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仓山区服务业规划纲要(2009-2015)》

  第一章 发展成效与主要问题

  一、发展成效

  (一)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产业

  “十五”及“十一五”期间,仓山区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区经济正由以发展工业为主阶段向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并重的阶段过渡。截止“十五”末,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为33.0%,到2008年,服务业比重上升到39.9%,服务业发展效果明显。其中,全区2008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0亿元,是2003年36.1亿元的3.21倍,比2005年增长96.6%,比2007年增长20.3%,2003-2008年均增长率为26.3%,位居全市各区县前列。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仓山区服务业将成为全区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二)消费性、基础性、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多层次发展

  消费性和基础性服务业发展初具规模,批发零售、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仓山区服务业的两大支柱性产业。其中批发零售业2004年实现销售额346.64亿元(批发额114.46亿元,零售额232.17亿元),房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10亿元,完成投资25.85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4.1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占有比重也在持续增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有望成为未来服务业增长的亮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福州市“十一五”规划中城市重心南移战略的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将出现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仓山区服务业在层次上将呈现多层次发展态势。

  (三) 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随着规模的扩大、领域的拓宽和业态的创新,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根据仓山区统计数据公报,仓山区2004年社会消费品商业网点数共计6902家,到2008年商业网点数达到了15888家,年均增长18.2%。从行业分布上看,产业活动单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合计占服务业单位数的79.8%。

  在就业人员中,单位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餐饮住宿,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合计约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一半,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部门。服务业已经成为仓山区吸纳新增劳动就业的重要产业,且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服务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

  2003-2008年间,仓山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39.5%。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0.6%、50.5%、47.9%,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03年减小,而第三产业则较2003年提高了将近5个百分点。

  随着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服务业提供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逐渐成为仓山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十五”期间,仓山区服务业企业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总量不断增长,比重逐年加大。从税收行业构成上看,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和零售业与房地产业两大行业为主的格局,合约占服务业税收总额的60%以上,成为仓山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但是其他行业的税收贡献率都较低,说明仓山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业结构尚待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社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现代服务业的精髓、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般也是税收附加值较高的行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提高仓山区经济的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规模偏小,内部结构层次偏低

  服务业规模偏小。“十五”期间,仓山区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服务业总量和规模仍偏小,与鼓楼和台江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截止2008年,仓山区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8.9亿元,同比增长13.6%,但第三产业占全区GDP仅为39.9%(可比价),与鼓楼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全区服务业增速由2006年的27.8%降到2008年的13.6%,服务业增速的暂时性下降,与各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律不相对应。

  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区内服务业内部结构和发展质量有待优化提升,商贸业主要依靠汽车销售业拉动的局面仍未改变,传统商贸特别是汽车销售业占服务业销售额超过70%,目前房地产、批发零售业发展较快,产值占据服务业较大比重,但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如商务服务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发展也较为迟缓。

  (二)服务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制度瓶颈比较明显

  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展缓慢。服务业中大多数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外、对内开发度小,市场准入门槛高,竞争不充分;服务业企业规模小,且分散,核心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业业态和方式陈旧,服务附加值、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较低;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缺乏,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服务业制度瓶颈比较明显。由于体制方面的制约,影响了仓山区服务业市场发育和市场化程度,直接制约了服务业的有效需求,抑制了资本投入和个人创业的积极性。由于机制方面的弊端,部门间缺乏高效的横向、纵向协调机制,导致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制约了产业发展。由于政策方面的影响,区内服务业政策尚不能完全落到实处,一些政策未能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及时做出调整,出现了政策滞后现象,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由于服务意识的薄弱,政府为服务企业搭建专业化的展示平台和推进国内外市场的力度有待强化。

  (三)城市化进程滞后,服务业发展缺乏基础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决定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基础,服务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呈高度正相关的关系。从仓山区发展现状来看,城市化进程虽有很大提高,农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已降至5%以下;但通过调研发现,其区内超过60%的地区仍属于城乡结合部,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形态,特别是其所属的镇,二元经济结构比较明显,突出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服务业发展的梯度差异明显。其中城市区域服务业发展条件好、总量规模较大、增长速度快,层次较高,已开始进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但农村区域服务业则相对薄弱,发展层次较低,仍停留在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城乡结合部更是存在如何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服务业发展战略问题。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城市建设和南台岛开发机遇,适应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需求结构升级趋势,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市场,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服务业自身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将服务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出发,面对仓山区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促进服务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突出重点,联动发展。坚持重点突破,加快发展战略性服务产业,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丰富消费性服务业,深化巩固基础性服务业,带动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服务业间的融合和互动,推动服务业的多层次、联动式发展。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坚持市场导向,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强化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实现仓山区服务业的全面繁荣和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城市建设和全面开发南台岛机遇,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人文优势、产业优势,挖掘和突出文化、商贸、旅游、休闲等具有仓山特色的服务产业,凸显海西省会城市南大门的特色和功能。

  开放促进,创新引领。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服务业国际转移机遇,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侨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加强与周边区域和长三角、珠三角合作与对接。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制度竞争力,加快产业创新步伐,扎实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功能定位

  以“闽水古韵,仓城新风”为主题,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形成以“三大文化”为主题的充满活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其中,以南台岛东部为主体,以福州火车南站为中心,向周边延伸,连接东部新城各大现代文化展示点,构建体现科学发展与城市活力的现代文化主题区。以南台岛中部为主体,以学生街、下藤步行街一轴为中心,向周边延伸,上顶江滨、林浦洲,下接螺洲,构建体现仓山古韵与人文精神的传统文化主题区。以南台岛西部为主体,以福建农林大学高校片区和金山工业区为中心,与周边社区和公园融合,形成高校研发、企业创新、学习型社区互动发展的创新文化主题区。三大文化主题区通过区际联系形成融合互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的产业对接和结构升级,形成海峡西岸以文化为特色的服务业增长极。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消费性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服务体系。

