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创客经济驱动广东未来 双创助推产业升级

创客创新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原来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创客”一词开始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围绕“创”字的空间和平台上,商人和政治家们都在寻找传统经济发展外的新商机。

当国内首个被人熟知的创客文化推动者潘昊2008年来到深圳时,他其实只想好好为创客们服务,但后来这股创业热潮,把柴火空间的炉膛烧得亮堂。从2012年左右开始,以市场为原始驱动力的广东,掀起了一股创业、创客风,创新谷、柴火空间、HAX孵化基地等众创平台大量涌现,但当时,信息仅局限于创业者本身。

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之后,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就曾分析称,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新高潮的到来,不排除创业潮的出现。当时,中国很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和高端人士已经纷纷自主创业,中国也要建立创新型的国家,需要更多人去创业。

时间来到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时,诱变了蕴藏在广深创业者们身上的基因。从去年年底开始至今,以广深为代表的岭南地区,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到目前为止不下三四百家。

与之相应,各种创业扶持政策从今年3月始倾囊而出,进一步催生了双创氛围的繁荣。正在深圳举行的高交会上,主题被定为“创新创业,跨界融合”,还首次设立了创客展区。

在众创空间林立的背后,资源紧缺与人才的竞争则更加激烈。“很多创业者本身不赚钱,在前期也比较困难,只能靠师兄师姐进行中转”,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表示担忧,他希望政府能够建立更多公益性的创业载体,帮创业者起步过渡。

目前,除了广深地区,包括珠三角及粤东、粤西等地的经济发展和创业氛围仍有较大的想象空间。目前,为解决人才、技术缺口问题,已有东莞的创业者开始向深圳等周边城市“借”创始人。不难想象,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地方人才政策的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的创业人才在各地市流动,双创也将提供更多的纽带,将岭南热土连成一片。

启蒙

因创客“攒”起来的商机

四年前,当世界创客教父MitchAltman来到深圳寻找创客空间时,潘昊对这个词语的积累还很有限。潘昊,矽递科技有限公司CEO,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作为国内“创客”一词传播的发起人,他没有预料到创客、创业潮今日的火爆程度。

毕业一年后,潘昊先后在英特尔和北京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在一次展览上,他首次接触到Arduino平台,并被深深吸引。这是一个集合了硬件、软件及相应开发解决方案的社区平台,也是全球最为活跃的创客开元电子原型开发地。

作为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大学时潘昊就时常参加电子竞赛,却常常遇到有设计图没硬件支持的困境。一般说来,大公司不屑于为个体生产单个硬件,而自己焊接又费时费力。他想,如果能有一个作坊为这些小批量生产的创客们提供便利的话,市场的空白或许可以得到补充。

商机就是这么“攒”起来的。

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无疑是电子元器件的世界天堂。一个华强北,能解决几乎所有硬件制造者对于元器件的所有需求。潘昊创建的矽递科技,就是围绕全球创客而形成的开源硬件制造公司。在当时,国内对于创客及社区的概念仍很模糊。2011年,潘昊决定干一件事———成立柴火创客空间,推动创客文化的普及。

谁也说不好,从创客到创业的嬗变,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形成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市场的力量为广东的创客们提供了最为原始的驱动力。

2012年3月,称得上全球最“硬”的孵化器HAX也注意到了深圳,并正式入驻华强北。该孵化器从全世界各地招募硬件创造者后,集中在深圳进行111天的孵化,每年两期项目。曾作为代表团队之一被选中入驻HAX的宋云磊告诉南都记者,入孵标准非常高,而且将国外的项目孵化培训、经验及众筹等概念引入国内,背靠华强北又能提供强大的元器件供应,成为助推硬件创业者的风潮。不过,毕竟HAX只是少数,而且每年能入孵的国内团队只有几个。

转型

传统制造业拥抱双创

2013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上,主持学习的习近平将“课堂”从中南海搬到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创业园区、中国科技“第一村”———中关村,将“创新驱动”提到了战略高度。

而在这之前,广州和深圳早期的创业和创客者们,已经在身体力行创业创新。从2012年开始,在上海新车间、柴火创客空间等围绕“创”字的空间和平台上,商人和政治家们都在寻找传统经济发展外的新商机。

