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平潭·麒麟腾跃而起 掀起建设热潮

   

  

  图:平潭海峡大桥。

  图:建筑工人在平潭东澳中心渔港建设工地施工。

  图:平潭金井湾吹沙造地项目。

  图:“海峡号”客滚船。“海峡号”客滚航线是大陆首条对台高速客滚航线。

  图:平潭边防官兵与长江澳风电场工作人员检查风电机组运行情况。

  图:坛西大道施工现场。

  底图:平潭主岛海坛岛及其附近部分岛屿。

  资料图片

  这里,是福建最大的岛屿;

  这里,是大陆距台湾岛最近的岛,距台湾新竹68海里;

  这里,是平潭。

  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这个地图上形如麒麟的岛屿腾跃而起,掀起开放开发的热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事在人为,让我们一起倾听几位建设者的心声。

  “海峡号”成两岸“黄金线”

  总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年设计通过旅客能力26万人次、车辆10万辆次的平潭海峡高速客运码头,如今已成为平潭的一张醒目名片。2011年11月30日,“海峡号”从这里顺利首航台湾台中。每周4班航班,成为大陆首条对台高速客滚航线,也是目前大陆至台湾本岛航行时间最短的航线。

  “有航班时,我们必须从清晨6点半开始工作,直到下午5点航班结束。”福建海峡高速客滚航运有限公司客运主管张恩华说,没有航班时他们还要抓紧时间进行人员培训、场地维护等工作。今年3月以来,随着航班进入常态化,“海峡号”乘客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码头也愈发忙碌。他坦言,已经两三个月没回过家了。“工作忙,但干得有劲。”当初主动从三明来到平潭的张恩华说,看中的就是平潭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海峡号”已成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黄金线”。“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通过"海峡号"来到平潭。其中最多的,是来咨询了解平潭优惠政策的投资者。”张恩华说。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890个团组、2.76万人次乘“海峡号”客滚船,经平潭—台中航线赴台湾本岛旅游,占大陆居民经福建口岸赴台湾本岛旅游总人数的24%。

  平潭不再是“电力孤岛”

  1995年进入平潭供电公司工作的周兴,称得上是一位老员工。担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后,主管电力规划的他,与平潭电力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以往的平潭岛,仅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而为变电站提供电源的,也只有一条入岛海缆。”周兴说,当时的电网很不稳定,检修量大,供电能力也不强。“有一次,由于海底电缆被船锚割断,整个平潭停电。”

  随着平潭的开放开发,电力建设也走上了快车道。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平潭电网总投资约15.2亿元。2009年,平潭启动了前进变电站建设。2010年,110千伏二回通道启动送电,正式投产运行。“平潭电网长达11年的单线单变供电历史就此结束,平潭不再是一座电力孤岛。”周兴说。如今,平潭首座220千伏变电站也在紧张施工中,建成后,将实现220千伏双回电源线路进岛。

  平潭电力的飞速发展,同样体现在用电量上。2010年2.69亿千瓦时,2011年3.5亿千瓦时,今年一季度达到1.5亿千瓦时。“供电量和投资额的快速增长,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近几年的电网投资是过去20年的总额,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平潭电网。”周兴说。

    首个高新台资项目落地

  沿着海峡大桥一进平潭,看到的就是热火朝天的金井湾组团建设工地。眼下,协力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这个规划面积1350亩、总投资超过120亿元的产业园区,是实验区首个动工的具有台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将在园区内打造包括设计研发、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下游应用在内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这在大陆尚属首个。”协力(平潭)科技集团副董事长王闯说。

  2010年初,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动找到协力集团,那也是王闯第一次听到平潭这个名字。“当时的平潭工业基础为零,基础设施薄弱。”王闯说,吸引他们的是平潭的发展前景。

  2011年8月,协力科技产业园项目动工建设。“从签约到动工,只用了不到一年,这得益于实验区管委会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王闯说。由于看好平潭发展前景,协力科技决定追加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芯片生产线。

    从乡村公路到高速环路

  2010年10月,作为厦门路桥集团的项目经理,曾华明来到平潭参与环岛路建设。“当时的平潭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荒凉。岛内的双向车道只有两条,镇与镇之间几乎都是仅7米宽的乡村公路。”曾华明记忆犹新。2010年,预计投资50亿元、总长近100公里的平潭环岛路开工建设。如今,环绕平潭岛,在一片林区中,一条主道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的现代化道路已现雏形。

  “我们集团负责建设的环岛路、坛西大道已开工43公里,预计今年底将打通环岛路南、东、北段,与坛西大道形成环路。”环岛路安海澳至坛西大道南段前几天刚刚开工,曾华明负责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及协调工作,眼下最为忙碌,“周末也必须在工地值班,我已经两个多星期没回家了。”

  建设进度突飞猛进,道路的质量却容不得半点马虎。“套高不套低,是我们坚持的原则。”曾华明说,虽然建设的是市区道路,但从标准化施工到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是按照高速公路标准进行管理。“环岛路是平潭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起点、高标准要求,才能保证工程高标准完成,为平潭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走大桥上岛只需几分钟

  2007年11月,孙立军来到平潭,一待就是5年。在平潭,看着全长3510米的海峡大桥跨越海坛海峡而起,作为大桥项目的总工程师,孙立军很有成就感。“2010年11月30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孙立军说。

  “平潭夏季多台风,而从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的冬季季风更是达到八九级,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孙立军说,平潭地质淤泥覆盖、孤石多的特点也给施工造成不少困难,“钻孔打不下去,施工中也很容易发生事故。”

  尽管困难重重,孙立军和同事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2008年开工建设的大桥,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完工。

  海峡大桥的建成,结束了平潭只能通过轮渡进出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平潭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以往到了码头等候轮渡需要排长队,少则半小时,多则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只需几分钟,便能通过大桥出入平潭。”孙立军说。

  如今,针对平潭开放开发的需求,渔平高速公路延伸线、一座与海峡大桥同等规模的辅桥正在施工之中,重任同样落在了孙立军和他的同事们身上。

    【资料链接】

  平潭,一个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由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的“千礁岛县”。2009年7月,福建省委全会作出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决定推动这个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县份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实行比特区更“特”的优惠政策。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