  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6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3.5%(按可比口径),比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规划年均增长速度高1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占仓山区GDP的比重达42.5%以上,比2008年高出3个百分点。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5%以上,比2003-2008年均贡献率高出5个百分点。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7%以上,比2008年高出5个百分点。

  第三章 战略产业与重点实施

  加快发展仓山服务业,是仓山区按照福州城市总体规划,抓住“海西”建设和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契机,充分发挥南台岛区位和资源优势的重要任务。按照服务业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方向,仓山区必须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丰富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巩固基础性服务业,努力提升服务业在仓山区经济中的比重。

  一、积极拓展生产型服务业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国内外实践已证明,现代物流业对发展、推动、促进第三产业将起到巨大作用,它不仅能带来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的集聚,而且带动交通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城市经济的普遍增长。发展现代物流业,要重点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重要内容的现代流通业建设,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发展物流配送,做大做强本地龙头企业,进一步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以物流服务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1.进一步完善物流业态

  依托地铁、港口、公路等交通枢纽和工业园区、商贸批发交易市场,加强物流基地设施整合,高起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和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形成多层次的物流服务经济圈和多重化的物流服务时域圈。一是重点建设火车南站物流片园区,以火车南站、汽车南站为依托,加快海峡西岸国际物流商贸城等物流项目的建设步伐,建设服务功能齐全,集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电子商务、质量检测检验为一体,为福州南部、东南沿海及全国公路货物提供运输及联运代理、中转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现代综合性物流园区。二是加快改造湾边物流片园区,以湾边大桥以及湾边工业区为依托,设立为公路运输提供仓储、配载、信息等服务,辐射福州以及周边地区的与南站物流园区互补的区域物流运送型物流园区。 通过上述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物流配套项目发展,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动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

  2.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主体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加大资源整合、功能整合的力度,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人才优势的物流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集团,建立多元化的现代物流企业体系。具体而言,通过资产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与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改组、改造相结合,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鼓励和引导交通运输、批发仓储、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传统流通企业向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转型;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持,鼓励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的战略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

  3.进一步提升物流要素

  加快以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建设,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强化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促进运输一体化,构建快速便捷、货畅其流的集疏运支撑体系。特别是以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强化经济辐射功能为目的,加快建设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将仓山区打造成为福州的城际交通枢纽。同时,加快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政府各职能部门、银行、保险、物流园区(中心)、物流企业等信息系统的衔接,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共用、网络互通,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信息的综合需求。

  (二)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

  以商务服务业向多元化、综合化、开放化的发展趋势为契机,以为各个市场主体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商务服务为方向,以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为导向,扩大商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商务服务的业态和层次,提高商务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推动商务载体的扩大和集聚,建成辐射福州、影响海西的现代商务中心。

  1.加快商务经济发展

  紧密结合南江滨大道沿线、烟台山开发和观井、观海片旧城改造,高起点布局规划,重点开发建设高级写字楼和商务中心,引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精心培植南江滨RBD休闲商务区,着力打造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南江滨中心商务区,形成高档次、高规格、高形象的现代商务经济区,领导仓山区现代经济的发展,满足福州和福建未来商务发展的需求;加快东部新城CBD建设,在商务服务片区内规划建设超高层建筑,形成集现代商务、会展旅游、高尚居住、大型公建为一体的城市新“核心”,成为代表福州未来形象的“窗口”。围绕东部新城的商务片区和南站地区形成“十”字轴格局,两轴交汇处布置CBD商务中心和文化中心,并以美术馆、歌剧院等文化艺术中心形成的音乐岛作为东西向轴线的收头,提升专业化商务服务功能,拓宽专业化商务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依托海峡会展中心发展会展服务业,延伸会展产业链,带动仓山商业、物流、文化、工业等多领域的发展,对CBD形成有益补充,为仓山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商务支持。

  2.推动商务经济成长壮大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使用租金、税收、融资等方面优惠政策,加快推动商务企业的聚集,积极引进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商务企业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推动各类商务企业合作,形成门类齐全、交易活跃、服务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加快企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引导商务服务企业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务公司、商务集团,在商务领域创建全国驰名商标;加快商务市场的开放,降低中介服务准入条件,支持和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的中小商务企业发展,积极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体系。

  3.促进商务经济业态调整

  积极发展咨询中介业。大力发展会计、市场调查、社会经济咨询,为地区企业和政府提供专业化的国内外市场信息,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向外拓展业务;大力发展法律咨询业,包括法律咨询、律师代理、公正服务、仲裁调整,推进地区法制化进程;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咨询业,对专利、商标、版权的转让和代理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进无形资产的保护和流转。

  积极发展专业化服务业。大力发展市场服务业,推进专业化市场、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花卉市场等发展,改变政府管理的低效局面,提升各类市场的组织规模;大力发展企业服务业,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非金融性资产管理、内部机构优化、派出机构联络等综合性的后勤服务,减轻企业管理负担,提高市场主体的灵活性;大力发展职业中介服务业,加快建设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猎头公司,提高劳动市场的效率,促进就业水平提高。

  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方向,创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积极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仓山区,全面建立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加快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如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各类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租赁业,鼓励发展设备租赁、人才租赁、金融工具租赁等业务,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促进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生产资料。

  大力推动广告业发展。业务范围涵盖广告策划、***服务、广告设计、广告发布、广告宣传和广告代理,宣传媒介覆盖报纸、期刊、户外路牌、灯箱、橱窗、互联网、通信设备、广播和电影,强化广告业与旅游、商贸、软件、房产等产业的合作,加强仓山全方位的战略性营销,推进地区企业的品牌建设,提高仓山区的城市竞争力。

