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会宁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迎来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抚今追昔,会宁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发展高歌猛进
近年来,会宁从一个西北农业小镇起步,全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城市,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质量双提升。在“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大关,人均GDP迈入万元新阶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7%,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按照“种养结合,农牧并举,科学转化,循环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青贮、黄贮、微贮技术,全县秸秆利用量达到85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0%,综合利用率达到78%,循环经济发展迅速;中电投丁家沟50兆瓦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并实现并网发电,完成华润电力公司西沟塬一期风电项目、甘沟10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党家岘、中川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新能源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电子商务、咨询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增长逐步向三产、二产和一产“321”最优产业结构转变,市场主体全面突破,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35.6亿元……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会宁县围绕建设“陇中区域性特色小城市”,严格执行建筑风格与色彩管理规定,落实公共设施配建要求,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长效机制。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建成运营,成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汉唐祖厉”商圈初步形成,已成为集商业、旅游、文化、休闲、购物、娱乐多位一体的“嘉年华”。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不仅将污水横流的祖厉河滩变成了花团锦簇,还将老城区和北城新区完全连接在一起,河滩变成了商业宝地,城市发展空间扩大一倍以上,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城镇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同时,会宁县加强项目整合和部门协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打配合牌,出组合拳,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整合资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如雨后春笋,从一个个“盆景”连成片、扩为面,构成一幅和谐圆融的靓丽风景图。
农业发展节节攀升
会宁县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主题,按照“1+N”产业增收模式,依托绿色无污染自然优势和“中国小杂粮之乡”品牌优势,积极打造优质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基地,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引进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农作物新品种,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巩固提升“全国产粮大县”成效。去年,全县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0万亩,年产小杂粮6.21万吨,实现总产值18.63亿元。
头寨关川砂田西瓜、郭城砂田籽瓜、中北部旱地地膜籽瓜及8个水川乡镇优质蔬菜种植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瓜菜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全县特色种植品种由单一的党参,发展到黄芪、板蓝根、柴胡、甘草等十几个品种……近年来,会宁县通过鉴定省级新产品5个,科技成果转化118项,完成年技术市场成交额6000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荣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桂冠,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精准脱贫凸显实效
挂图作战“亮”实绩。措施上墙,内容上墙,目标上墙……会宁县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促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向纵深推进,明确精准扶贫对谁扶、由谁扶、怎么扶,使各项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置于阳光下运行。
会宁县全力打造“1+N”产业增收模式,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劳务收入三分天下的收入格局。在稳定百万亩全膜种植、百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推广良种、配套良法,不断提质增效。持续壮大以国道247线为主的高效草畜产业带、以中北部为主的肉羊产业区、以东南部为主的肉牛产业区,实现了良种、良舍、良法、良医、良料“五良配套”。
全县把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作为发展“1+N”产业助农增收的新举措。去年,投放支农再贷款7.84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15亿元;发放妇女小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牛羊蔬菜贷“三项”惠农贴息贷6.78亿元;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0487万元,带动吸纳就业1300余人;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0791.5万元,贫困户学生应贷全贷。
全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五个发展”导向,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打造“一村一店”“一村一示范”电商体系,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目前,已建成28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7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3个电子商务扶贫示范村。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如今,会宁县社会保障能力日益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被逐步解决。
民生支出逐年增加。仅去年一年,全县民生支出20.3亿元、增长29.1%,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3.3%。全面落实省市县惠民实事,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0所。新增城镇就业722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2%、发放率100%,新农合参合47.3万人、参合率98.5%,发放残疾人各类补贴728万元。
教育事业屡创辉煌。在过去的五年间,会宁县学前教育后发赶超:新增幼儿园62所、在读幼儿8012人,高效课堂“双向三步三查”为新课改理念提供了成功实践。52816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高考二本上线率达39.3%。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累计培养毕业生5634人,双证率达92%,就业率达97%。
医疗改革稳步推进。全县建立了基本医疗“一卡通七覆盖”保障机制,参合农民新农合医疗保障实现住院和门诊补偿全覆盖、支付方式改革县域内医疗机构全覆盖、“一站式”服务县内医疗机构全覆盖、信息化管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新农合“一卡通”管理以参合农户为单位全覆盖、监督管理以村为单位全覆盖、农村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公共卫生“三制一册一卡”服务机制为46万多名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大力推进了“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
文化发展势头良好。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建成长征胜利景园改扩建工程、汇福影视城、西雁文化园、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一期等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培育和发展了西雁文化传媒集团等一批规模以上文化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李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