2015年11月6日,在东莞元创动力产业园里,张洪生忙碌着筹备正要举行的会议———互联网+东莞制造转型升级高峰会暨广东工业创新联盟启动仪式。这个创新联盟,是在创业热潮起来之前成立的一个组织,现将打造一个集创客孵化、产业加速、投融资、上市培育为一体的互联网+服务综合体,张洪生担任联盟资源总监。

在一个多月前,张洪生忙着接待了世界创客教父Mitch访问团来中国,并先后到莞深港及北京、上海等地交流,也时常到清华大学等高校和各地创客基地拜访。作为曾经的传统工厂经营者,他对传统制造业的困局感同身受。“这年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好多工厂都倒闭了,我们希望结合学校、联合工厂做产学研,让工厂联盟和创客相结合,培育出一些好的创业、创客项目,再引导他们做好市场。”

创客与生产的结合已有案例。今年4月24日揭牌成立的深圳宝安大公坊创客基地,配备了品牌策划、工程设计、3D打样、小批量生产等专业团队,旨在帮助创业者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创意到产品的零距离”。CEO丁春发本人也是国内工业设计供应链领域的“资深创客”。

在这里,来自温州的创客林圣玉对智能家居情有独钟,多年来申请了五六十个智能家居方面的专利。但作为一个创客,很多专利无法进行量产。借助大公坊基地的产业链和辅导计划,许多原来停留在纸上的想法慢慢变成了可行性高的产品,并被专业从事智能电器产品研发和销售的一家公司看中。这家公司原本的产品线已经有些老化,产品也缺乏核心技术和专利,急需转型升级。

企业对于创客的需求,不仅是新的产品和想法和产生,他们也同样期待创客们带来的整合创新能力,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华为待了13年的郑国新出来创业了,他将VR技术与儿童玩具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款“儿童自媒体”产品“娃娃亲亲”。这款产品采取TOC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帮传统玩具厂商实现转型升级。

创客们带来的这股新风,对于急需转型升级的企业来说是及时雨。除了外部的力量,如今大批传统加工型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不仅大力鼓励员工创新,甚至在企业内部也设立不同的创新空间。比如,深圳三诺集团推出“创意+、创客+、创想+”3+计划,发起成立“珊瑚群创新加速器”,并联合京东、腾讯等企业,整合资源提供更多创业支持。

生长

众创空间遍地开花

双创风潮鼓起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抱着热情和想法来到广东,一个个围绕创业创客者们的服务机构或基地也应运而生。“在深圳,10个人中可能9个都是创业的,连送个盒饭都是,真是不提创业不像深圳人。”这不仅是一个段子。

继深圳柴火空间之后,广州较早的创业咖啡馆是2012年创办的“创新谷”。去年下半年开始,广州的孵化器发展迎来井喷,创客街、YOU+社区、一起开工、中大创新谷、黑马、伯乐咖啡……从每天0.4元的座位费,到每月1500元的格子间,近30家众创空间涌现。据广州青年创业中心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广州的众创空间已达170多处。

深圳则率先提出“创客之城”的口号。副市长张虎在“国际创客周”上透露,深圳的创客达1万多人。官方数据显示,深圳能为创客提供软硬件服务的创客机构有40来家,集中从事创客活动且有规模的有30多家。事实上,多位众创空间负责人估计,目前为止全深圳类似的机构不下200家左右。

除了广深,珠三角其余地市的众创空间也正在蓬勃发展。东莞,深圳的后花园,从今年年初开始各镇街众创空间涌现,已有至少十几家较为有规模的孵化基地。

广东创业工场正在布局珠三角连锁综合孵化圈,在多地设立孵化器。10月30日,中山孵化器启用;11月12日,南海孵化器启用……根据计划,今年底整个孵化平台将吸收有效项目1000个,孵化落地项目250个。

珠海不甘其后,越来越多市场化运营的孵化平台涌现;江门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到去年为止已孵化了60多个创业项目,其中科技型企业超过90%.