  积极发展会展服务业。依托仓山区位、人文优势和产业、市场特色,突出和强化会展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会展服务经济,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馆、高质量办展、高技术服务的要求,加快培养各类博物馆、交易会、商业展览、会议中心的专业承办机构,进一步推动会展业的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促进会展经营主体间的竞争,建设成为福州市主要会展城市、区域性会展中心。结合实际,加快会展服务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公司来我市设立会展承办机构,举办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全球性、区域性会议与展览。

  4.提升商务经济要素配置

  建立完善的商务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充分利用本地的高校资源,推动高校、园区与商务企业的合作,探索商务人才职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培育模式,减少人才供需摩擦,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商务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网络化,加强企业捕捉市场信息和驾驭市场变化的能力;逐步建立商务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创新格局,提高商务服务的创新水平,适应商务服务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特点;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发展,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规避行业损害等方面发挥自律作用,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

  (三)鼓励发展信息服务业

  加快发展计算机服务、软件和网络产业,进一步提高仓山区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努力构建电子政务、电子社区、经贸数据库、科技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培养出在产业领域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催生一大批充满活力、在各自领域特长明显的IT中小企业,力争仓山区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1.推进信息产业的渗透融合

  仓山区目前已形成了一园(仓山科技园)、三区(城门投资区、金山投资区、盖山投资区)、四片(金山工业园区桔园洲片、浦上片、福湾片、义序片)的工业园区格局。在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初具规模的基础上,以仓山科技园为中心,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间信息产业的交流、合作,实现园区信息产业的互补性发展,做强信息产业链,协调对外发展策略,形成融合渗透的信息产业发展格局,使园区信息产业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得到增强。

  2.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网络服务

  以建设“数字仓山”为目标,积极推进仓山区门户网站建设,加强仓山区政府网功能,实现相关板块信息的快速链接,建设联结社区、街道、企业、区政府的统一网络平台,增强虚拟平台的现实功能,实现各种信息网络互连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积极推广电子政务,改变重建设、轻实效的状况,推进政府资源整合,加快行政电子化速度,推进网上办公、网上决策,为企业和市民提供透明、高速、优质的行政服务;积极推广电子商务,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鼓励商贸核心区试点电子商务服务,鼓励市民和商家踊跃参与,由面向消费者的浏览选购扩散到企业层次信息管理;加快企业信息的汇总,以行业和规模进行梳理,提供资源丰富的商用信息库,增大企业间的交易往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过程,促进专业软件定制,促进商务服务和信息软件的共同繁荣;积极推广数字化社区,制定数字化社区标准,进行周期性评比,组建社区层级的信息交流平台。

  3.完善信息产业要素

  完善水电、公路、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一园三区四片的基础设施,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建设市场化、专业化投融资机制,创建适合仓山区不同企业资质、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扶持基金,培育有实力的IT企业集团对外扩张,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实施一揽子的信息产业人才引进计划,加快行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介于高校和企业间的第三方职业人才培育机构,加速补充园区企业的人才缺口;推进信息软件业的研发,利用好仓山区的高校资源,推进信息产业与当地大学的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行业核心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利益共享,保证各方的积极性和开拓性;出台政策鼓励各类机构开发拥有一批被世界信息产业广泛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品,改变低端的产业链加工方式,争取朝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

  二、不断丰富消费性服务业

  (一)巩固提升文化服务业

  文化作为一项产业,是指为提升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品质而提供的一切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生产与服务。由于它是一种精神、情绪等上的享受,所以它是无形的。仓山区要在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各项设施的配套,巩固和提升具有仓山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

  1.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在仓山区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带,就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南江滨地带使领馆、教堂等西洋文化,着力展现近代西洋文化在仓山的独特风景线;依托林浦村、阳岐古村和螺洲陈氏宗祠为中心,南北呼应,向市民展现仓山的传统历史文化,同时加强本地历史文化如马厂街等魅力小街巷的营销和推广,扩大仓山区历史文化的影响范围,推动仓山的传统历史文化发展;以福建师大和福建农大为核心,发展高校文化,整合区内的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仓山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保障。以新建的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以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峡歌剧院等为支点,向市民展现仓山区一种全方位的现代文化气息,与仓山区传统历史文化形成互补;在大力建设下藤路、三高路路段的生活广场的同时,努力展示老仓山的民俗文化,借以勾起市民对老仓山民俗文化的兴趣,带动当地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依托南江滨公园、金山公园,金山文体中心为载体的健康休闲文化中心,延伸和辐射周边的健康产业链,塑造金山休闲文化名片;积极考虑打造特色花卉市场一条街,以成都的全国闻名的“五朵金花”风景区为范本,将花与文化艺术充分结合创意,打造集零售、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金山特色花卉文化。七大文化集聚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既有古典又不乏现代气息,把历史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共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突出文化产业的经济性

  依托仓山的千年文化积淀,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逐步提高文化的经济价值。在仓山的历史变迁基础上,建设具有鲜明福州特色的博物馆、历史长廊等,借以拉动当地纪念品、餐饮消费,增加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利用原有的仓山步行街和三高路商业街的现有基础,结合传统的仓山民俗文化,对下藤路和三高路沿线房屋建筑进行传统改造使之成为仓山区具有传统市民文化特点的生活广场,街道旁附以老仓山特色的雕塑、历史服饰、历史图案等,发展仿古宴食和仿古就寝,让市民体验仓山人的传统生活,以此扩大商贸,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在建设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峡歌剧院等现代文化设施时,注重向消费、休闲、娱乐、体验等产业延伸,提高文化的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

