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2011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12亿元,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3.7%,为经济下行的背景增添了一抹亮色;15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和甘肃省著名商标达到87件,更多的工业产品印上了“天水制造”。
这是一幅充满希望的图景:在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棠工业园区,星火机床产业园、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等40多家工业企业入驻,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在渭河之滨正在崛起。
这是可以载入工业发展史册的事件:2012年10月,天水市工业出城入园工作正式启动;2015年6月,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5年12月,天水风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正式挂牌。
这样的数据、这样的图景、这样的事件,看似孤立存在,然而他们共同折射的却是天水工业“十二五”发展的突出成就。
2011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工业”的总体思路,大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工业综合经济实力表现在经济总量、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12亿元,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3.7%;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在省上“3341”项目工程的有力推动下,我市工业系统着力推进工业项目“135”工程,华天电子、长城电工、星火机床三大产业园顺利建设,天水卷烟厂易地技改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科技创新明显提升,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高低压电器质检中心1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3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重点实验室6个。一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一批新产品获得国家专利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改革不断深入,29户企业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全面铺开,4户出城入园企业基本完成搬迁,11户企业出城入园工作有效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效果明显,五年来共实施循环经济、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节水、淘汰落后产能和关闭小企业项目122项。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形成了以星火等企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长城开关等为龙头的电工电器产业集群,以华天科技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卷烟厂等为龙头的医药食品产业集群,以祁连山水泥等为龙头的建筑材料产业集群,以大唐甘谷发电厂等为龙头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这六大产业集群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5%,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