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引进海归人才 广东光明新区有“大总管”

7月初,(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光明新区管委会与央企招商蛇口签订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当天举行了光明新区留创园二期揭牌仪式。对于这一喜讯,光明新区留创园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向荣博士甚为高兴,期待已久的留创园扩容计划终于有实质性的进展。

不断引进高质量的海归创业人才立足光明、在光明创业,是张向荣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人才引进的同时,不断的强化服务意识、完善留创园各项服务功能,是张向荣的核心工作。在留创园工作的众多博士们,亲切地称他为“大总管”,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热心的张向荣。

留创园已经成为光明新区高端人才创业的摇篮,是光明新区布局新兴产业、培育本土高端产业的基地。张向荣博士作为“大总管”,从园区成立之初便参与其中,见证新区立足区域优势,发展高端制造、打造创新型魅力之区的实力。在张向荣的眼中,光明新区有望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一颗明珠,有效承接深圳高新园的产业转移,成为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地。

实现“创业千人计划”“孔雀团队”突破

今年5月,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及创业人才项目入选人员名单对外公布,绚图新材科技公司创始人、海归博士林海晖成功入选。同时,林海晖博士也是光明新区留创园诞生的第二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他的研发团队也是光明新区首个本土诞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团队”。

作为光明新区留创园最早引进的一位海归创业人才,林海晖谈起在光明创业的经历,总是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张向荣。林海晖与光明新区结缘于2013年12月的第15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留交会”)。他的新材料项目成为该届留交会的十大重点项目。为了吸引这个优势项目落户,张向荣亲自开车载林海晖到光明参观考察。最终,林海晖对光明新区优质的创业环境、周到的落户服务、雄厚的产业基础十分满意。创业近4年,林海晖博士非常庆幸在光明落户,留创园的工作人员一路陪伴其创业团队共同成长,为其提供了很好的研发创新环境和各类专业服务。

光明新区孜孜不倦地做好企业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打造创新创业的沃土,是新区企业高速发展的强大后盾。“要做就做全世界最新的”。正是秉持这样的信念,林海晖带着仅有的12人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首创的全球首支全固型零VOC自分散水性铝颜料,采用独特的复合超薄包覆技术。目前技术已经出口欧美,并且获得国际同业龙头及标杆性用户的认可。

绚图新材科技水性技术平台于2015年12月获选深圳市2015年投资推广重大项目(高端研发类);2016年5月获选人社部全国66个优秀海归创业项目;8月,由林海晖领头的复合导电颗粒项目获选2016年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团队(新材料类);12月,林海晖获得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同样被光明新区吸引的,还有美国马里兰大学材料系博士李灏。2011年4月,他回国创办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压力触控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设计。2015年5月,第十一批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名单出炉,李灏博士成为新区留创园诞生的首个本土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他创办的企业作为新区留创园的在园孵化项目,也是张向荣重点关注的创业项目,如今经过几年的培育,即将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

从“千里马”到“伯乐”

吸引人才必须要有识才的“伯乐”,留住人才在光明创业,必须了解海归人才的实际需求,懂得归国创业人才的“痛点”。张向荣博士在新区就是一名引才“伯乐”,而其本身也是光明新区公开选调入选的高端人才。

谈起与光明新区的结缘,回溯到2012年的一次公开选调。当年8月份,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面向全市公开选调一名部门负责人——深圳市光明新区投资推广中心主任,即负责全区的投资推广工作和留创园的招商引资工作。报名条件极为严格,全市最终仅有两名人员符合条件,而最后入选的则是张向荣。

应聘这个岗位,对于张向荣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是自身兴趣所在。大学和硕士研究生期间,他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与力学,博士读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毕业后,张向荣先后在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许可审查中心工作至高级工程师。看到这个公开选调机会,他主动报名,凭借优越的综合条件和优秀的英语能力脱颖而出。

对于这个岗位,张向荣有自己的判断。5年前的光明,高科技产业还不发达,而光明新区留创园是光明新区管理委员会落实国家留学政策而投资设立的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基地,旨在吸纳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到新区创业发展。这个园区当时还未对外运营,正处在招商中,可谓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困难重重,善于接受挑战的张向荣,视其为展示自己才能的绝佳机会,以往接触到的众多留学生渠道可有效充分利用。

2013年11月,留创园开园。张向荣来不及多考虑,就投入到制定招商引资、海外推介工作计划,制定留创园招商管理办法等具体的工作中。

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善于利用互联网工具,建立起了线上引智渠道,积极与海外留学人员沟通交流,邀请其回国视察创业。在线下,张向荣同新区其他部门一同参与深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和“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同时,与近50个国内外华人华侨、留学生组织(如全英学联、剑桥学联、北大汇丰、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深圳海归协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覆盖美、日、德、法、英等主要发达国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引资到选资,经过实践的摸索,留创园在项目引进上有了准确的定位,即围绕新区打造高端制造业中心的需求,引进并孵化高端制造业的项目。