  (二)整合提升商贸服务业

  积极加强仓山区商贸业的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不断完善业态布局和功能拓展,实现商贸业布局结构、经营结构、业态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商业设施更加先进、商业功能日趋完善、商业特色日益鲜明的商贸格局,进一步扩大商贸业的辐射范围,打造仓山新区现代化的商贸中心。

  1.推动商贸业“三核心,多节点”互动发展

  以初具规模的浦上大道沿线以及尤溪洲桥下等商贸片区为中心,继续招商商业连锁巨头入驻,吸引金山新区和周边地区居民的商业消费以及大学城的延伸消费需求,打造仓山乃至整个福州的现代化商贸带;以下藤路仓山步行街和三高路为中心,打造以仓山历史文化为特色的Living Mall(生活广场);以火车南站为中心,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物流Mall。以这三个商贸区为核心,建设仓山区集购物、观光、体验等消费功能为一体的互补性商贸圈,强化其辐射能力;同时积极培育各类专业街和各类批发大市场,在商品自发集聚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推动、宣传,重点集中建设服装、鞋贸、机电、五金等有特色的专业街和专业化批发市场,鼓励错位经营、特色经营和集聚经营。加强核心与节点商贸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形成“三核多节”、高低并存、次序井然的商贸业发展结构。

  2.提升商贸业的经营档次和水平

  调整规模小、档次低、管理差的经营主体,加大商贸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建设专卖店、大型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购物中心、Living Mall等高端经营形态,以经营形态为载体,大力提高仓山区商品档次,提高品牌商品的销售比重,优化商品供应结构,增强仓山区商业中心的集聚与辐射能力;积极推进特易购、世纪金福、永辉金山生活中心等大中型商贸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大红星美凯龙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商贸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对接台湾梦时代、金山万达城市广场等大项目工程;在商贸业经营方式上,继续加强和完善连锁经营,推广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三种连锁形式,鼓励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连锁形式,推动企业通过合股、收购、兼并、股权置换等资本运作形式发展连锁商业,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管理技术来提高盈利水平;培育集贸易功能、金融功能、开发功能、信息功能与组织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商社平台,推动其使用现代物流系统,完善对外采购、运输、交易和集散,增强商贸业的辐射能力。

  3.大力推进现代化的交易方式

  大力发展电子化交易,促进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的运用,培育市民网上购物的消费习惯,提高商贸业网上交易的比重,鼓励仓山区企业建设有网上交易功能的网站,发展安全支付的模式,扩大商业交易范围,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大力发展拍卖、竞买、仓单等现代商贸交易方式,变革落后的商品流通形式,促进商贸交易方式多元化,加快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型;利用在建的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会展交易,推动面向消费者和商家的主题会展,鼓励本地会展交易和对外会展交易,建设多样化商贸交易平台,全面推动商贸业的结构升级。

  4.改善商贸业的发展环境

  加快对三个核心商业区、各种专业街和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的改造,加快建设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积极推动多元化的流通方式,构造要素流动通畅、人员行动自由、商品集散迅速的商贸网络;加强商贸区的营销力度,综合使用报纸、电视、互联网、露天广告等媒介,通过明星演唱会、T台时装、文化论坛等吸引公众眼球的活动,扩大核心商业区、专业街的知名度,吸引本地和外地消费者集中,改变仓山区现在“住在仓山,消费在鼓楼、台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支撑各种高档次商品的消费需求;加快商贸业诚信体制建设,完善网络支付安全认证体系,建立符合场上交易和网上交易的消费者绿色解决通道,增强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信心,完善购物软环境;同时加强企业连锁化、股份化、规模化的引导,在税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商贸业发展提供政策面支持。

  (三)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

  根据旅游业个性化、多样化、知识化、自然化和体验化的总体发展态势,扩大细分旅游目标市场,提升仓山区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主题性质的文化体验游,努力把仓山区建设既有文化历史特色,又富有现代文明气息的旅游胜地。

  1.促进特色旅游业发展

  加强仓山区旅游区域的功能定位,围绕闽越传统文化、近现代文化、生态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体验区进行重点建设。以闽越传统文化为基调引导体验历史、体验旅游、体验消费,东南部依托螺洲陈氏宗祠等景点,中南部依托阳岐古村的严复故居和尚书祖庙等景点,东北部依托林浦村的尚书文化和宋帝行宫等景点,打造形成三大闽越传统文化旅游核心地带,辐射整个仓山区的传统文化体验格局;依托南江滨公园、乌龙江湿地公园两大主题性现代公园,同时加入近代南江滨各种外国使领馆建筑群、烟台山公园等旅游景点,引领游客在体验现代化休闲时尚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仓山区在近代的历史文化沉淀。依托烟台山公园、高盖山公园、长安山公园生态休闲区,依托区域内城市森林的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旅游线路,服务于本地市民。依托泛船浦天主教堂、陈太后祖庙和其他各种寺庙和本地信教徒较多等优势,建设宗教文化体验区,协同南江滨具有西洋文化特色的商务带,展现宗教文化与现代商务文化的完美融合。同时加强上述功能区的空间互通、功能互补,构造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旅游布局。

  2.延伸旅游产业链

  加快完善各景区旅游接待等配套设施,进一步调整宾馆、旅馆业态,形成度假型宾馆、商务型宾馆、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状态,增强仓山区各类游客的接待能力;大力发展仓山区旅行社,推动旅行社向连锁化、网络化发展,扩大旅行社的经营规模,加强旅行社信息管理,同时依托电子商务,实现网络化经营;培育产供销一体化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提高旅游商品和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开发各种具有仓山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游乐设施;加快特色美食街的建设,加快对福州餐饮文化提炼,推广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菜系,推广茉莉花茶及具有健康功能的饮料;加大汽车租赁等产业的发展,满足观光游、商务游、自助游等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以方便旅客;积极发展南江滨公园,金山公园等景区内的游乐设施,扩大景区的盈利范围,增加仓山区的人气,以有限的空间实现最大的经济效应。

