯片的底层开发和数据采集算法,都需要研发团队倾力解决。但宝安研发团队的知识结构流于表面,缺乏纵深探索的能力,导致产品功能相对齐全但是缺乏特色。此外,宝安的智能穿戴产品多是从国外智能穿戴产品获得灵感与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功具有明显的模仿色彩,甚至不少山寨企业产品经过简单改造就推向市场,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产品竞争力降低。

智能穿戴行业的产业链涉及了传感器、电池、触控模组等核心元件以及其他塑胶、天线、连接器等非核心元件。宝安在基础软硬件产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非核心的元器件基本上可以在宝安找到相关企业生产,如通信模组、天线、模具、塑胶等,供应企业不仅数量多,供应品类齐全,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是在传感器操作系统、语音交互技术、体感交互技术等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差距。

中小型企业居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宝安智能穿戴行业的发展。在原材料、零部件采购方面,中小型企业多采取多次少批量进货方式,相比之下,大企业有更多讨价还价的能力;囿于自身规模,宝安大多数中小型智能穿戴企业对于代工厂的选择缺乏主动权,几乎没有机会与大企业合作;在市场营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大型的营销网络和科学适用的营销技能,加大了单位产品的营销成本,难以实现营销规模经济;中小型企业往往还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降低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企业规模小,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少也意味着企业没有适合长期发展的人才储备计划。

与智能穿戴行业类似,宝安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也缺乏规模体量较大的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集聚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行动

四大方向发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宝安将推动区内可穿戴行业的进一步集聚,把可穿戴设备企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服务企业、共性服务平台整合到专业创新园区内。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宝安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区内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通过行业联盟深化产业合作。宝安区已分别成立了智能穿戴行业协会和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两大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邀请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参与,通过行业联盟促进两个高新技术行业拓宽发展思维,深化产业合作。

开展技术攻关,着力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两大产业企业的科研活动加强引导,支持可穿戴设备、机器人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产业技术攻关项目,参与制定或制定技术标准,提升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

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可穿戴设备、机器人行业集聚的新型创新园区。借助民营园区资源逐步建设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与云计算、机器人行业专业性载体,突出引导产业上下游企业与资源在园区中的集聚发展。

加强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引进。重点支持区内现有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可穿戴设备、机器人行业企业加快发展,在细分市场上培育出领先企业;重视对关键技术项目与企业的引进,引入行业重点企业,逐步壮大行业优势群体。

未来,宝安还将推动区内可穿戴行业的进一步集聚,把可穿戴设备企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服务企业、共性服务平台整合到专业创新园区内,打造上下游企业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引导企业开放合作,推动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推进相关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引导企业立足产品功能特色发展,引导企业进入细分市场,在产品设计上实现时尚、轻便、智能、服务、个性化,加强具有自身特色的功能设计研发,撬动细分市场客户群的消费需求;加快推动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的完善优化,可穿戴设备更大的市场前景主要来源于服务使用可穿戴设备用户的大数据及应用软件行业,重点推进可穿戴设备数据使用的模式创新和技术整合,逐步培育医疗、教育、安防、社交等方面的数据服务平台方面的企业群。

智能装备领域,宝安将加大力度支持智能装备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创新,引导企业避开国际巨头已占据的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重点放在本土特色产业需求的方案解决,引进或培育行业龙头;推动企业加强与深圳本地具有工业机器人专业优势的高校院所深化合作,快速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和院校资源的成果转化问题;借助宝安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众多的基础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产业化,通过采取技改补贴、实施科技应用示范、开展产品推介等方式,加快推进机器人生产企业与传统生产型企业对接,大力提高传统生产型企业自动化程度,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机器人企业开拓本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