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深圳宝安坚守实体经济打造智创高地

位于深圳最西部的宝安区,正崛起成为鹏城的创新高地。日前,2017年广东省GDP十强区名单揭晓,宝安区跻身全省第5名,GDP总量达3448.36亿元。此外,宝安还有一个数据格外引人注目:截至2017年底,宝安区已有303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广东省拥有最多国高企业的区,比2016年的2222家增加了808家,相当于日均新增2.2家。

一个以传统加工制造业起家的行政区,国高企业数量为何呈现井喷式增长?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口上,宝安如何高位过坎,为产业转型和发展持续增添动力?在1月24日的宝安区六届三次党代会上,宝安区提出,用2到3个五年规划,建成“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智创高地”定位的确立,预示着宝安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笃定、清晰。

笔者了解到,宝安区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坚定坚守”——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2018年,宝安将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以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为重点,着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

超前规划布局未来产业催生新动能

深圳市奋达科技有限公司是宝安成功转型的代工企业之一。1993年,奋达以代工生产扬声器起步,2012年开始筹划布局智能穿戴产品,之后又陆续布局移动医疗、AR/VR等未来产业,如今业务覆盖电声产品、健康电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金属外观件四大系列,形成了电声技术、无线技术、软件以及精密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宝安区制造业“隐形冠军”的代表之一。

数据显示,在宝安区2017年3448.36亿元GDP总量中,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宝安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随着工业4.0时代到来,宝安也意识到,必须牢牢抓住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方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宝安以“两个坚定坚守”为引领,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

宝安支持传统企业技术创新,扶持传统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例如,电子产业的基础让宝安站到了人工智能的“风口”。全区有机器人产业链的企业超过100家,总产值达到200亿元,约占全市40%份额,企业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工业机械手臂等,其中机器人(含自动化设备)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有30多家,中源科技、劲拓等企业年产值过亿元。

宝安超前规划布局未来产业,让“新动能”在宝安生根发芽,大族集团全球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亚太卫星宽带通信公司、华讯方舟“中国天谷”等项目或落户宝安,或动工开建,让宝安“高精尖”产业不断涌现。

此外,宝安高位对接德国工业4.0,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能级。从2016年全面部署对德合作开始,宝安的政府、企业、机构与德国已达成多项合作:宝安区驻德国代表处在法兰克福揭牌,中德(欧)产业示范园开工建设,创维、朗科等宝安企业纷纷进军德(欧)市场开展投资并购活动,欣旺达在德国设立子公司和检验中心,航盛电子在德国成立了办事处,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拟在宝安设立代表处……为宝安发展高端制造业打开了国际视野,注入了强劲动力。

“制造业是宝安的生命线,未来宝安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打造‘深圳品牌’贡献宝安力量。”宝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5”文件

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2014年,我从硅谷回国,硅谷是蓝天白云的,到宝安一看,我觉得环境也很不错。宝安的政府比较务实,办事效率高,不打官腔,很快能抓住重点给你解决问题。我经常去咖啡厅坐坐,许多人在谈论创业、工作的想法,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这种活力四射的气氛和我在美国硅谷感受到的十分相似。”这是2017年落户宝安的“云芯一号”孔雀团队带头人王界兵对宝安区营商环境的评价。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营商环境整体指数提升1%,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

对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宝安,营商环境显得更为重要。2017年,宝安区在深圳市率先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5”文件,“1”即《宝安区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5”就是关于工业控制线管理、重点产业项目遴选、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重点企业增资扩产等五个配套文件。

《宝安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了9条硬措施,包括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用地、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业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企业人才住房供应力度、改善公共服务和法治保障、营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5个配套文件则包括“严守74平方公里工业控制线”“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扩大工业用地用房有效保障”“清理挤压‘散乱污危’企业,有效释放产业空间”“盘活闲散用地,最大程度破解土地低效利用难题”等举措。

为了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宝安打造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提升行政服务效率。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政务服务实现街道通办通取、自助服务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区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口径通办”。

为让守信者一路畅行,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宝安还开通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构建起以归集、共享、奖惩为一体的“法人+自然人”大诚信体系。

多项举措让宝安的营商环境得到明显优化,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中能建、腾讯、美国戈尔、瑞士ABB、云洲科技、大生农业等名企纷纷选择落户宝安。2018年,宝安将继续坚持产业第一、企业至上,把好产业、好企业、好企业家当作“心肝宝贝”,用心守护、贴心服务,深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让宝安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7年出台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地形狭长的宝安区,正被这条呼之欲出的创新走廊首尾贯通,有望成为其最大的受益区域之一。在宝安区六届三次党代会上,宝安提出要以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契机,大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近年来,宝安区国高企业增速喜人:2015年,宝安区国高企业仅有1232家,2016年增长到2222家,2017年再度猛增至3030家,约为2015年的2.5倍。今年将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总数达到3500家以上;推动“国高”向“规上”“规上”向“国高”双向转型,新增“规上国高”企业200家以上。

创新载体是培育和滋养产业发展的土壤。为了突破土地空间不足的瓶颈,宝安区推动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了一批产业高端创新载体,“科技桃花源”成为宝安的知名创新载体品牌。目前,全区共有63个“科技桃花源”,提供了680多万平方米的创新空间承载,全区国家级孵化器总数达到7个。

宝安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17年,预计支出3.9亿元科研专项资金,扶持了近2000个优秀科技项目;预计宝安区全社会研发投入120亿元,增长3.3%,全区的研发机构达786家,R&D占比达到3.15%。今年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动研发机构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3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0%。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2017年,宝安大力发展“院士经济”,规划建设石岩湖国际院士村,筹建“院士创新工作室”;精准引才,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引进,打造了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宝安人才园等一批人才招引和服务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此外,宝安还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建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每年定期举办宝安创新创业大赛;开设“金融超市”,推出“科技金融贷”项目,为科技型企业和金融平台搭建融资合作的“最后一公里”。接下来,宝安计划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宝安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