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筑牢强市之基——2016年武威市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2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武威工业经济发展来说,压力很大却意义非凡。 面对宏观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沉着应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竭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力促工业体系健康平稳发展,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 一组组数据让人振奋:216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12.31亿元,增长9.9%、列全省第1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52亿元,增长1.1%、列全省第1位;全市非公经济组织达1668户,增长8.13%;工业企业上缴税金6.92亿元,增长1.82%。全市上下加快新型工业化的信心和决心更足,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坚持不懈抓项目促投资

面对工业投资下滑局面,我市始终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竭力扭转工业投资下滑局面。 市上开展工业补短增效攻坚季行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在建工业项目327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8.21亿元。甘建投治沙装备制造基地、武威杰达科技公司年产2吨2—氯—5氯甲基吡啶、科威电气年产2万套高压智能输电成套装置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甘电投2×35MW热电联产,亿利洁能微煤雾化背压式热电联产等项目进展顺利;武威联硕生物科技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加快推进。 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25武威市实施方案》。成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印发《216年工作要点》、《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实施方案(216—22年)》,审核推荐14个项目列入工信部重大项目库、98个项目列入省级项目库。进境木材及家具产业园等6个项目共获得26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全力以赴稳增长增效益

我市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强运行调度,促进生产稳定增长。市上先后召开12次专题调度会,对载能企业和项目开复工、新能源企业运营、煤电油运要素保障等及时研判形势、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逐户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复产增效。制定实施《武威市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运行调节促进工业增长工作方案》《武威市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工作方案》,综合施策,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29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21个稳步增长,其中15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97亿元,增长11.5%;产品产销率持续好转,完成93.18%,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1亿元。深化互保共建,共签订供需协议434项,协议金额54.53亿元,完成交易额41.59亿元。强化要素保障。工业用电量26.57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7.72%,增长15.58%。外运各类货物5275.4万吨,增长1.73%。

强化政策引导精准支持

针对工业投资低迷、规上总量不大等突出问题,市上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县区、园区、企业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企业在项目建设、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会诊把脉,问计于基层,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制定出台了《武威市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武威市支持入园工业项目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奖补办法(试行)》《武威市小升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办法(试行)》《武威市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助推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扩大工业总量、降低融资成本。 政策实施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至目前,全市已有5户小升规企业、4个入园工业项目获得固定资产贷款315万元、贴息奖补资金266.55万元。与8家银行签订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合作协议,累计为37户(次)小微企业发放互助担保贷款2.54亿元,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偏高的问题。积极汇报衔接,实现载能企业电价扶持政策全覆盖,申签直购电9.4亿度,比上年增加1.89亿度,落实各类电价扶持资金127万元,载能企业电价偏高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此外,我市大力开展百户企业达标入规行动,着力推进企业小升规。工信部门制定培育计划,建立信息台账,及时掌握运营情况。将小升规目标任务列入2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落实层级责任,强化推进落实。启动金融支持百户企业达标入规行动,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至目前,9家金融机构为18户小升规企业发放贷款3.564亿元。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开展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融资需求调研,1家金融机构共为全市中小微型企业融资14.2亿元;担保机构新增贷款担保额1.585亿元。

创新模式促两化深度融合

为推进两化融合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我市深入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印发《武威市互联网+协同制造实施方案》,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13—218年)》,凯帝斯、天盛等4户企业申报了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125户规上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2户企业参加了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在全市中小企业中积极推广西北中小企业云平台的应用,组织8户试点企业参加西北中小企业云平台推广使用培训班,为试点企业给予每户3元的一次性补助,至目前,全市已有157户企业运用西北中小企业云平台。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我市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完成966个行政村光纤宽带建设任务,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光纤宽带全覆盖,接入速率最低达到2Mbps。落实国家共建共享政策,推进通信杆路整合工作,共改造金色大道等重点路段353.6公里,更换水泥杆367根,拆除油杆2928根。 去年,我市编制完成《武威市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基站)专项规划(216-23)》,启动实施千里沙漠大林带及民红、北仙高速沿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各项目进展顺利。全市电信业务总量达到15.1亿元,增长17.58 %。履行电商扶贫办公室职责,提前2个月完成216年电商扶贫目标任务,建设完善古浪县、天祝县2个县区电商服务中心;建成14个乡级电商服务站,建成99个村级服务点。

转变理念重节能求创新

在千方百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市更加注重工业节能减排防污,不断探索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进工业节水。制定印发《推进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工作方案》,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对照国家鼓励类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目录,引导和支持重点用水工业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废水重复利用率、减少新鲜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8.92立方米/万元,下降5.96%。 加强工业节能。分解下达年度节能目标任务,落实节能执法监察、能效水平对标达标、节能评估审查、能源审计等工作措施。密切关注铁合金、碳化硅、电石等重点用能行业能耗情况,强化预警监测,力促能耗指标在可控范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21吨标煤,下降6.38%。加强工业企业环保监管,制定《全市工信系统环境保护监管网络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市、县区工信部门、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四级网络化管理机制,落实层级责任。实施《武威市重污染天气工业企业应急预案》,建立以企业为主、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下工业企业预警、预防、应对能力。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制定印发《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方案》《煤炭洗选工作方案》,督促重点用煤企业和煤炭开采企业采取技术改造、煤炭提质增效等措施,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征集储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重点项目,亿利洁能科技、甘肃三远工贸等8个项目被列入省级专项(绿色制造)重点项目。 我市不断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民勤中天羊业公司获评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新认定京奥港等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申报邦德贸易等8家企业为甘肃省第三批诚信企业(中小企业);高效散热LED照明灯具等12个项目被列入216年甘肃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