  3.加强旅游综合管理

  推动仓山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促进旅游与购物、娱乐、商务、会展、赛事、论坛、教育的协同发展,加强旅游业渗透力,通过各种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等媒体和申报历史文化遗产等方式扩大旅游产品的品牌宣传;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营销手段,结合静态广告和动态广告,积极筹办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文化会展活动,重点打造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林浦村等旅游产品,增强仓山的知名度,拉动仓山旅游人气,培育境内外旅游市场;完善旅游管理条例,规范旅游市场,大力倡导诚信经营,积极推进旅游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切实维护游客权益;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载体建设,形成便捷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完善交通出行手段,在火车站、汽车站等重要人群集散地做好细节服务;利用福州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引导市民文明行为,运用多方位的信息传导方式,引导市民对仓山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宣传,在大力推进全民营销的同时,创造全区友好迎客氛围。加强对仓山古迹、各使领馆建筑、乌龙江湿地公园、林浦村、阳岐古村等历史和自然文化景观的保护力度,强化管理和旅游资源的修复,实现历史景观再现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旅游景观。

  三、加快巩固基础性服务业

  (一)继续发展房地产业

  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住房需求为导向,从房产开发、建筑建材、专业服务与城市价值的融合互动出发,科学规划仓山区商务地产和居民住宅的开发比例,科学区分不同楼宇所属的经济功能,提高历史与现代建筑的协调性,提高楼宇的智能化程度和环保程度,大力培育和发展房地产业链,发展竞争有序、统一规范、交易安全的房地产市场,推动“宜居仓山”的建设。

  1.加强房地产开发和规划实施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积极发展节能型住宅,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打造一批高品质、生态型的大型高尚居住区,运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住宅质量和品位。有序推进仓山区房地产业建设,完善江南水都、中天·金海岸、三盛·巴厘岛、世纪景城、欣隆盛世、金辉·莱茵城等楼盘设施和服务,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改造仓山旧社区,积极实施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探索符合仓山区特点的旧社区改造模式,腾出有价值土地,进行再规划、再开发、再增值。对功能定位暂不明晰的土地,作为空地进行封存,为未来服务业发展留下空间。

  2.完善商务配套建设

  加强街面改造,改善经营环境,达到美观、专业、规范的效果;引进与房地产交易配套的银行、评估、拍卖公司,联合家装市场和设计单位,扩大房地产服务范围,延伸房地产产业链,建立起看房、买房、交易、设计、装修、后期配套建设的一站式房地产服务,拉动片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3.发展房产中介行业

  构筑网上房地产交易平台,形成集房地产交易手续办理、产权登记发证、经纪、评估、拍卖、保险、货款等为一体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体系。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重点扶持一批实力雄厚、运作规范的中介机构,促进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健康发展。继续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服务。同时,全面启动我区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对市场运行分析、预测和监控,引导理性投资和理性消费。

  (二)统筹发展公共服务业

  围绕建设高效公共服务的要求,加快公共服务的改革,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完善公共服务的民主决策机制,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建设满足社会福利需要、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仓山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仓山。

  1.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地铁、高速公路为主干网络,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和公共交通场站。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对交通网络的结点进行整改,提高交通的转站速度。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率,逐步在主城区取消摩托车、电动车,改善交通秩序。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必须同步建设停车场,重点建设金山浦上公交停车场,作为我省最大的公交停车场,建设成为福州公交场站标志性建筑,同时新修大厦应配套地下停车场。推进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车道的协调规划,扩大区内步行街面积,在繁华地带增设地下走廊,在步行体系上注重步行体系的通达性和完整性。

  加快市政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涉及文化体育场馆、市政道路和桥梁、居住小区、城市景观和垃圾污染处理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完善城区供水、供电、供气、排污等市政管网,全面提高市政公共设施水平和市政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市政设施建设,重点配合完成南江滨大道、三环二期、南台大道二期等主要市政干道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干支分明、四通八达的市政道路网络(如环岛路、林浦路、螺城路等),积极配合建成鼓山大桥,新建前横大桥、马尾大桥、林浦桥、螺洲桥等,不断完善南台岛城区功能。同时做好六一南路、东二环路等城区主干道景观改造,抓紧江心公园修复开放及高盖山公园改造工程,推进展进路、洋洽路等一批小街巷改造建设,启动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修复工程,提升南台岛整体形象。

  加快市政环卫事业。重点对南台岛的港头河、龙津河、白湖亭河等12条内河进行全面整治,规划建设内河河岸线、绿化带等,使内河周边生产、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控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落实环保目标及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闽江流域水环境整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重视发展城乡再就业。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有关政策,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重点抓好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事业人员再就业和其他特殊群体就业的服务工作,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业。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仓山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政府工作力度和引导力度,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快就业供需信息的流通,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就业吸纳力强的服务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妇女儿童、老年人活动场所,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发展“银色产业”。

  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大力推进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断扩大我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实施均衡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持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构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将我区建设成为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先进、教育功能齐全、师资队伍优秀,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强区。

  2.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政府要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在公共服务输出领域引进市场机制,推进决策与执行分离,推广市场化的公平制度,通过透明、民主、公正的程序挑选公共服务的供给企业,剥离效率低下的经济职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扩大公共服务融资渠道。灵活使用承包租赁、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等多种投资模式,有效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设施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参与公共设施建设,解决医疗卫生、社区建设、环境管理、交通设施等公共服务投资不足的难题。