更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广东,将出现一个超级国际创客中心。今年6月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放出风声,首个省级国际创客中心———广东国际创客中心将由广州番禺与广东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拟设“创客发掘工程”、“创客苗圃工程”、“成果转化加速器工程”和“互联网+工程”的线上线下一体的创客生态四大体系,形成引领全省创新潮流、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客模式。

保障

众创空间收获政策支持

2013年11月,在2013年创客汇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上,习近平向活动组委会发去了贺电。他表示,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双创”风靡岭南大地,从省里到各地市的资金和政策也紧锣密鼓地出台。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推出一系列降低创业门槛、激励创业的优惠措施。今年至2018年,省财政将安排25亿元用于创业补贴。

在此纲领性的文件下,5月,东莞出台“引导民营资本发展实体经济30条”,明确提出对“众创空间”建设设立补助资金。

一个月后,《深圳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正式出炉,宣布设立2亿元的“创客专项资金”。

此外,广州也将在年内出台“创客”相关政策,规范“创客空间”的运作,同时提供相关补贴,使其更好地为创客服务。

然而,市场的真正完善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创业氛围政策不均衡,珠三角的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刚刚过去的“双创周”上,一位在众创空间有着多年经验的人士表示担忧:“现在空间是多了,可是创业者却不够了。”

以东莞为例,各大镇街都开始建立众创空间,当空间在选项目时,项目也在选空间。即便在富有生意头脑的粤东地区,关于民间众创空间方面的消息也还是很难发现。至于粤西地区,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还集中在传统行业的竞争中。

另一问题是,随着大量政策补助和人才补贴的出台,目前的众创空间五花八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众创空间遍地开花,却没有一个政府单位能说得清这到底归谁统一管理,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机构。而众创空间为了活下去,除了申请政府的补贴外,基本都要收取工位费用来保持运转,也因此催生了一些靠吃政府补贴和收工位费的“二房东”。

另一方面,很多孵化器以为创业者提供工作卡位为生,但初创者项目本身不赚钱,除了申请相应的政府补贴外,很多还要靠家庭投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建议,政府应该加强投入或支持带有公益性的创业平台的建设,免费向初来乍到者开放。中科创客学院首批孵化项目最近顺利毕业,樊建平很高兴,担忧也相伴而生,“申请的人数太多,但地方也很小,我们放不下。”

创业者越来越多,我们的城市是否提供了足够多的载体和起步的资源?这正是樊建平所担忧的。

创客进程表

2010

深圳第一家创客空间柴火创客空间成立。

2012

3月,全球最“硬”的孵化器HAX正式入驻深圳华强北。这一年开始,以市场为原始驱动力,广东省掀起了一股创业、创客风。

2012-2015

众创空间在珠三角遍地开花。

2014-2015

珠三角开始打造全方位连锁综合孵化圈。

2015

7月,广东宣布国际创客中心将落户广州,这是国内首个省级国际创客中心。

11月,广东工业创新联盟启用,致力于结合产学研,连接创客和工厂,实现创业创新的产业对接。

观察

推广复制“深圳经验”鼓励省内资源“互挖”

竞争,无处不在,即便是在广深这样充满创新基因的地方,近年来也有不少项目流向北京、上海等地。

在广东省,深圳有着强大的高新技术发展投入和产出,围绕这些产业发展的创客创业者们也分享到改革的一杯羹。但樊建平看到的是,要想发展全省的创新能力,需引入区域协同的概念。“为什么深圳不能被明确定义为广东省的创新中心,经验不可以在全省推广复制?为什么我们的项目没有流向粤东、粤西?不是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么?”

作为智囊团,樊建平所在的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也到省内各地走访调研过。“很多领导还停留在谈招商、招学、招研的层面上,对所谓的高新技术发展还没有太大的概念,虽然早就说要向深圳学习,但实际上思维上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在他看来,要真正激发一个地方的创新活力,并不是招几家企业就能完事儿的,而是要从经济政策、人才策略上进行综合配套发展、共建基地,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政府的创新管理水平提升。

“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企业家是市场里最重要的玩家。”樊建平说,深圳市的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的不强势,让企业获得了轻松发展的环境,也让企业家们享受着较高的精神待遇。然而在广东很多其他地方,以政府思维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存在。

在未来,樊建平表示需要坚定不移地确定深圳在广东省科技创新的地位,同时深圳也有义务辐射其他地区。简单说来,“如果粤东、粤西等地区要来挖项目或共建生产基地,深圳也不要关上门”。

总策划:曹轲任天阳

总统筹:陈文定王海军

执行统筹:王莹刘丽君王卫国编辑统筹: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