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建桥工业园区驱动大渡口经济转型升级

  像所有曾依托于重点产业或重点企业而生的行政区一样,随着重钢的搬迁,大渡口正面临一场城市“蝶变”。市委、市政府给予大渡口的全新定位是:生活品质之城、新兴产业之区。

  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大渡口早已打响攻坚战,双山片区、九宫庙商圈正蓄势待发。建设新型产业之区,大渡口又该如何亮剑?

  大渡口要完成三大转型,经济转型是前提、内在需要和必要条件,经济转型不成功,其他两项转型必然不能实现

  10月9日,在系列节目“2012大渡口投资价值五日谈”第五期访谈中,大渡口区委常委、副区长罗林泉说,从路径上讲,大渡口需要完成三个转型:一是城市转型,二是经济转型,三是社会转型。

  三大转型之战的关节点又在哪里?

  新华社重庆分社新闻信息中心总编辑王金涛认为,三大转型中,经济转型是前提、内在需要和必要条件,经济转型不成功,其他两项转型必然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也难以保证。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桥园区就是大渡口经济转型的主阵地、主战场,建桥园区建设得好不好,关系着大渡口是否能够打赢这场转型之战。

  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从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上看,今天的建桥园区就好比当年的重钢,是今后大渡口的一个增长极、一个发动机,甚至可以说是重庆主城西南片区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大渡口要后来居上,必须坚持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工业园区。大渡口提出,一是产业与城市相融合,二是人才、科技、金融资本相融合

  如何打造建桥这一“发动机”?

  按照发展园区经济最常规的套路,大渡口需要做的无非是拆迁、征地、招商引资,把建桥建成一个工业集聚区而已。

  不过,在大渡口区委、区政府看来,这种陈旧的园区发展思路已不合时宜。“大渡口要后来居上,必须坚持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工业园区。”该区主要领导认为。

  高起点,首先表现在先进的发展理念上。大渡口提出两点,一是产城融合,二是三资融合。

  所谓产城融合,即产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从单一的土地经营转向多元化的物业经营,从单一的工业楼宇开发转向工业地产、商务地产、科技地产、居住地产的综合开发,以多元化的开发形态引导产业和人口的有效聚集。

  为了促进产城融合,目前,该区在大力引进企业入驻园区的同时,还加快建设高档酒店、商场、文化娱乐、高端餐饮等城市综合体项目。

  所谓三资融合,即金融、科技、人才三种资源要素的融合,通过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集聚平台的协同,来构建完备的产业链,发挥生产要素的集群效应。

  用先进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建桥将建成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规划,到2015年,建桥园区现代制造业体系和现代都市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初具规模,园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50%,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亿元,年实现税收1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到35%以上。

  在梳理建桥的成绩时,大渡口感到最兴奋的是建桥的16个金字招牌,而非一连串经济数据

  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先进的发展理念,让建桥在历经短短9年的发展后,已崭露头角。

  目前,建桥园区已经招商引资累计390亿元,引进企业94家,户均注册资本达16400万元,位居全市前列,成为中国十大最佳投资工业园区之一。

  在这块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形成了以长征重工、三峰卡万塔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天安数码为代表的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以国际复合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上海梅林、嘉威啤酒、华伦弘力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产业,以龙文、万吨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五大产业发展特色。

  不过,与既有的成绩比较,大渡口更看重的是建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罗林泉在梳理建桥近年来的发展成绩时坦陈,他感到最兴奋的是建桥的16个金字招牌,而非一连串经济数据。这些招牌中,其中两块最重要,一是“全国第一个园林式工业园区”,二是“全国首个企业服务标准化示范园区”。

  “这两块金字招牌是对建桥好环境、好服务的肯定。好环境和好服务,是推动建桥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他说。

  重钢搬迁后首个落户建桥的企业重庆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广磊也认为,建桥园区的硬件条件已经无可挑剔,但硬件环境对资本也并非决定性的因素,投资的软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