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工业集中区又名康县独一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位于陇南市康县,2014年12月设立,区内人口5000多人,由王坝园区、三官园区、豆坝园区组成,规划总面积为127.86公顷,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2018年9月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制药。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27.86公顷,总体上规划形成“一区三园” 的空间结构(一区即康县工业集中区;三园分别为:王坝园区、三官园区、豆坝园区)。王坝园区以“一心一轴三区”空间布局(即一个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一个东西向发展主轴,三个功能区),以王坝镇政府为中心,重点布局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聚集区及配套仓储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及配套仓储区,东西两面布局居民生活服务区,重点发展以核桃、茶叶、食用菌等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和以天麻、杜仲为主的特色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三官园区重点发展物流、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建材、工程设计、工程和产品维修、运输、通信、广告、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豆坝园区重点发展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高端信息集成服务业、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以及科技交流业、中介服务业、服务外包、会展经济、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区内建有小型供水设施,能够满足现有生产生活的需要,集中供水工程正在设计;S44望略高速已开工建设,王坝出口位于王坝园区中心;G345贯穿王坝区块、三官区块,G345园区过境段改建工程正在实施,园区1号桥、李家庄桥、鸡山坝桥将园区G345线、G345园区过境线南北连通,两纵三横的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小康公路贯穿豆坝区块,距兰海高速、成渝铁路仅30公里,是目前开发区出入的重要道路;区内建成110KV输变电站1座和35KV输变电站1座及供电线路,区内通邮、通讯、通宽带、通有线电视,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天然气首站建在工业集中区内,集中区基础设施初步完善。集中区所在地康县素有“万宝山”之称,境内有高等植物172科1400余种,有香果、红椿、香樟、红豆衫、楠木等珍贵稀有树种28种;有银耳、木耳、天麻、猴头、灵芝等林木真菌96种;有天麻、杜仲等野生药材576种;生存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600多种,其中有国列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金丝猴、林麝、猕猴、大鲵等野生动物14种。康县享有“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西北蚕桑重点基地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境内青山绿水,现有森林约338.2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252.72多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7.4%,林木绿化率高达74.3%,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之一,拥有“中国绿色名县”和“陇上江南”之美称。根据集中区功能定位,重点打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制药等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依据循环经济实践的一般思路,集中区循环经济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生态产业链、清洁生产以及循环社会构成。在企业内部,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废物减量化,努力构建工业循环经济微观经济体系;在企业之间,延伸产业链,进行企业间产品的耦合共生,进行更加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建立集中区工业共生体系和工业循环经济中观经济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统筹考虑区域内整体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水资源与固体废弃物一体化管理为主要途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引进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技术在生产工艺改进、产业链延伸、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将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生的固体废物药渣和农产品加工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作为康县坤神生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物肥的原料,既能变废为宝,同时又使废物排放最小化。 今后,集中区将紧紧围绕制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进行强链、补链、延链招商,形成产业集群及聚集效应;同时按照政府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主导责任,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加快建立以园区投资开发公司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多元化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