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设立,2006年升级为省级重点开发区,现辖南园、西园、东园3个园区,规划面积102.1平方公里,其中:南园44.3平方公里,西园20平方公里,东园37.8平方公里。近年来,酒泉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市“1246”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市场主体壮大、创新驱动升级、专业园区打造、绿色园区创建等“五大工程”,推动酒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大主责主业,抓项目、强招商、优服务,发展形成了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的智能制造、新材料、数据信息、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近两年,累计开工项目84个,签约项目51个;新增市场主体392户,累计达到1301户,其中工业企业235户,规上工业企业52户,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装备产业加速发展。抢抓“3060”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发展机遇,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区为目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延链补链取得历史性突破,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悉数落地经开区,风电发电机、大型铸件、叶片原材料、高强度螺栓、电控设备等关键部件项目相继落地,光伏组件项目陆续投产,电池片项目、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工建设,产业链配套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93%,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其中2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家,力争“十四五”末,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集聚了一批央企、国企重点生产基地和行业龙头企业,有各类研发平台、科技创新企业及名牌产品193个,其中,国家级研究中心、实验室、示范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战略性新兴骨干企业31家。园区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能源装备)”,正在创建省级高新区。 改革活力不断增强。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一体化推进领导体制、管理机制、人事薪酬制度、“放管服”和投融资等多项改革,设立企业投资服务中心,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全面推行项目审批VIP全程帮办代办、区域集中评价,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较法定时间缩短一半以上。突出经济管理职能,优化重组内部部门,推行“基础薪酬+绩效薪酬”的人事薪酬模式,实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打破收入分配大锅饭体制,充分调动各层级各岗位工作人员积极性和热情。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设立产业投资集团,打造集融资、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市场化服务平台。 发展环境日益优渥。实施科研孵化园、产业孵化基地、新材料及机械制造产业孵化园、装备制造产业孵化园等基础设施类项目,建成标准化厂房35.1万平方米,筑好“引凤之巢”,实现“拎包入住”。配套建成蒸汽管网33.51公里,道路43条189.15万平方米,天然气管网41公里,供排水管网144.4公里,输电线路391.4公里,实现了“九通一平”;污水处理厂、热源厂、自来水厂、人才公寓、公租房、共享中心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正在聚力打造全省首批“源网荷储”示范园区和绿电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