如今开园近4年,已成功入驻34家科技初创企业,项目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穿戴、文化创意等领域,团队成员留学欧美、日本、澳洲等国家;已培育出首家实现量产的毕业企业,并有多家企业进入中试阶段;已成功吸纳7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

目前,园区共有43名留学创业人才,超过95%的人具有长期在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或长期在国外一流科研机构的工作经验。入园企业的员工总数为304人。学历程度普遍较高:博士学历者42人、硕士学历者66人、本科学历者120人;按从业类型来看,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以高端技术型人才为主。

为入驻企业量身定制“服务”

光明新区留创园内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被透明玻璃一分为二,里间的桌子上摆放着各色实验仪器以及用瓶子装起的成品半成品,“像这个,一克比黄金还贵。”深圳粤网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明东拿起手上一个贴了“复合材料”标签的小瓶子展示。

为了服务好企业,张向荣带领团队从软件着手,不断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园内引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办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同时和50多家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合作举办各类路演,还设置有配备精良的大型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户外沙龙区等硬件设施,入驻企业可享受“一站式”的人才、产业和投融资支持服务。

为帮助归国人员顺利创业,张向荣参与制定了《光明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暂行办法》,入园项目孵化期定为3年,第一年由园区提供免费的办公及研发用房,房租由政府补贴;第二年及第三年成长期内收取30%的租金,其余70%由政府补贴;入驻园区的留学人员企业可优先享受新区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对于特别优秀的非留学创业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研究相应扶持政策。

为了凸显园区创新服务,张博士主动争取市级各类资源向光明倾斜,比如与深圳科技图书馆联网,建立公共研发数据库,在园可以检索Elsevier、SCI等近百种国外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科技期刊等几十种国内科技类、经济类期刊,以及标准、专利等科技文献;与国内一流高校及社会科研、检测机构取得联系,为园区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咨询、检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困难。

此外,为了提升留创园的服务层次,张向荣还积极和新区人力资源局沟通,在园内配备精良的视频会议室、创业咖啡吧、企业展示栏等硬件设施。企业足不出户可开展国内外商务交流活动;与多家行业协会、科技服务机构合作,协助对接行业上下游资源,并定期开展各类创业相关的讲座和沙龙。

“每年带领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行业交流会,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张向荣介绍,为帮助入园企业快速成长、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留创园帮助入园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资助,同时,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邀请相关职能部门送政策上门。

如今在张向荣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留创园已先后成为“深圳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深圳市金融联盟光明新区工作站”“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期盼园区扩容服务扩能

如今,深圳已是许多留学生回国的首选地。光明留创园一期已入驻满园,随着申请入园的项目越来越多,扩大园区空间、建设分园的需求迫在眉睫。

作为园区负责人,张向荣对园区扩容的期望最为迫切,不仅有大量的企业需要入驻,在园孵化企业也有强烈的场地扩容需求。

张向荣希望能够实现留创园分园的建设。目前新区有众多新建园区,可以把留创园的服务模式以分园的形式对外输出。比如与招商局光明科技园合作共建的留创园首个分园,可为留学生提供优惠创业房租补贴,同时也可试点与条件较好的民营园区共建留创园。

4年的园区运作经验,让张向荣意识到创业能否成功,资金问题是最大瓶颈。为此,张向荣希望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基金参与”的模式,由新区发改局牵头,会同经济服务局,设置主投留创园企业的政府引导基金,并通过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机构共同设置“光明新区留创园产业基金”。

在张向荣的心中,园区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生活配套设施是很多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招商园区的现有配套宿舍数量不足、长期紧缺,企业难以解决员工住房问题。生活配套上,周边商业配套设施匮乏,药店、洗衣店、发廊等基本生活配套设施缺乏。交通方面,园区门口的光明新区会展中心公交站有5条公交线路,但线路发车频次不足,候车时间长。

有哪些特长,存在哪些不足?留创园就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张向荣对其存在的问题也一清二楚。为此,抓住任何机会,不断地为留创园输血,成为他的当务之急。比如园区的创新创业软服务需要完善,他希望能借鉴南山区“创新券”的制度,引导科技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实现科技服务的多元化和市场化。

此外,张向荣作为高新园区党委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园区企业。比如为了帮助园区众多年青人员找到组织归属感,发挥自身影响力,他组建了留创园党支部;借助于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完善配套,张向荣为园区党员职工提供学习交流、政策解读、创业指导、法律咨询、金融服务、人才招聘、心理咨询、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不断丰富中心服务内容。如今,每个季节搞一场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凝聚园区年青人员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