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的十大连锁反应

  本月初以来,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的传闻,持续发酵,从官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强调以“正式通知为准”的反应来看,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再加上传闻中政府拟搬迁地通州潞城镇,已经冻结户口迁入、拆迁队即将入驻,这事愈加趋近真实。而一些渠道也传出,有公务人员则私下表示,这事已经“板上钉钉”。

  如果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成真,会有哪些连锁反应?

  1. 央企、高校、医院都有可能成搬迁对象

  如果中央将北京市的政务机构搬出北京,着眼点显然是疏解首都职能。但整个北京市级政务机构只有2万多人,搬出这部分人,显然不足以解决北京拥挤的问题。换言之,外迁北京市政务机构只是个信号,也只是个开始,将有更多的机构被列入外迁的名单。

  那么哪些机构接下来可能会外企?从这一届中央政府对北京的定位来看——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不符合该定位的央企办公机构、高校和医院,都很有可能成为搬迁对象。尤其是高校,聚集人口众多,且高教中心与政治中心功能叠加,一旦碰上学高峰,容易产生共振,对国家影响太大;如果将其搬迁,一箭多雕。而相比于搬迁政府机构,搬迁学校难度相对较小。

  当然,民企和外企是市场配置资源,短期内不会被行政强制搬迁。

  2. 成立新的服务中央的直属机构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政府中,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职能是最特殊的——其首要职能是服务中央;而其他城市政府,首要职责是服务本市居民和发展经济;因此,北京政务机构外迁后,谁将取代北京市空下来的服务中央的职能,就颇有想象空间——要么北京市委市政府内部成立专门服务中央的机构,依然留在市内办公,成立新的服务中央的直属机构。

  3. 通州将成为京津冀新增长极

  随着北京市政务机构东迁,意味着北京市政府的职能,将更多的转向发展本地经济;加之中央对北京的战略定位中一直不包括经济中心、甚至一度将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也给了天津,那么也就意味着北京城内,不会再大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土地、户口指标等相应资源。相反,北京新的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将转向通州及周边地区。

  考虑到中国北方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吸纳整个北方涌入北京的人口压力,以及北京市政府发展经济的能力,北京政务机构搬迁后的通州地区,将成为京津冀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级。

  4. 滨海新区招商或将受影响

  一些原本无法进入北京的区域性企业,一向认为滨海新区是仅次于北京的商务办公理想选择,随着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通州成为新经济增长极,原来选择滨海新区的企业,有可能转投通州。

  5.燕郊等邻近地区可能划入北京

  如果通州要想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来容纳原来会涌入北京城的人口和经济资源、并成为北京城的反磁力中心,那么通州将不仅仅是一个一两百万城区人口的都市规模,而必须成为300万至500万人口规模的都市区——以北京现在年新增人口40万的速度,以及可能的北京现有资源迁移,5至8年即有可能完成。

  这意味着,通州目前的辖区显然不足以承载这样的城市规模,而很有可能将其周边的大厂、香河、三河吞并——当然,这三地也希望划入北京。

  6. 北京市区内规划建设将启动

  北京市政务机构开启的北京城市功能疏解之后,北京市内的规划调整、城市建设将随之启动,整个北京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品质将有大的提升,以与大国首都地位相称。

  7.北京将进入新一轮经济高速发展期

  近年来,由于北京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0%多,经济增速一直无法与天津这种制造业占比高的投资驱动型城市相比,随着北京市政务机构搬迁通州,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展开,短期内整个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迅速增长,整体经济增速也将比以往提高。

  8.通州和市区房价齐涨

  每一次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都会带动房价上涨,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只会更甚;而由于对搬迁后北京市区内环境优化和政治地位提升的预期,四环内房价可能也会上涨。

  9.北京或现公务员下海潮

  自十八大以来,公务员辞职下海传闻不断;而随着北京市政务机构搬迁,为了留在北京市内,以及对搬迁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北京的公务员辞职潮恐将难以避免。

  10.与朋友聚会更难

  随着整个北京城市功能的调整,新的建设的启动,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意味着短期内将会有更多的交通拥堵、更远的上班通勤距离、更难与同学、朋友聚会;至于长期影响,只能再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