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房山区二十万平方米永久性安置房开工

  沿着阎村镇8号路一直往山里走,道路一侧绵延起伏的小丘陵似是断了一截。昨天上午10时20分,两辆挖掘机扬起巨臂,有力地将身前的泥地深深挖开。这样,夯实地基的新房才稳当。

  “再过405天住新家了,真的?”站在施工安全区范围内,举着气球的佛子庄乡小女孩琦琦抬头问奶奶。奶奶刘金兰没注意,她正往施工台上看,几天前为她们建设过冬安置房、帮她们搬家、种花的北京建工项目经理滕煊,又瘦了一圈。

  这里是房山区灾后永久安置房开工现场。从昨日开始到2013年10月1日,房山区20.5万平方米的永久安置房将在405天后建成。

  暴雨肆虐时,刘金兰和孙女琦琦正好在佛子庄的老房子里过暑假。眼看着屋外雨越下越大,黑水漫上了桥,祖孙俩吓得抱成一团。可最近的避险楼离她家足足有1公里远,愣是出不去,足足在家里熬到雨势稍小才逃了出来。

  如今一家6口搬到了50公里外的临时安置房。安置房有公共浴室、公共厨房,喝水有净水器,不用再挑水,琦琦住进来就不想搬回去了。

  房山区阎村镇公主坟村救灾永久安置房开工现场上满是碎石,几台挖掘机整齐地列成一排,蓄势待发。在她们祖孙俩和老邻居陈淑荣所在的位置,已经被推出一片平整的土地。而这次开工建设的A区和C区,却存在着各不相同,却又恰好能互相解决的攻关难点。

  一边是连绵起伏的丘陵被推平,另一边则是洼地需要积土成高坡。这次开工的两个地块,建工承建区域的土,将填到城建集团承建区域的凹地中。

  这块上千平方米的开工现场,三天前陈淑荣看到的还是一座小山丘。仅仅三天,这里已经被夷平,这些挖出的土石将运至安置项目C区,作为楼座、室外及道路碾压的材料。几百名城建集团和建工集团的工人在平坦的碎石地上,进行着最后的数据核对。

  除了这片地方,其南北两侧十几米高的小山丘不久后也会消失不见,新诞生出21.64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一栋栋永久安置房将拔地而起,还有10条同步建设,长8.6公里的道路贯穿其中,学校、幼儿园、商业、邮电所……6.3万平方米的配套公建也一应俱全。

  陈淑荣目光所及范围内,有一张整体示意图。房山区山区人口迁移办公室开发科科长刘学工,正解释着永久安置房的情况。“我们的房子能分多大啊?”她凑上去问。

  刘学工解释说,这次建设的安置房分为三居室、两居室和一居室三种类型,其中三居室、二居室占大多数。三居室的房屋分为13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两种户型,两居室的分为90平方米和80平方米,一居室房屋则是4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至35平方米。

  因为充分考虑了山区居民的生活习惯,本次永久性安置房所有的户型,即便是一居室,都是南北通透的户型。陈淑荣和刘金兰前些日子去看过已经建好的安置房一期,对户型都特别满意。

  A区和C区交付后,共有4051名受灾群众将在明年入住。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共有3.3万名房山区的受灾群众将入住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