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火炬区打造承接珠东辐射发展“桥头堡”

  1月20日,记者从火炬开发区2015年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部署大会上获悉,2015年火炬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31亿元,增长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15万元。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火炬区今年也提出要建设科技驱动示范区、产城融合先行区、开放合作领航区、绿色环保生态区、幸福文明和谐区等“五个区”,打造中山承接珠江东岸辐射发展的桥头堡。根据预期目标,火炬区在2016年生产总值将增长8.3%。

  打造国家级医药工业创新产品

  作为中山市创新的对外接口和对内枢纽,火炬区在去年正式获批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以此为契机,火炬区将与翠亨新区深度融合,共同承接珠三角东岸高端产业和生产要素转移。

  中山市委常委、火炬区党工委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表示,在参与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火炬区也将着力建设“3+1”的创新载体。即,将火炬区打造成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并探索建设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同时,火炬区也将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

  根据火炬区的计划,该区将同时重点建设健康科技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完善和做强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食品化妆品、健康服务业产业链,增强产业集聚度。在生物医药领域,打造2-3项国家“十三五”医药工业重点支持的重大创新产品,同时着力发展“基因测序诊断技术产业化平台”、“移动健康互联产业平台”等细分优势领域的产业化平台项目。

  据火炬区党工委副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火炬区管委会主任招鸿介绍,根据现有产业优势,火炬区还将打造光成像与光电子信息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抓住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深茂铁路建设的机遇,火炬区也将整合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通过打造开放合作领航区,火炬区将加强与国际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并在年内培育1-2个省级创新团队,引进两三个市级创新团队。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全覆盖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目前火炬区绿地率达到40.21%,绿化覆盖率42.38%,人均公共绿地11.64平方米。区内万元GDP能耗连年下降,完成市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3.89%的年度任务。

  而在2016年,火炬区在继续做好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五大防治工程,有序整治区内15条河涌的同时,也将建设500亩生态景观林,启动小隐涌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而湿地公园的建设,也是该区为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于今年推出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2016年火炬区将实施内河清流整治工程、规划建设火炬区群团组织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全民创建”平安建设工程、启动小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实施校园建设工程、实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0%、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工程等十大民生工程,继续为群众提供养老、就业、教育等保障。

  围绕产城融合的协调发展理念,火炬区今年将启动城市发展信息平台首期工程——规划信息平台建设,开展整体城市设计,对基础地形数据、综合地下管线数据、规划成果数据等各类空间数据进行梳理。同时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数读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8.83亿元,工业增加值334.25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152.88亿元,增长17.5%。

  2、专利申请总量3645件,增长28.6%,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市前列。

  3、申报科技项目366项,立项201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5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级2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