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凉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打算

216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履行职责,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狠抓经济运行、项目建设、企业小升规、项目互保共建和企业互为市场等重点工作,推动了全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将216年工作总结和217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增加值: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目标任务55.73亿元,同比增长8.9%。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8.94亿元,占任务的87.8%,同比增长1.4%。从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看,12月单月预计可实现生产产值约41.2亿元,评估增加值为7亿元,预计可完成55.94亿元,增速在9%以上。②全部工业增加值全年目标任务61.36亿元,同比增长9.1%,1-9月全区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6.7亿元,其中规模以下企业完成增加值3.11亿元,四季度规下工业增加值需完成2.52亿元,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以下三方面下些功夫:一是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超完成.21亿元。二是加强全区31户国家样本企业、27户省级样本企业和14户非目录企业的指导,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四季度生产旺季机遇,发挥生产经营优势,扩大生产,提高效益,加强数据统计,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三是加强与市上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力争上报的数据有一个准确的评估。通过以上努力,预计可以完成61.36亿元的全部工业增加值目标任务。

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目标任务15.48亿元,同比增长9.1%。1-11月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47亿元,同比增长15.76%,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88%,超全年目标任务1.99亿元,超1.88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预计至年底,可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11.7%。

3.工业项目建设:1-12月,共实施工业项目141项,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其中:续建工业项目47项,完成投资4.2亿元;新建项目94项,完成投资67.27亿元。重点建设项目中,甘电投2×35MW热电联产、亿利洁能微煤雾化、众兴菌业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甘建投新能源治沙装备制造基地、甘建投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仟盛交通设施生产基地等86个项目建成投运。

4.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全年目标任务为214%。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14%,同比增长15.55个百分点。从11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等经济效益指标增长情况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产品产销率等主要指标看,预计可完成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4%的目标任务。

5.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全年目标任务4.44亿元。1-11月,全区工业企业上交税金4.69亿元,同比增长8.56%,占市上下达计划目标任务(4.44亿元)的15.6%,占奋斗目标(4.46亿元)任务的15.2%,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6.工业企业小升规:全年目标任务28户。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户,新入库13户。11月份已上报的15户企业正在等待国家统计局的审核审查,预计明年1月通过审核入库,可完成市上下达的28户小升规目标任务。

7.互保共建工作:1—11月,全区共组织各类供需对接活动11场次,签订供需合作协议129项,协议金额12.1亿元,落实金额1亿元。计划在12月末召开一次工业终端产品进超市专场对接会,预计可签订供需合作协议3项,协议金额2.5亿元。

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目标任务是同比降低4.6%。1-9月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6.33立方米,同比降低4.66%,全年预计可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6.6立方米,同比降低4.6%。

9.非公经济增加埴占生产总值的比重:1-9月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152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为69.2%,全年预计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93.5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为67.5%,占年度目标任务67.5%的1%。

1.招商引资:全年目标任务3亿元,1-11月完成情况3.34亿元,占目标任务3亿元的111.3%,超目标任务34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储备不足。1-12月共实施工业项目141项,较去年同期减少15项。二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企业2户达17.61亿元;有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需求的项目88个达42.69亿元,贷款总需求6.3亿元,实际落实贷款27.4亿元,仅占贷款需求的45.4%。18个停工项目中因资金短缺问题导致停滞建设的占到一半以上,资金短缺成为影响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部分互保供建协议履约率低。部分项目单位虽然能够履行供需合作协议,但货款支付进度迟缓,导致部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加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217年工作打算

217年,全区工业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6.88亿元,增长1%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1.87亿元,增长1%以上;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增长15%以上。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我们的重点工作是:

一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紧盯国家、省上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坚决落实工业项目建设土地和财政扶持、入园工业项目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全年建成投运工业项目8项以上。新开工5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项以上。开工建设武威市宏盛塑业有限公司年产1吨高档外包装生产线、天津市华旭盛泰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2万吨节能型材生产线等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甘建投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制造、甘电投2*35兆瓦热电联产、亿利资源集团微煤雾化热电联产等项目。

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服务力度,推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坚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双调度,积极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扎实开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行动,落实税收、用电、融资等方面优惠政策,落实工业项目奖补、贴息等扶持政策,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加强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和对工业生产、各项效益指标完成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应对解决影响工业生产的矛盾和困难,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销率,增强竞争力。抓好荣华公司、达利食品、响水河煤业、红太阳面粉、青岛啤酒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的跟踪监控,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预警监测能力。全力支持青啤、达利、荣华等骨干企业达标生产、开拓市场、提高盈利水平。

三是继续实施规上企业培育计划。完善规上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规下转规上后备工业企业信息库,积极落实省上制定出台的培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政策措施,及时掌握目标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确保符合标准企业即达即入,全年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认真落实项目互保共建和企业互为市场措施,以招商引资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新能源项目、新农村社区等项目为重点,每月至少组织1次对接活动,落实协议金额1亿元以上,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加强工业节能节水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开展对重点用能企业的执法监察,定期进行指导监督,督促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降低企业能源消费量;对规上工业企业能耗和电耗实行动态监控,及时掌握能耗异动情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积极开展能耗统计联审和巡查工作,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统计报表的指导,对企业能耗报表严重不实或严重偏离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企业,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并责令限期整改。督促重点用水企业深入开展水平衡测试、建立节水台帐、落实用水季度报告制度、规范水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开展用水定额对标等基础工作,切实提高重点企业用水效率;继续推进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五是加强工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工作理念,严格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和落实属地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实行分级目标管理,真正把责任制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工业项目、危化品、非煤矿山等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排查和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确保工业领域安全生产。

六是加快两化融合进程。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战略。以推进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为切入点,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建设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加大对工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公共平台、信息安全等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园区、企业信息化覆盖面和应用率,以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园区效能和企业效益提升,促进信息化应用向工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渗透,加快两化深度融合进程。

凉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16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