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全球最大抗体药物灌流生产线落户北京

  走进百泰生物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厂房,一切显得有些“静谧”。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除了能看到几台摆放整齐的生物反应器,错落有致的管道、阀门,还有10余台监控生产参数的电脑和约10名技术人员,你几乎听不到任何机器运作、人员走动的声音。

  然而就在这一片静谧之下,酝酿着一股惊人的力量。

  这里生产的是每克比黄金还贵百倍的东西——治疗恶性肿瘤的基因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泰欣生。一支10毫升的药剂内包含50毫克的蛋白抗体,市场售价3000多元。算下来,1克抗体比1克黄金的价格还要贵出上百倍。

  2012年年底,全球最大规模的抗体药物灌流生产线刚刚在这里投产。投产后,这些“液体黄金”的产量将直线上升,公司2013年预计可生产40万支抗体,产值14.7亿元,比2012年7亿元的产值整整翻了一番。

  在高3.5米,直径近2米的银色大罐子——生物反应器前,记者通过一个透明的视镜,看到了里面如西瓜瓤般红色的半透明液体。

  “这里是我们的‘收获车间’,细胞在培养基里生长、繁殖,生长过程中分泌抗体,你看到的红色液体,就是使用之后的培养基,我们从这里收获做药所需的核心部分——抗体。”百泰生物副总经理林峰说。

  指着两人高、几个成年人环抱粗的反应罐,林峰说,这些巨型反应罐里盛满的细胞,最初只不过是指头大小的一块。细胞首先从摄氏零下190多度的液氮中解冻,放入1毫升的小试管。但经过培养后,就得用小水杯大小的瓶子才装得下,之后再换入1升大的滚瓶。“就这样1升、10升、100升,逐级递增,才能培养出能分泌足够抗体的细胞群。”

  这些抗体的生产周期大约为3个月,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即使有1个细菌跑进去,所有的工作就全部功亏一篑。为了不给细菌任何可乘之机,进入生产车间的要求堪称苛刻。

  要想进入生产车间简单地参观,要换上白大褂、鞋套、帽子,进行第一次更衣。这时,你进入的还只是地板为黄色的最外层区域。要进入与实验室紧挨的走廊,需要再次更衣,这时,脚下已变成了绿色的地板。而要进入蓝色地板的核心实验区域,需要进行第三次无菌工作服的更衣,面罩、手套“武装到牙齿”。

  目前,全国近500家设有肿瘤科的三甲医院都是百泰生物的客户,2012年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达30%。“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我们希望能努力降低成本,让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用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