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大公财经:合肥高新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税收占比逾98%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1月5日发布消息称,2015年该区财政收入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总收入达142.6亿元,全口径公共预算收入8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80亿元,占比超过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1.3%。

去年,合肥高新区主体税种稳步增长、新兴产业增收明显、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驾齐驱、双轮驱动,税收占比分别为54%、46%。新一代电子信息及智能家电、新能源新材料、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成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家电、战略性新兴、生物医药等行业实现税收75亿元,占税收收入的93%,同比增长16%。科大讯飞、美亚光电、华米信息等信息软件服务业同比增收1.23亿元,增幅达29%。

上述业绩的取得主要缘于合肥高新区统筹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注重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突出重大项目带动和聚集作用,增强财政增收后劲,持续优化税源结构。

基金规模超过300亿元

据悉,合肥高新区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出台首个支持基金集聚发展专项政策。截至去年底,园区已有300余家金融机构入驻,30余家基金公司总规模超300亿元。该区力推进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核心区建设,全市率先推出“创九条”政策,年投入资金约1.6亿元。

按计划,合肥高新区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将于春节前上线,率先向双创企业发放创新创业电子券,提供线上第三方机构及融资服务。同时,该区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需求,设计开发有全周期金融链条,现已形成 “8大合作产品、10大参控股基金”的产品体系。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合肥高新区财政利用引导资金5.4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形成29.76亿元的总资金池,并通过债权、股权、担保等多样化方式,累计已支持中小企业300余家,金额达15.64亿元,实现财政资金约8倍的杠杆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