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平潭·优化通关服务 保障高效通关——福州海关关长解读平潭《规划》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正式公布,给平潭带来新的机遇。在《规划》赋予平潭的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中,第一项就是创新通关制度和措施,即按照既有利于平潭开发和人员、货物、交通运输工具进出方便,又有利于加强查验监管的原则,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

  21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福州海关关长李国认为,《规划》针对创新通关模式表述得较为清晰,明确了创新的原则,总的来说,创新就是要坚持便捷和有效。

  “所谓创新通关模式,总体上要求,就是把平潭岛作为一个全岛放开的岛屿,实行分线管理,具体来讲就是‘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前八个字是定位,后八个字是解读。”李国说。

  据介绍,“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指的是将平潭与境外的口岸设定为“一线”,所有入区进境的保税货物采取备案管理,关税征管和贸易管制措施从优放宽;在平潭与内地之间设为“二线”,按照“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规则,对入区出口的货物,该享受退税的及时办理。

  李国认为,所谓“放宽”,是指优化口岸相关部门的通关监管工作、简化手续,采取一些既能够满足管理要求,又能够便利企业和人员进出的措施。相比政策的“放宽”,操作的“放宽”更重要,优化和简化必须落在高效上。口岸各部门都要研究如何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管理,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服务要到位,管理不越位,在此基础上加强合作,努力打造一线口岸,成为全国通关效率最高、手续最简便、通关最高效的口岸。

  “‘二线’管住,不是‘管死’。”李国表示,“管住”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在岛上实施的税收等特殊政策的实施,让特殊政策能够实实在在地运用于平潭的发展上,不至于出现国家批准在岛内实施的税收等政策流到内地,这是管住的基本要求和实质所在。“我们认为,在‘二线’管理上,应该是以管货为主,这也符合规划原则,而人,则要尽量方便进出岛。”

  对此,李国表示,口岸部门要强化相关企业的管理,弱化口岸监管作业;强化电子监管,弱化有形监管。“要创新理念,尽可能简化和优化通道作用,把管理的重点和着力点放在对相关企业的管理上,放在具体享受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和商品上;充分发挥电子化管理的手段和应用,开发相关管理软件和系统,大力加强电子化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有形、直接的管理。对区内生产、贸易型企业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在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支持下,对区内货物自由流转实行电子账册结转式有效监管。这既是下一段研究制定创新通关模式必须坚持的思路,也是海关监管创新的要点和新政策便捷性的保证和意义所在。”

  李国认为,《规划》所提及的政策具有鲜明特点。比如政策原则性较强,“这意味着实施起来需要细化。因此,要立足福建发展的实际、立足平潭发展的需要,让它们具体化为最有利于平潭发展的政策”;政策拓展空间大,“按照《规划》,对台是平潭开放开发的重点,也是立足点,但现有政策里并没有对台的专门内容,这就是空间”。

  因此,下一步,政策研究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比如在创新通关模式方面,有的政策要在新的通关模式建立后才可以组织实施,有些政策可以在新模式确立前先行实施,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只有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才能早日出台具体化的通关政策,才能将优惠政策得到最优化落实。”李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