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解读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对103.3万农户的生活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农村居民住房条件、饮用水安全、清洁能源使用、耐用品拥有量等多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一、住房数量增加、住房结构优化 2016年末,98.5%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与十年前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拥有1处住房的81.2万户,占78.6%,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下降9.5个百分点;拥有2处住房的17.8万户,占17.3%,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提高9.1个百分点;拥有3处及以上住房的2.7万户,占2.6%,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提高2.1个百分点;拥有商品房的13.0万户,占12.6%。十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住房需求日益增长,近2成农村居民拥有两处及以上住房,实现了从刚性需求到改善性需求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得到进一步满足。 农户住房主要为砖混和砖(石)木结构。住房为砖混结构的45万户,占43.5%,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提高16.0个百分点;砖(石)木结构的38.3万户,占37.1%,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下降28.7个百分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9.9万户,占19.2%,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提高12.9个百分点;竹草土坯结构的349户,占0.03%,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下降0.3个百分点。由住房结构的改善可以看出北京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大幅提升,由十年前二农普时期以砖木为主转为当下以砖混为主,并且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增幅仅次于砖混增幅,位居第二。住房的坚固程度、安全保障程度大幅攀升。 二、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炊事取暖用能清洁环保 2016年,103.2万户的饮用水为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占99.9%,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提高37.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饮用水源更加卫生安全。2016年,农村居民做饭取暖使用的能源中,排在第一位的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占91%,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提高近40个百分点;电使用量占36.6%,提高36.3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更加清洁环保,生活方式更为绿色。 三、耐用消费品激增,家庭卫生设施改善 2016年,平均每百户拥有小汽车50.4台,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增加40.4台;彩色电视机134.9台,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增加29.9台;电脑66.8台,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增加50.8台;手机251.4部,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增加139.4部。2016年,全市使用水冲式厕所的81.8万户,占79.2%,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提高54.6个百分点;使用旱厕的20.5万户,占19.8%,与十年前二农普时期相比降低32.5个百分点;无厕所的仅占1%。卫生设施改善成效显著,农村居民生活更加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