  建设服务型政府。明确公共服务对象,彻底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建立科学民主、多方参与的决策程序,为仓山区民众和企业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努力建设“电子政府”,推动政务公开,为市民提供便捷通道,保证公众知情权,加强民众监督;改革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制度,加快政府激励体制的建设,建立公众参与的开放评价体系,促进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工作。

  (三)规范发展社区服务业

  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服务,做大做强社区服务业,同时构建网络化的社区服务和保障组织,逐步形成以区级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为支撑的社区服务设施体系。

  1.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社区商贸服务,努力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利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加快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快餐店、理发店、洗衣店、维修、邮政、家政、再生资源回收等配套网点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劳动站服务,整合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和辖区资源,采集社会就业岗位信息和社区失业人员信息,为有就业愿望的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发展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场所,组织老年人各种适宜活动,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生活条件;建立机制,逐步加强未成年人的社区教育与管制;积极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质,严格社区卫生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发展社区物业管理,加快成立业主委员会,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和服务,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同时针对仓山区目前的“村居”不分的现象,借鉴武汉、深圳等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加强分类指导,根据新城区建设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的安置房,适时进行“村改居”,引导农民走股份化发展道路,并充分利用留用地的政策开发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完善社区服务机制

  促进社区服务的供给社会化,在进一步强化社区公共服务的同时,区分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市场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列出各类服务清单,培育社区服务供给的公共机制、志愿机制和市场机制,为社区服务业和非营利组织活动提供发展空间;促进社区服务的项目产业化,在巩固和完善特困群体、优抚对象福利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面向社区居民和单位的有偿服务项目,把大部分的社区服务托付给市场,加强社区服务的产业化运作,为社区居民和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社区服务的投入多元化,吸引社会各类资金兴建社区服务设施和创办社区服务实体,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培育多元化的服务主体,解决社区服务公共设施陈旧、有效投资不足的问题;促进社区服务的准入规范化,建立完整的社区服务主体资格审查制度、责任追踪制度和社区居民反馈制度,加强对社区公共服务主体的筛选,从源头上促进社区服务的高质量供给,从后续上加强社区服务的监控,形成高效、优质、全面、互动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格局。

  第四章 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

  一、空间布局

  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和城市功能文化地位,科学规划服务业的空间结构和层次梯度,打造文化空间、功能空间和宜人空间,形成以“三大文化”为主要脉络的充满活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一)现代文化主题区

  以福州火车南站为中心,向周边延伸,连接东部新城各现代文化展示点,构建体现科学发展与和谐的现代文化主题区。该区主要承担仓山区以现代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分工。

  (二)传统文化主题区

  根据仓山老城区的特色,规划和形成以学生街、下藤步行街一轴为中心,向周边延伸,上顶江滨休闲、西洋等传统文化展示区,下接螺洲宗氏集群文化旅游区,构建体现仓山古韵的传统文化主题区。该区主要承担仓山区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分工。

  (三)创新文化主题区

  以南台岛西部为主体,以福建农林大学高校片区和金山工业区为中心,与周边社区和公园融合,向大学城、浦上片扩散,形成高校研发、企业创新、学习型社区互动发展的创新文化主题区。该区主要承担仓山区以创新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分工。

  (四)区际联系和扩散序列

  以三轴作为现代文化主题区、传统文化主题区、创新文化主题区区际联系的空间轴:中轴以仓山区内规划地铁东西向空间轴作为联系上述三大主题区的空间主轴,北轴、南轴分别以规划的南江滨路、以南三环路东西延伸为联系三大主题区的空间次轴,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推动现代文化主题区、传统文化主题区、创新文化主题区融合互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的产业对接和结构升级。

  二、功能定位

  (一)现代文化主题区

  现代文化主题区主要由三个功能片区构成,分别是以福州火车南站为中心的现代流通文化功能区、林浦洲为中心的现代体验文化功能区和东部新城现代商务文化功能区。三个功能片区联动发展,重点发展现代商务文化及商务配套项目,形成以流通经济、平台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主要特色的互补性的现代文化格局。

  1. 现代流通文化功能区

  在承载现代流通经济文化的交通系统等公共服务上,仓山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特别是南站,作为全国十大区域性客运交通枢纽之一,将建成汇集铁路、城市轨道、常规公交、汽车客运、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交通系统中心。

  依托福州火车南站,建设现代流通文化功能区,发展流通经济文化,其中重点发展体现现代流通经济文化特征的物流服务业、现代商贸服务业、交通系统等公共服务业。具体规划有福州火车南站区域物流片区,为福州南部、东南沿海及全国铁路、水路、公路货物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园区;以火车南站的流通人群为核心承载,依托便利的交通,以火车南站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开发商贸集群,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同时可兼重发展主题住宅和商务房产,突出火车南站的门户形象,将该区域定位为福州市的高端现代流通文化承载区。

  2.现代体验文化功能区

  林浦片区是以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功能,集海峡公共文化、总部经济、商务办公、商业金融、高档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新区。会议和展示等公共文化平台活动,由于对餐饮、饭店、交通、商贸、娱乐、通讯等行业的巨大关联作用而成为商务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以林浦历史文化名村为背景,立足林浦洲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围绕会展中心,依托海峡歌剧院、海峡美术馆等平台,打造海西现代文化深度体验功能区,发展现代文化体验经济,服务于南江滨休闲RBD以及东部新城的CBD和东部新城流通中心。

  以林浦历史文化名村为背景,依托海峡歌剧院、海峡美术馆等平台定期举办京剧、闽剧、钢琴演奏会、舞剧等高雅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展示活动,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加强福州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在提高市民文化修养的同时,以文化促经济,并实现与旅游的联动发展。

