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地方特产,定西人会向朋友介绍说,“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调侃的语气中充满着自豪。近年来,为了让定西的这个“特产”名副其实,作为马铃薯主产地之一的定西市安定区,不断探索,使“定西三宝”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从求数量变数量品质并重
安定区是全国首批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定西市的34%、全省的近1/10,马铃薯产量占全市的26.5%、全省的7.6%。为了让“定西三宝”变“真宝”,安定区积极倡导农户和企业转变观念,既追求马铃薯的产量,更注重马铃薯的品质。
强彩霞是石泉乡吕坪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上世纪90年代,为了摆脱贫困,她走村串户收购土豆,并贩卖到定西市的菜市场,一天能挣100元。那时家家户户土豆种的少,她走五六家才能收购500公斤。后来,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她成为吕坪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流转了2000亩土地专门种植土豆。这2000亩土地中,她只种200亩,其余的都承包给了其他社员。对此,这位只读过两年小学的农村妇女解释:“不能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面积再大就种不过来了,只有承包给个人才能上心。”而她今后的目标是种植有机土豆。
追求品质的,不止强彩霞一人。甘肃沁园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定区种植和加工马铃薯的一家企业,早些年这家企业就开始种植有机土豆,并将土豆以每斤10元的价格卖到了北京等大城市。
为保证马铃薯的品质,安定区已在全区推广标准化种植。如今,全区马铃薯标准化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占全区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近1/3。
从卖土豆变为卖原种
菜市场的土豆按斤卖,但安定区一些企业的土豆却按“粒”卖。
甘肃凯凯薯业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的土豆没有种在地里。刚开始,他们将土豆“种”在试管里,为育苗;再将苗移栽到专制的“床”上,生产出的土豆有拇指大,为“原原种”;培育的第三代土豆,为“原种”;原种再繁育,为一级种;一级种种到地里才成为商品薯。而一粒原种的价格往往是商品薯的两至三倍。企业负责人说:“科技出品质,只有保证了品质,才能最终保证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效益。”为提升马铃薯种薯繁育水平,安定区探索建立了从“原原种”到“原种”再到一级种扩繁育体系和补贴推广体系,当地微型薯生产能力达4.75亿粒,占到了定西市种薯生产的近六成、全省种薯生产的45.7%、全国的31.7%。
从“跟着走”变为“领着走”
国家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一出台,甘肃沁园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就感觉“定西马铃薯的春天来了”。
过去一年,这家公司筹建了马铃薯挂面和复配粉生产线,通过筛选各种面粉和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粉,加入不同营养辅助成分,进行不同比例配制试验,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豆麦香面”,这种挂面和有机土豆已销往北京等大城市。企业负责人说:“以前我们总是跟着别人走,现在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各地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定西马铃薯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抢占先机。”
这一观念,也是安定区马铃薯企业的普遍共识。甘肃巨鹏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了马铃薯馕、多拉圈、馅饼、酥皮点心、薯泥和薯条、脆条、休闲食品;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建设马铃薯饼干和冲饮营养粉、家用主食全粉生产线;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建成马铃薯无矾功能粉制品生产线……目前,安定区已研制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18类,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
“定西三宝”的路现在越走越宽。从以前的救命薯、温饱薯,成为致富薯、小康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