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 唱响加快发展主旋律

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坐落在巢湖旗山脚下、裕溪河畔,临港而建,位于长三角经济圈腹地、合芜宁金三角中心,是皖江开发开放的中心地带,合肥东向发展的前沿阵地。2010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筹建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目前,形成了南北两大片区的格局,规划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经15年的栉风沐雨,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翻开了全面负重赶超的崭新篇章,各项建设取得新进展。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十二五”期间完成招商引资14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9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2.9亿元;完成税收约5.5亿元。其中,南区(亚父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3.9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1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3亿元;完成税收1.2亿元。

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8亿元,形成了以向阳南路、安成路、裕溪路等主干道为骨架的道路交通路网体系,同步推进绿化、亮化、通信、供水、供电、排水等配套工程,发展框架已经搭起。特别是总建筑面积73400平方米的16栋标准厂房已全面竣工,1528套公租房已交付使用,为承接大项目、聚集大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园区雏形显现。立足产、城、人融合定位,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全力推进生态园区建设,确保绿化工作、道路建设与园区的经济建设齐头并进。稳步实施生态树池、绿化提升、“一路一景”等重点项目;启动北区(夏阁园区)主干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围绕厂貌整治、违章建筑清理、生活及固废垃圾处置和在建项目渣土运输管理等方面,强力推进企业内部环境整治,改善园区环境,力争实现“厂房掩映在公园里”。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按照打造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试验田”标准,加快推进管理体制、发展机制和工作制度的创新,主动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完成职能机构调整、组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实施“保姆式”、“护航式”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宽松透明、公平公正、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生产要素积聚,推进经开区发展。

15年的实践探索,15年的经验积累,正在变成一块块基石,铺展在前进的征途上。目前,安徽居巢经开区共有工业企业134家,其中规上企业32家,重点企业有华电、富煌集团、中粮粮油、中粮米业、云海镁业、杭州娃哈哈、天意环保、菲力克斯等。作为巢湖产业立市先锋,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居巢经济开发区肩负着引领和拉动全市经济腾飞的重任。今年1-9月份,经开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8.44亿元,同比增长12.88%,规上工业总产值103.05亿元,同比增长18.8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20亿元,同比增长77.6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56亿元,同比增长68.82%;完成税收1.52亿元。其中:南区(亚父园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7.54亿元,同比增长30.13%,规上工业总产值24.05亿元,同比增长47.5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64亿元,同比增长24.3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56亿元,同比增长44.91%;完成税收入库数约8300万元。

当前,经开区又迎来发展契机。合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巢湖市要坚持生态优先,充分彰显湖光山色特色品质,建成一座靓丽的明珠之城”,乘着合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东风,经开区在融入大局中提升地位、把握机遇,在更高层次上壮丽启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向着美好愿景迈出了豪迈的步伐。新的目标要求,对经开区工作提出了新的定位:经开区南区(亚父园区)将做优食品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产业,重点服务好中科先进制造创新产业园项目(中科大精英团队依托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全国科大校友在巢湖市设立的产业化平台),奋力实现“十三五”目标;北区(夏阁园区)重点发展镁基轻质合金材料产业,打造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园。2016年,将努力实现工业总产值151亿元,工业增加值3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完成税收6亿元;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500亿元产值、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20亿元财政收入,挺进安徽省级经开区十强,真正成为巢湖产业立市的“长子”、经济发展的“门户”。