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长寿迈出第一步像做工业一样发展农业

长寿迈出第一步像做工业一样发展农业

长寿东源农业有限公司,果农们护理来自澳大利亚的晚熟柑橘。

  8月20日中午,骄阳似火,双龙镇丰龙村农民袁树平,正在长寿现代农业种植园指导工人施肥除草,他是一名柑橘种植技术指导员,他的周围是一片面积达5600亩、挂满青果的柑橘树海洋。

  距此20公里外的邻封镇沙田柚种植园,数万亩柚子树挂满大大小小、葫芦状的柚子,去年,该园沙田柚产值突破2亿元,成为一大支柱产业。依托沙田柚,村民魏建平建了一座农家乐,今年10月1日将对外营业。

  以上只是长寿在推动现代化农业过程中的个案,事实上,依托“园区模式”,长寿已蹚出一条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新路子。

  “长寿地形较复杂、人口密度大,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唯一出路只有效益优先。”长寿区区长韩树明说。长寿区提供的数据显示,依托现代农业“三园”(现代农业种植园、畜牧养殖园、沙田柚种植园),今年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亿元,同比增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破5000元,同比增17.1%。

  “未来,长寿将建设成为山地农业现代化综合示范蓝本,农业现代化将覆盖全区。”韩树明表示。

  现代农业:“栽下的不是树,是银行”

  42岁的袁树平,干过建筑、跑过运输,如今是东源农业公司技术员,指导工人料理晚熟柑橘树。

  东源农业拥有5600亩柑橘园,是现代农业种植园中的大户。5年前,通过土地流转,东源农业董事长袁东升承包了这片柑橘园并成立专门的农业公司,今年2月,晚熟柑橘成熟后被抢购一空,“卖了320万元,利润约有220万元,相比当季柑橘,这个利润非常高。”袁东升说。

  柑橘效益为何这么好?袁东升认为是现代农业的功劳。2007年起,东源农业开始试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晚熟柑橘,该品种每年2~4月上市,避开一般品种上市期,而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的无农药种植,大大提升柑橘的品质,因此,备受市场欢迎,“相比当季柑橘,该品种柑橘价格要高出四五倍。”

  对现代农业感兴趣的袁树平说,“我来这里当技术员,主要是想学习种植和管理晚熟柑橘技术。”去年,他在自己的村成立了果蔬专业股份合作社,种植晚熟柑橘,“目前全村有几十户都加入了,种植面积有四五百亩,我的目标是扩大到2000亩。”

  “以前田里都是种水稻,收入十分有限,种晚熟柑橘则完全不一样。”他笑着说,“一旦投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会有稳定的收入,就像‘栽’下一个银行。”

  64岁的刘宗学将自家的五六亩土地流转给了袁东升,现在是该园的一名长期工,“每年除了土地租金外,在这里每干一天还有35元收入,一年下来,比以前要多收入一万元以上。”

  无论是袁树平的农业合作社、袁东升的农业公司,还是刘宗学这个“园丁”,都是“现代农业种植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正在长寿大力推广。

  这种经营模式的成效已凸显,长寿区区委常委张云平介绍,截至去年年底,该园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5.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最大设施蔬菜基地。

  “今年该园将全面完成产业布局,届时整个园区产业链将实现产值36亿元。”他说。

  沙田柚种植园: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一百多年前,邻封镇乡绅雷尧阶在自家院旁种下一棵沙田柚子树。这株百年前的柚子树,如今依然郁郁葱葱开花结果,而经过百年繁衍生息,“沙田柚”这颗当年的星星之火已在长寿成燎原之势。

  沙田柚种植园管委会副主任廖智辉介绍,仅沙田柚种植园就有4.5万亩种植面积,而整个长寿沙田柚种植面积已超8万亩,去年产值超2亿元,成当地农业一大支柱产业。

  相比晚熟柑橘的“反季节之路”,沙田柚提高效益的思路是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廖智辉介绍,长寿沙田柚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成为名优产品地理商标。

