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由“谋生”到“致富”的变迁:定西市劳务经济助推精准脱贫见闻

数据显示,1986年至2015年,我市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1272.48万人,创劳务收入693.16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335.13万人,创劳务收入442.72亿元;今年至8月底,全市输转城乡劳动力59.68万人,创劳务收入89.08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1492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劳务产业呈现出劳务输转总量增加、组织化程度提高、技能培训人数增加、劳务收入稳步增长、境外输出相对稳定、务工稳定性增强等显著特点。

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我市劳务工作呈现出就地输转与境外输出协调推进、劳务输转与回乡创业同频共振、打工经济与创业经济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如今定西的城镇和乡村,正在劳务经济的洗礼下迈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阳关大道。

“我家的好日子,全靠打工挣来的。”8月26日上午,通渭县常河镇胜义村村民马调祥指着院子里拔地而起的二层崭新楼房说,“盖起造价23万多元的楼房我家没贷一分钱的款,若是光靠种地,想都不敢想。”说起打工的好处,马调祥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家里以前靠种地过日子时,风调雨顺一年也就混个温饱,像今年遇上大旱,连种子都收不回。为了过上好日子,20年前他在锦华集团当起粉刷工,一年能挣3万多元,后来儿子也在锦华集团打工,学了木工手艺,一年能挣六七万元,如今儿媳也打工,去年他们三个人打工收入就有12万元。

要想富,搞劳务。“胜义村9个社417户2060人中有劳动力860人,今年上半年外出务工7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2.5%,人均年收入3.6万元。”胜义村村支书成前吉说,“这里人多地少、十年九旱,人穷怕了,开始时打工是为了谋生,如今村里人靠打工致富了,说起来多亏了村里人常海增创办的锦华集团。”成前吉告诉,常海增十七八岁外出打工,1990年成立锦华集团,有七八十个村里人常年在公司务工,如今这些人里已有13个成了小老板,有的组建建筑队包工,有的在村里建砖厂、养殖场吸收村民务工。仅有40多户人的新胜社就有包工头二三十人,几乎家家有小车,户户住新房。

马调祥家和胜义村由穷到富的变迁,是我市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治穷致富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全市136万农村劳动力中富余劳动力达70多万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临时短期型向长期稳定型转变、由分散自发型向组织输转型转变、由外出挣钱型向创业致富型转变,强力推动劳务产业大发展,把劳动力资源变成了社会财富的源泉。

建基地 搞输转:劳务大军天南地北“淘金”忙

“以前村里人想出去打工,不知道到哪里去,只能撞运气,有的干了活却拿不到钱。”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村支书马俊说。

市劳务办组织输转科工作人员朱玉说:“要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就要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为劳动力寻找终端市场,为务工者搭建稳定的淘金平台。”

为了锻造一流的劳务基地,近年来市上充分发挥市县劳务办、乡镇劳务工作站、村社劳务信息员和驻外劳务工作站的作用,坚持减少点、缩短线、扩充量的劳务基地建设思路,实施“东进西稳”战略,在稳定西部地区劳务基地的基础上,淘汰了一批条件差、待遇低、用工量少的老基地,同时积极开拓东部地区劳务市场,江苏、天津、浙江、上海等东部重点劳务输转基地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在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及新疆、内蒙等地共建立5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1602处,其中100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32个,500-1000人之间的劳务基地202个,200-500人之间的劳务基地366个,100-200人之间的劳务基地404个,50-100人之间的劳务基地598个。

香泉镇驻陈家屲村村干部马国英说:“劳务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劳动力的大规模组织输转,结束了农民自发零散外出务工的历史,把打工游击队变成了劳务大军。”

“劳动力的大规模组织输转,需要做大量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朱玉说。近年来市、县区政府都把劳务输转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劳务服务体系的作用,广泛收集筛选各类用工信息,大力开展推介洽谈、用工考察等工作。在组织输出过程中,加强对劳务人员服务、管理和维权,有效规避了务工风险。同时,充分发挥各驻外机构的作用,加强与输入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形成了输出单位、驻外机构、输入地行政执法部门“三位一体”的服务管理格局,保证了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安全,务工安心,工资有提高,权益有保障。

渭源县劳务办主任李海军说:“2015年全县组织输转拾花工4500多人,其中精准扶贫户1500人,共补贴车费34.95万元,实现劳务收入4050万元。今年预计输送6000人赴新疆、内蒙古、青海拾棉花、摘辣椒、拾洋芋、采枸杞,劳务收入预计在5100万元左右。”

“今年大旱,地里的庄稼没指望了,农民都愿意出去打工增收。”渭源县劳务办工作人员岳效勇说,“政府组织输转,还报销车费,比农民自己出去打工省心多了。”

大规模、组织化的劳务输出,把昔日散兵游勇式的打工“游击队”变成了规模化的“正规军”,让农民天南地北闯天下,挣来了大把的票子。据市劳务办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以来,我市累计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送专列184趟,输送季节性拾花工126.1万人,创劳务收入61.24亿元。

学技能 拿高薪:“苦力”民工化身“技术”工人

“没有技术,靠苦力挣钱,收入低,每天只有100元左右。”这是渭源县清源镇聂家山村邵家山社一直在兰州建筑工程上打工的林建军的切身感受。

像林建军一样,以前我市大多数农民工缺少劳动技能,主要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简单劳动,收入比较低。面对这种现状,近年来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中,我市把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输转质量,坚持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的思路,建立了以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为骨干、乡镇培训为延伸、民办培训为补充、职业技能鉴定为促进的技能培训体系。目前,全市有认定挂牌再就业定点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