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火炬开发区获资助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立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办区宗旨,2015年火炬开发区在创新发展上取得累累硕果,不仅被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获上级资助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在近日公布的2014年度中山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火炬区更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火炬区管委会获得了市产学研合作奖。

  出台29项政策扶持资金达5亿

  在安防监控镜头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面尺寸较小、焦距较短等依然是安防镜头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研发一种大像面、可见光与红外光共焦的成像光学镜头,提高解像力,满足了不同拍摄物距及24小时工作需要。

  近日,由联合光电完成的“大像面、可见光与红外共焦的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由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应用于4G手机之高信号传输环保覆铜板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等多个火炬区项目,获得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在2015年,火炬区实施“创新能力增强”专项行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资金达5亿元,更出台29项政策,让创新驱动真正落实到推动企业和产业发展上,获上级资助也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通过运用财政补助机制,火炬区不断激励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新增高企52家,总数达到117家。

  据统计,2015年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645件,增长28.6%,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市前列。全年申报科技项目366项,立项201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5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级25项。同样在2014年度中山市科学技术奖中,区内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双系统共天馈基站天线”、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采用固定化细胞发酵制备高盐稀态酱油的方法”等5个项目获得专利金奖,另有6个项目获得专利优秀奖。

  通过深度挖掘企业技改潜能,火炬区引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省、市技改扶持资金。2015年完成技改投资45.7亿元,同比增长37%;技术改造备案93项,计划投资额49亿元。

  20多个项目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

  立足“4+2+2”现代产业体系,2015年火炬区出台扶持办法,激励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期间,康方医药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装备制造业科技研究中心获省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服务基地立项,咀香园、广新海工等4家企业分别获批省、市院士工作站。

  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火炬区组织赴沈阳等地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会12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0多项,促进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借鉴深圳、东莞、佛山等地的有益做法,火炬区还计划与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建立基于区内全产业链层面的中山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为火炬区乃至中山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2015年火炬区有5个创新团队获市立项,直接引入博士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5人,培育高层次技术人才过百人。创新科研团队总数达15个,占全市的88%。获评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和省领军创业人才各1人。鼓励和支持总公司建设各类专业孵化器,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完整孵化链条,全区孵化面积达18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1个、市级6个。

  火炬区以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与翠亨新区共建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推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取得不错成绩。2015年,火炬区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各类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23家,后备上市企业50多家,通过资本市场累计直接融资7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