  沙田柚带给长寿农民的,不仅是农产品收入增加。围绕沙田柚,邻封镇又盯上了乡村旅游,在该镇魏家河坎新村,两排干净整齐、充满民族特色的小楼拔地而起,“他们都在发展农家乐,今年10月1日将会在这里举办农家乐集体开街仪式。”廖智辉说。

  48岁的村民魏建平给自己的农家乐取名为“柚里人佳”,曾在外地做司机的他去年年底回到家乡,“种沙田柚、开农家乐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谁还外出打工?”他指着刚建成的小楼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栋楼政府出了七成费用,自己出的三成估计靠开农家乐一两年就能挣回来,对于未来他十分乐观。

  长寿创新:依托园区争效益

  无论是现代农业种植园还是沙田柚种植园,都是长寿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颗“棋子”,而依托“三园”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则成为长寿全区的共识。

  在韩树明看来,依托园区争效益,从侧面上讲也是“被逼无奈”,“长寿区地形较为复杂,人口密度大,这决定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而唯一的出路只能效益优先。”

  如何实现农业效益优先?“效益优先,龙头企业少不了,但仅靠少数龙头企业的带动也很难实现。”韩树明表示,长寿的思路是以园区为依托,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为此,2009年长寿启动“三园”建设,政府投资数十亿元进行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建设,张云平说。

  园区有了,效益从何而来?“‘筑巢’是为了‘引凤’,为打造农业效益品牌,长寿广泛吸引城市资本投资农业发展,区委区政府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并鼓励农民自主成立合作社。”张云平说。

  截止目前,长寿区“三园”已入驻企业56家、签约金额超过53亿元,而国家级和省市级龙头企业就有近20家,另外组建的各类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211个。

  依托园区、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目前,现代农业种植园已形成全国最大的标准化晚熟柑橘基地、最大设施蔬菜基地、西南地区最大有机水产品基地。2011年8月,“三园”获评成为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而农业园区覆盖、土地出租流转也使得农民收入直接增加。长寿区今年4月份的一份调查表明,去年“三园”农民人均收入17909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万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

  “什么叫效益农业,我们的定义是亩年产值要超过1万元。”韩树明说,目前“三园”各类产业基地的亩产值均超过1万元,“实现三农现代化,我们已有初步的突破和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寿实现农业总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突破5000元,同比增长17.1%。

  未来规划:农业现代化将覆盖全区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已走在前头的长寿,下一步将何去何从?“园区模式不会变,柑橘、畜禽、蔬菜、水产四大产业支柱也不会变,长寿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重点,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全域覆盖。”张云平说,今年,“三园”将全面建成,届时,年产值将达120亿元,而一批新的农业现代园区也将启动。

  据了解,刚刚编制完成的《重庆长寿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启动实施,将建四个各具特色的效益农业示范园区,并在长江沿岸地区建设长江屏障生态农业园区,2020年,这些新规划园区基本建成后,农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

  “2020年,全区将实现现代农业园区全覆盖,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长寿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中国独创世界一流的山地农业现代化综合示范蓝本。”韩树明表示。

  纵深

  发展现代农业

  也要延伸产业链

  在长寿区区委常委张云平看来,农业园区只是一个载体,而农业园区建设也只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为了实现农业效益化,长寿探索的是农产品品牌打造、深加工之路,像做工业一样发展农业。

  “以柑橘为例,利用科学技术,长寿大面积推广晚熟、有机柑橘,价格比常规柑橘高出一大截。”长寿区农委主任张国轩告诉记者。除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柑橘种植园还积极学习工业企业的销售模式,组建自己的销售公司,“通过专业销售公司,柑橘远销江西等省,相比以前不足1元的价格,现在柑橘一斤能卖到5元。”张国轩说。

  另一方面,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长寿还依托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打造农产品品牌。

  “利用龙头企业的知名度和带动力,不仅能够进行品牌创建,还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张云平说,目前全区被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达16个,“尚蔬坊”饮料畅销全国,长寿湖多种水产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并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工业争效益要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业也要这样。”沙田柚种植园管委会副主任廖智辉介绍,为突出效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该园还大力开发沙田柚深加工产品,如柚子酒、柚子茶、柚子雕花蜜饯等,延伸沙田柚产业链,“效益比单纯做农产品翻了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