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中山产业转移园合作模式将全省推广

4月12、13日,省政府在潮州召开全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现场会,研究部署今年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及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工作。副省长袁宝成在会上强调,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省产业园区为重要平台,深入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充分发挥珠三角产业转移在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生力军作用,培育粤东西北地区新经济增长极,促进形成区域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旋辉主持会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赖天生,潮州市委书记李水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卢淳杰,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全省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政府及经信部门领导,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产业集聚地负责人,以及潮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总指挥、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区党工委书记殷昭举,市政府秘书长洪岳伟等参加会议。

袁宝成充分肯定了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所取得的新成效。他说,在产业园区的带动下,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整体上形成了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格局。园区发展软硬环境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平台。

袁宝成指出,这次会议选择在潮州市召开,是因为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在建设方面有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大家学习。他说,中山、潮州两市真诚合作,落实好园区合作共建责任,下大决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花大力气改善园区营商环境,下足功夫创新招商模式,有效促进项目落地,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认真梳理总结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

袁宝成强调,今年,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善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二是推进产业链跨区域对接延伸,三是加快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政策,四是加快构建主导产业鲜明、区域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五是进一步优化园区软硬发展环境,六是提升园区集约节约和绿色发展水平。袁宝成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为顺利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各项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卢淳杰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潮州积极抢抓省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机遇,将“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作为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一条“市场运营、创业创新、绿色生态、高端集约”的发展新路子。至去年底,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区“一区六园”已引进项目110多个,计划总投资超260亿元。其中,凤泉湖高新区目前已引进超亿元项目66个,建成项目7个,在建项目48个,预计今年7月主体工程封顶项目40个左右。他表示,潮州将认真学习借鉴全省各地园区建设发展经验,向先进看齐,有力有为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加快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努力实现省产业园区发展目标任务,力争在全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中走在前列。

会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总结了2015年度省产业转移园工作情况,提出今年工作思路;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河源市政府、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尾市陆河县政府分别作典型发言;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分别就本部门下一步推进产业园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措施发言。

相关:

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县域全覆盖

去年开建新园40个留住珠三角投资850亿

南方日报讯(记者/苏力)经省政府同意,12日至13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在潮州市组织召开全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现场会,深入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及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工作。副省长袁宝成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宝成强调,我省当前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省产业园区为重要平台,深入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充分发挥珠三角产业转移在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生力军作用,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善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大力推进产业链跨区域对接延伸,加快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政策,加快构建主导产业鲜明、区域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园区软硬发展环境,提升园区集约节约和绿色发展水平。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为顺利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各项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现场会透露,粤东西北2015年新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和转移集聚地40个,园区总数达80个,比去年翻了一番。整个粤东西北,除了4个规划已明确不适宜建园的县外,每一个县都有一个园区。

上述两类产业转移园区在粤东西北全覆盖,是广东自2005年启动产业“双转移”以来的第一次。

袁宝成指出,2015年两类产业转移园区新落地工业企业有40%来自珠三角六个核心城市,计划投资总额有850亿元。这说明园区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已经体现了不错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源、梅州、汕尾和惠州东北部园区承接深圳、东莞等地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延伸拓展区域。韶关、清远、江门等市园区承接机械、装备制造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转移,初步形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配套区。

承接效果带来了发展成果,省经信委主任赖天生通报,去年园区新落地工业企业665家,新投产企业351家,两个数字都是历年新高。湛江宝钢、茂名巴斯夫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金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相继投产。河源中兴通讯、汕尾比亚迪、清远金发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先后开工建设,预计将带动整条产业链转移。80个园区目前已经落户了4900多家企业。2015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园区达到25个,超过300亿元的达到6个。全年共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3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是全省平均增速2.3倍,全口径税收增长23.8%,是全省平均增速1.8倍。

赖天生表示,2016年,我省要力争园区新落地700个工业项目,确保园区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全口径税收总体同比增长20%。我省年内将出台《粤东西北产业园区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粤东西北地区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鼓励引导珠三角龙头企业将生产性环节放在粤东西北,推动产业链衔接,打造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