  3.现代商务文化功能区

  东部新城是未来福州市重要的城市CBD和海峡公共文化设施的中心区。规划在东部新城的商务服务区形成“十”字轴格局,富有创新性,绿化和水系组织较为丰富,富有特色,两轴交汇处布置了CBD商务中心和文化中心,并以美术馆、歌剧院等文化艺术中心形成的音乐岛作为东西向轴线的收头,成为整个地区的景观高潮和标志性特征。

  在商务服务片区内规划建设超高层建筑,形成集现代商务、会展旅游、高尚居住、大型公建为一体的城市新“核心”,成为代表福州未来形象的“窗口”。

  上述三大功能片区互补互动,从流通文化集聚地福州火车南站到现代文化体验中心,再到商务文化展示中心,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商业流通、平台体验、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现代文化区域,同时作为“仓城新风”现代文化的主要展示区。

  (二)传统文化主题区

  传统文化主题区主要由三个功能片区构成,分别是以师大学生街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综合功能区、烟台山公园为中心的“闽水古韵”历史文化展示功能区和两点一线(螺洲帝师之乡连线林浦历史文化名村)为中心的人文文化体验功能区。三个功能片区联动发展,重点形成以商品消费、观光消费和体验消费为主要特色的互补性的传统文化主题区。

  1.传统文化综合功能区

  传统文化综合功能区重点发展文化展示、产品消费、创意体验功能,规划以师大学区为中心,围绕学生街将施埔路、施埔后路和首山路进行整合,在新建学生广场和学生街之间建立地下商业街通道,改变二者目前相对隔离的状态,形成一条教育文化体验链,以教育文化体验功能为主题塑造一颗嵌入在仓山中心亮丽的学区文化体验明珠。连同二珠——下藤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商业街和白湖亭传统商贸业服务二文化展示功能区,三珠辉映,点亮仓城中心,引领闽越古风。

  打造下藤路和三高路沿线成为一个具有传统市民文化特点的Living Mall(生活广场)。在老福州人的心中,自古以来,仓山就以其纯熟的生活环境和深厚的人文沉淀,成为最适宜居住的板块之一。而南江滨地带作为仓山的老城区,历史文化传统古来有之,加上现在发展起来的下藤路仓山步行街和三高路商业街,造就了老仓山文化优势和较好的商业发展基础。因此,利用原有的仓山步行街和三高路商业街的现有基础,结合传统的老仓山市民文化,对下藤路和三高路沿线进行房屋建筑进行传统改造,街道旁附以老仓山特色的雕塑、历史服饰和历史图案等,发展以购物中心、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为主,集购物、餐饮、娱乐、金融、商务、文化消费为一体的新型商业圈,打造成一个集商贸、旅游休闲、文化消费等综合性的具有传统特色的Living Mall。

  2.历史文化展示功能区

  该区以烟台山公园为中心,以仓前路、观井路为滨江休闲文化主缎带,串联众多文化明珠,依次联系南江滨现代休闲文化主题区、龙潭角陈靖姑祈雨、烟台山公园等闽越历史文化主题区,泛船浦天主堂、中洲岛基督堂、五口通商大使馆等联结的西洋文化主题区,融汇古今,中西合璧。该区定位于闽越精华遗存集聚地,通过上述文化主题区串联,再现仓山的闽水历史风韵,追忆五口通商为吸引西洋大使馆相继而至的盛景,形成闽越两千年文化的展示窗口,成为展示、演绎、活化闽文化的精华区域,主要负责仓山“闽水古韵”文化展示功能。

  依托该区的历史文化和“两岛一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势,紧密结合南江滨大道沿线、烟台山开发和观井、观海片旧城改造,高起点布局规划,重点开发建设高级写字楼和商务中心,引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精心培育集商务办公、观光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南江滨RBD休闲商务区和商贸旅游繁荣带,着力打造一条崭新亮丽的南江滨历史与文化融合的风景线。

  3.人文文化体验功能区

  以螺洲帝师之乡连线林浦历史文化名村为中心,以两江的人文景观资源为重要载体,围绕帝师之乡、文化名村做足文化体验旅游开发,重构当年的帝师盛况、再现千古闽风,以闽越人文文化体验为目标,打造闽越文化旅游深度体验景区。

  联合三大核心带人文教育主题,拓深林、陈两大姓氏文化联系,增强林浦历史文化名村和螺洲帝师之乡两点旅游凝聚力,便利两地交通克服空间瓶颈,以文化集群开发旅游业。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贯彻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保护好古民居历史文化遗迹,科学布局,精心设计,充分体现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结合,实行分期进行和边建设、边开放、边收益的滚动式发展,立足近期,规划远期目标。

  上述三大功能片区互补互动,从闽都文化观光集聚地南江滨,到传统文化综合功能主题区,再到历史文化沉淀地螺洲、林浦,形成一个完整的集休闲、旅游、娱乐、购物、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区域,同时作为“闽水古韵”传统文化的主要展示区。

  (三) 创新文化主题区

  创新文化主题区主要由三个功能片区构成,分别是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中心的高校创新功能区,金山工业区为中心的企业创新功能区和周边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创新功能区。三个功能片区联动发展,形成高校研发、企业创新、学习型社区互动发展的创新文化主题区。

  1.高校创新功能区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中心,整合周边的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州科技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理工学校、福建工业学校等院校,并延伸福州大学城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打造仓山区高校创新区,直接为金山工业区和仓山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突出该区的研发功能,加大高校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重新的力度,鼓励高校间的相互合作,鼓励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提高研发成果的转换率;突出该区的人才创新功能,鼓励高校人才与企业深度合作,通过股权、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形式,实现共赢与互惠发展;鼓励该区的人才培养功能,既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也培养面向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创新为导向,建设创意无限、创新持续的人才辈出空间。

