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村位于榆中县东南部山区龙泉乡境内,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748人3328.4亩耕地,2011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500多元。“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条件差,农民增收难度大,我们曾是远近出了名的贫困村。”提起以前的日子,村民李金祥满脸惆怅。
李金祥说,“自从联村联户以来,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道路、建塘坝,抓特色产业、发展养殖,如今您看,村里还建成了兰州市第一个村级门户网,在网上卖粉条、胡麻油,这可真让我们长见识了”!
除了畅通网络信息外,“洞口村”想要致富,第一步要确定好思路,围绕“两年固基、五年脱贫、八年奔小康”的总体思路,紧扣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5%以上的年度目标,帮扶单位首先挨家挨户了解村情户情,帮助洞口村科学编制了新农村发展规划、联村工作方案、村庄发展等规划,同时确定了洞口村“双垄沟玉米、马铃薯、劳务”等三大特色优势产业。
村子要发展,解决基础设施是关键。“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曾是洞口村群众行路难的真实写照,在双联行动中,帮扶单位积极跑项目、争资金,先后投入122.4万元,硬化、沙化村社道路4条10公里。公路把沟里沟外连成一片,成为了洞口群众的致富路。现在,洞口村的群众一出家门口,就走上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柏油马路通到了我们这大山里,铺家门口,这真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啊”!村民们纷纷感叹。
同时,联扶单位积极筹措资金30万元,新建了162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阵地,投资20万元建成了125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广场,投资10万元建成了洞口村文化大舞台,投资7万元新建60平米的标准化卫生所一处,协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了全村188户农户自来水100%入户,投资1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
洞口村村民姚建明一家也经历了从窑洞到土坯房再到大瓦房的生活变化。今年龙泉乡将他家列为危房改造项目户,配套修建了羊圈,院墙、厕所等,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变了样。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2015年两年间里,帮扶单位先后为洞口村争取项目资金610余万元,为洞口村办实事33件,争取大小项目共13件,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公共事业、生态环境、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
“大伙儿这么尽力帮助我们,我们也要铆足了劲发展自己”,被联扶干部感动了的村民们纷纷说。2015年,洞口村双垄沟地膜粮种植面积2300亩,发展特色农业种植1500亩,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双联惠农贷款,为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82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资金短缺困难,增加了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的信心,村子发展舍饲养羊项目,已建成暖棚圈舍200多座,预计年出栏量将达到1800多只,仅种植养殖两项,每年给群众带来直接经济收入290多万。
正在这时,村子门户网站也建好了,网站的建立,也恰恰解决了这些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村民们的土特产受到了顾客的欢迎,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联扶干部们心里也有着落了”。看着村子门户网站发挥了效益,市检察院驻洞口村第一书记杨利军也松了口气。
如今的洞口村,一条平坦宽敞、贯通山村的水泥硬化道路承载着致富的希望,一座座崭新的院落、一排排漂亮的校舍和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展示着洞口村民安康幸福的生活美景。而最为深刻的还是联扶给村民们带来的科技创新和思想上的改变,甚至自己家的“粉条”、“啤特果”能放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这让他们至今不可思议。
初冬时节,走进大山深处的龙泉乡洞口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通村道路,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新修房屋,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无不在诉说着双联行动带给这里的巨大变化。而最令人惊讶的还是那销售旺盛的成箱的“粉条”、“胡麻油”、“啤特果”……原来,洞口村利用网络做起了土特产生意。通讯员郭云莲 记者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