  2.企业创新功能区

  金山工业区作为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产业发展导向上以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为主,已形成机电一体化园、电子信息园、生物工业园和综合工业园四大功能分区。随着福州市和仓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金山工业区面临进一步的体制创新以实现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

  在现有基础上,鼓励园区企业向总部型经济发展,将生产基地外移,集中发展企业研发总部、营销总部。鼓励企业向服务型经济发展,向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鼓励企业发展创意产业,通过设计创意、文化创意、消费创意,延长企业生命周期和盈利能力。鼓励星网锐捷、瑞达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通过通讯创意园区、钟表创意园区的建设,实现企业转型,为金山工业区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3. 社区创新功能区

  以福建农林大学高校片区和金山工业区周边社区为主体,以金山大道、南江滨沿线社区为主要载体,强化社区创新功能,与高校创新和企业创新互动,实现创新型文化主题区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社区的数字建设,推广数字化社区工程,制定数字化社区标准,进行周期性评比,组建社区层级的信息交流平台。强化社区文化服务,通过文化服务的投入多元化,吸引社会各类资金兴建社区文化服务机构和创办文化服务实体,提高社区文化服务水平。强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大力举办各种学习型社区建设活动,通过社区学习论坛、社区读书月、社区继续教育、居民终身教育等形式,提升社区创新能力。强化社区与高校、企业的互动,通过高校进社区、企业进社区等活动,促进创新文化的深化和不断更新。强化社区的生态建设,依托南江滨公园和乌龙江湿地公园,发展社区健康休闲文化中心,延伸和辐射周边的健康产业链,为社区创新提供活力空间。

  上述三大功能片区互补互动,从高校创新的承载到企业创新的提升,到社区创新的延伸,形成一个以城市创新文化为导向,产学研社各具特色并相融的创新文化区域,同时作为仓城创新文化的主要展示区。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进一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服务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服务业的配套政策,定期汇总分析服务业发展情况,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完善我区服务业发展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全区服务业发展工作,研究我区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衔接各行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做好分工协作。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编制总体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的布局,并建立与各部门、各行业及重点企业的联系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相关行业的规划,制定本行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工商、税务、价格、土地、劳动等涉及政策较多的部门按月报送政策落实情况。统计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对服务业的统计和监测工作,健全和完善统计报告制度,定期发布统计信息和运行情况报告,为管理部门指导服务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深化改革,推进创新

  深化国有服务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有序退出机制,逐步降低服务业中的国有经济比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等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突出主业,实现主辅分离。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中型服务业企业。

  构建平台运行机制。积极组办各种类型的服务产业对接活动,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服务产业机构在我区落户或建立分支机构,并为这些活动和机构做好引前、引后综合性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种服务产业中介机构发展,积极构建网络、技术和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在服务业发展中,城市与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应建立良好的政府服务体系,降低交易费用,为仓山区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依托。

  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关系。建立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品牌突出、相互带动、链条延伸、拉动明显的服务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仓山区情况,在主城和郊区因地制宜重点建立和扶持一批区级服务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引导分散的资源和项目尽可能向园区集中。引导各集聚区形成清晰的产业定位,科学规划园区内项目的布局,实现各个服务业园区或集中发展区之间错位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规划中特别要突出文化底蕴,推动仓山区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创新文化建设。

  三、增加投入,引导投资

  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由区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引导扶持重点服务业的发展,对服务业重点项目给予研发补助、贷款贴息、配套资助,对促进服务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服务领域。建立项目库,全力做好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实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政府要对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特别是对由政府负担转为市场化运作的项目和就业量大的项目,给予贴息或补助。

  引导服务业投资。研究制定我区服务业利用外资产业导向目录,引导外资投向我区急需发展的基础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吸引跨国公司、跨国采购中心、国际会展公司、市场中介机构等来仓山区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鼓励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通用标准,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力扶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转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引导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在独立审查基础上,增加对服务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消费热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培育人才,引进人才

  通过定向委托等方式,加快培养我区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针对我区服务业的发展重点,适应新兴行业对高素质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岗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机构建设,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向城镇服务业转移。政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增加投入,为培养服务业人才创造条件。建立规范的人才劳动力市场,发挥其中介作用,推荐合格的人才和劳动力。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是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种人才的引进力度。针对人才流动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调整政策,由政府、人才引进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三方出面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政府适当投入或调整政策降低他们举家搬迁后的一次性购房价格困难;政府、人才引进单位和有关中小学联合,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政府和中介机构组成信息服务网,共同解决引进人才的配偶工作问题。积极拓宽引导人才的渠道,通过兼职、短期服务、项目引进、技术入股、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柔性引进旅游、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急需人才。

  五、鼓励民营,绿色通行

  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抓紧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财政金融支持和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法律未禁止的其它服务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

  建立服务业发展的绿色通道。按照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制定符合仓山区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以“政策洼地”引导资金流入,形成“资金洼地”。进一步加大对涉及服务业企业收费的管理,清理和规范收费行为,取消不合理收费,保障服务业健康运行。

  六、优化环境,营销仓山

  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责,推进各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明确办事时限,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能够由企业决策的事项,坚决下放给企业。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工商、税务、价格、金融、土地、城建、环保、劳动等部门要树立起全过程和全方位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政府为企业服务。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要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取缔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经营企业;严格查处价格垄断、价格欺诈和乱收费,制止不正当竞争。

  加大仓山营销力度。建议由政府投资,印制反映仓山特色的精美小册子,投放在宾馆、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为服务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另外,在北京、上海等国际机场,围绕仓山区文化进行广告宣传,吸引国内外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